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李谦,字受益,郓之东阿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19-08-08
李谦,字受益,郓之东阿人。祖元,以医著名。父唐佐,性恬退,不喜仕进。
谦幼有成人风,始就学,日记数千言,为赋有声,与徐世隆、孟祺、阎复齐名,而谦为首。为东平府教授,生徒四集,累官万户府经历,复教授东平。先时,教授无俸,郡敛儒户银百两备束修,谦辞曰:“家幸非甚贫者,岂可聚货以自殖乎!”
翰林学士王磐以谦名闻,召为应奉翰林文字,一时制诰,多出其手。至元十五年,升待制,扈驾至上都,赐以银壶、藤枕。十八年,升直学士,为太子左谕德,侍裕宗于东宫。陈十事:曰正心,曰睦亲,曰崇俭,曰几谏,曰戢兵,曰亲贤,曰尚文,曰定律,曰正名,曰革弊。裕宗崩,世祖又命傅成宗于潜邸,所至以谦自随。转侍读学士。二十六年,以足疾辞归。
三十一年,成宗即位,驿召至上都。即见,劳曰:“朕知卿有疾,然京师去家不远,且多良医,能愈疾。卿当与谋国政,余不以劳卿也。”升学士。元贞初,引疾还家。大德六年,召为翰林承旨,以年七十一,乞致仕。九年,又召。至大元年,给半俸。仁宗为皇太子,征为太子少傅,谦皆力辞。
仁宗即位,召十六人,谦居其首。乃力疾见帝于行在,疏言九事,其略曰:“正心术以正百官,崇孝治以先天下,选贤能以居辅相之位,广视听以通上下之情,恤贫乏以重邦家之本,课农桑以丰衣食之源,兴学校以广人材之路,颁律令使民不犯,练士卒居安虑危。至于振肃纪纲纠察内外台宪之官尤当选素著清望深明治体不事苛细者为之。”帝嘉纳焉。迁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致仕,加赐银一百五十两,金织币及帛各三匹。归,卒于家,年七十九。
谦文章醇厚有古风,不尚浮巧,学者宗之,号野斋先生。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振肃纲纪/纠察内外/台宪之官/尤当选素著清望/深明治体/不事苟细者/为之
B. 至于振肃纲纪/纠察内外台宪之官/尤当选素著清望/深明治体/不事苟细者之
C. 至于振肃纲纪/纠察内外/台宪之官尤当选素著清望/深明治体/不事苟细者为之
D. 至于振肃纲纪/纠察内外台宪之官/尤当选/素著清望/深明治体/不事苟细者/为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授是学官名。教授之职始设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B. 束修即扎成一捆的干肉,是古时学生送给教师的酬礼,后用作教师报酬的代称。
C. 潜邸是天子即位前居住的宅第。行在是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在之地。
D. 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出官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谦学问精深。他写的文章很有气势并且醇厚有古风,不追求虚浮奇巧,学者纷纷效仿。
B. 李谦深受器重。他曾随待世宗车驾到上郡,辅助过三位皇太子,生病后受到世宗慰问。
C. 李请积极进言,他曾陈言治国十事,仁即位后,他又勉强支撑病体向上疏陈言九事。
D. 李谦不贪名利。为东平府教授时,婉言谢绝郡里送给他的束修,后又多次在高位上请辞。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翰林学士王磐以谦名闻,召为应奉翰林文字,一时制诰,多出其手。
(2)恤贫乏以重邦家之本,课农桑以丰衣食之源。

10. C
【解析】本题划线句为李谦向皇帝上疏谏言的内容,“至于”,表示另提一事,“振肃纲纪”和“纠察内外”是并列成分,且结构一致,意思是至于整顿国家的法纪、检举督查朝廷内外官员;“台宪之官尤当选素著清望/深明治体/不事苟细者为之”是一句话,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意思是御史台官员更应当选择一向很有威望、通晓治国纲领、不追求苛责详细的人来担任,所以“台宪之官”与“纠察内外”之间应断开,排除BD两项;“素著清望”“深明治体”“不事苟细”是并列成分,三者之间可以断开,其它地方不能断开,排除A项。
11. D
【解析】D项,“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出官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错误,“出官”指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不是指辞职归家。故选D。
12. B
【解析】B项,“辅助过三位皇太子”错误,由原文“仁宗为皇太子,征为太子少傅,谦皆力辞”可知,仁宗为皇太子时李谦未辅助过。 “生病后受到世宗慰问”错误,由原文“三十一年,成宗即位,驿召至上都。即见,劳曰:‘朕知卿有疾,然京师去家不远,且多良医,能愈疾。卿当与谋国政,余不以劳卿也。’”可知,“世宗”应为“仁宗”。故选B。  
13. ①翰林学士王磐把李谦的名字报告给皇上,皇上(或朝廷)召他为应奉翰林文字,当时皇帝的诏令,大多出自李谦之手。
②救济(抚恤)贫穷的人来使国家的根本更加稳固,督促农桑来使衣食的来源更加丰足。

参考译文:
李谦字受益,山东东阿人。父唐佐,淡于名利,安于退让,不喜欢做官以谋发展。
李谦幼年有成人的风范气度,开始从师学习时,每天读书几 千字,写的文章有声势,与徐世隆、孟祺、阎复齐名,李谦居首。担任东平府学官,学生由四方会集一处。积功升官为万户府经历。再任东平府学官。以前,学官没有俸禄,郡里征收儒户银百两充当学官的报酬,李谦推辞说:“家中幸好不是特别贫困,怎么可以聚集钱财来让自己的财物增加呢?”
翰林学士王磐把李谦的名字报告给皇上,皇上召他为应奉翰林文字,当时皇帝的诏令,大多出自李谦之手。至元十五年,升待制,随侍帝王的车驾到了上郡,受赐银壶、藤枕。十八年,升直学士,为太子左谕德,在东宫陪伴侍候裕宗。陈言治国十事:第一、治国为民要心正。第二、加强提倡各民族间的团结。第三、提倡勤俭精神。第四、提倡下级要敢于给上级提意见。第五、要收敛武力,减少军费开支。第六、要提拔德才兼备的人做官吏。第七、创办学校,提倡文化教育。第八、根据国情制定法律,不能反复无常。第九、官吏名称要明确。第十、革除有弊病的政策法令。裕宗驾崩之后,世祖又命令李谦在潜邸辅助成宗,所到之处都把李谦带在身边。转任侍读学士。二十六年,因为足疾辞归。
三十一年,成宗即位,以驿马传召至上都。见面之后,慰劳李谦说:“朕知卿有疾,然而京师离家不远,而且有很多良医,能够把你的病治好。你应当与我一起谋划国政,其他事情不劳烦卿。”升为学士。元贞初,托病辞官还家。大德六年,被朝廷召为翰林承旨,因为已年满七十一岁,乞求退休回家。九年,又被召回朝。到大元年,发给他在朝里工作时的俸禄的一半。仁宗为皇太子,被征召为太子少傅,李谦都坚决拒绝。
仁宗即位,召十六人回朝,谦居首位。于是勉强支撑病体在皇帝行幸所至之地拜见皇上,并上疏陈述九件大事,其要点说:“皇帝端正心术来使百官的行为端正,推崇以孝治理天下来教化百姓,选贤能的人才让他担任宰相,广开言路来通晓上下之情,救济贫穷的人来使国家的根本更加稳固,督促农桑来使衣食的来源丰足,兴办学校来使人才之路宽广,发布律令使人民不犯罪,训练士卒居安思危。至于整顿国家的法纪、检举督查朝廷内外官员的御史台官员更应当选择一向很有威望、通晓治国纲领、不追求苛责详细的人来担任。”皇帝赞许并采纳他的建议。升为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后退休,加赐银一百五十两,金织币及帛各三匹。归,在家中去世,年七十九。
李谦文章纯正浓厚有古风,不追求虚浮奇巧,学者纷纷效仿,号野斋先生。



位置:主页 > 古诗名文 > 高中古诗文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