《金史·张中彦》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18-09-17
张中彦,字才甫。少以父任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从下熙、河、阶、成州,授彰武军承宣使。王师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师还,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徒治北山,因险为垒。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皇统初,为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正隆,营汴京新宫,中彦采运关中材木。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中彦使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连通汴梁,明年,作河上浮梁。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彦手制小舟才数寸许,不假胶漆而首尾自相钩带,诸匠无不骇服,其智巧如此。浮梁巨舰毕功,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诸水。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B.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C.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D.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师,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王师”义同。
B.浮梁,此措浮桥,用船、筏或浮箱联结起的桥,与《琵琶行》“浮梁”义不同。
C.留守,官名;此指军队离开南京向别处进发时,留驻张中彦镇守,行监管之责。
D.郊恩,皇帝到郊外祭祀天地,礼成后施恩于臣下,张中彦因此加官为仪同三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中彦多处征战,善于防守。他跟从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任秦凤经略使时,迁移治所,修筑营垒,扼守入川通道。
B.张中彦聪慧工巧,善于营建。他让人崖谷架梁,于深山中运出大木;制作的小船模型,让工匠都惊服;大船建好后,用巧法不怎么费力就拖船入水。
C.张中彦治理果决,宽严相宜。他敢于惩治犯法的朝廷宗室宗渊,依法惩处盗窃的戍卒;刘海作乱平定后,他未追究跟从的百姓,只处死了首恶刘海。
D.张中彦威信过人,受到拥戴。西羌四个部族依仗地势,不服管辖,他亲自前往,酋长四人求见,不战而降;去世后,百姓号泣罢市哀悼,立像祭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5分)
(2)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5分)
10.B
11.A【解析】“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王师’义同”错。由原文“少以父任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知,张中彦降金,“王师”指金朝(古代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的部队。
12.C【解析】“只处死了首恶刘海”错,原文说“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为首者”指“民之从乱者”中的带头的,不是指刘海。
13.(1)后来他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办法逃避,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改”“均”“无所”“蔽匿”各1分,句意1分)
(2)当时淮楚地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用兵”“讼牒”“所司”“依违”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张中彦,字才甫。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朝为官。金睿宗进军陕西的时候,张中彦投降,被金任命为招抚使。跟从金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金兵攻占金、洋等州。朝廷让张中彦兼任兴元尹。军队撤回之后,担任秦凤路的经略使。
秦州处在交通要道而城池不易防守,张中彦把治所迁移到北山,依据险要地势来修筑营垒,又修筑了腊家等几个城堡,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皇统初年,张中彦担任宁州刺史。金朝的宗室宗渊打死了部属梁郁。梁郁是偏远之地的人,家中贫困没有能上告的人。张中彦尽力
为他公平处理,最终将罪人宗渊依法治罪。后来他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办法逃避,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正隆年间,营建汴京新宫,张中彦采运关中木材。青峰山大树最多,但是山高谷深道路阻绝。张中彦派人在崖谷架木,搭起长
达十几里的长桥,用车运送木头,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一直通向汴梁。第二年,建造黄河上的浮桥。起初造船的时候,工匠不知建造的方法,张中彦亲手做的小船才几寸来长,不借助胶漆而船的首尾自相钩连,各位工匠无不惊服,他的智慧和工巧就像这样。用来架起浮桥的大船建好,张中彦叫来几十个役夫,顺着地势铲成斜坡一直到河边,取来新秫秸密密排布在地上,又用大木头在它的旁边做好拦挡(防船滑脱),凌晨监督役夫们趁着有霜湿滑拖船,没有怎么费力就把它拉到水里。过了一年,中彦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当时淮楚地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张中彦查得戍守的兵卒盗窃的,都依法论罪。后来担任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作乱,失败以后,统计的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
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西羌的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依仗着地势奇险,不服从管辖,朝廷派侍御史沙醇之到张中彦处讨论处置的方略,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张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张中彦当即到了积石达南寺,酋
长四人来求见,张中彦同他们约定招降的办法,事情终于定下来,赏赐他们后就让他们走了。他回来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派张汝玉骑快马到驿站慰劳他,赐给他球文金带,用同三司一样的加恩礼。他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五。百姓号泣罢市哀悼,并立像来祭祀他。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B.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C.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D.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师,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王师”义同。
B.浮梁,此措浮桥,用船、筏或浮箱联结起的桥,与《琵琶行》“浮梁”义不同。
C.留守,官名;此指军队离开南京向别处进发时,留驻张中彦镇守,行监管之责。
D.郊恩,皇帝到郊外祭祀天地,礼成后施恩于臣下,张中彦因此加官为仪同三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中彦多处征战,善于防守。他跟从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任秦凤经略使时,迁移治所,修筑营垒,扼守入川通道。
B.张中彦聪慧工巧,善于营建。他让人崖谷架梁,于深山中运出大木;制作的小船模型,让工匠都惊服;大船建好后,用巧法不怎么费力就拖船入水。
C.张中彦治理果决,宽严相宜。他敢于惩治犯法的朝廷宗室宗渊,依法惩处盗窃的戍卒;刘海作乱平定后,他未追究跟从的百姓,只处死了首恶刘海。
D.张中彦威信过人,受到拥戴。西羌四个部族依仗地势,不服管辖,他亲自前往,酋长四人求见,不战而降;去世后,百姓号泣罢市哀悼,立像祭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5分)
(2)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5分)
10.B
11.A【解析】“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王师’义同”错。由原文“少以父任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知,张中彦降金,“王师”指金朝(古代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的部队。
12.C【解析】“只处死了首恶刘海”错,原文说“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为首者”指“民之从乱者”中的带头的,不是指刘海。
13.(1)后来他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办法逃避,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改”“均”“无所”“蔽匿”各1分,句意1分)
(2)当时淮楚地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用兵”“讼牒”“所司”“依违”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张中彦,字才甫。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朝为官。金睿宗进军陕西的时候,张中彦投降,被金任命为招抚使。跟从金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金兵攻占金、洋等州。朝廷让张中彦兼任兴元尹。军队撤回之后,担任秦凤路的经略使。
秦州处在交通要道而城池不易防守,张中彦把治所迁移到北山,依据险要地势来修筑营垒,又修筑了腊家等几个城堡,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皇统初年,张中彦担任宁州刺史。金朝的宗室宗渊打死了部属梁郁。梁郁是偏远之地的人,家中贫困没有能上告的人。张中彦尽力
为他公平处理,最终将罪人宗渊依法治罪。后来他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办法逃避,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正隆年间,营建汴京新宫,张中彦采运关中木材。青峰山大树最多,但是山高谷深道路阻绝。张中彦派人在崖谷架木,搭起长
达十几里的长桥,用车运送木头,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一直通向汴梁。第二年,建造黄河上的浮桥。起初造船的时候,工匠不知建造的方法,张中彦亲手做的小船才几寸来长,不借助胶漆而船的首尾自相钩连,各位工匠无不惊服,他的智慧和工巧就像这样。用来架起浮桥的大船建好,张中彦叫来几十个役夫,顺着地势铲成斜坡一直到河边,取来新秫秸密密排布在地上,又用大木头在它的旁边做好拦挡(防船滑脱),凌晨监督役夫们趁着有霜湿滑拖船,没有怎么费力就把它拉到水里。过了一年,中彦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当时淮楚地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张中彦查得戍守的兵卒盗窃的,都依法论罪。后来担任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作乱,失败以后,统计的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
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西羌的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依仗着地势奇险,不服从管辖,朝廷派侍御史沙醇之到张中彦处讨论处置的方略,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张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张中彦当即到了积石达南寺,酋
长四人来求见,张中彦同他们约定招降的办法,事情终于定下来,赏赐他们后就让他们走了。他回来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派张汝玉骑快马到驿站慰劳他,赐给他球文金带,用同三司一样的加恩礼。他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五。百姓号泣罢市哀悼,并立像来祭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