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22-07-09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
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有改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B.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C.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D.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质,古代派往敌国或他国做人质,质子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外交策略之一。
B.薨,是古人对死的一种讳称,《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
C.上柱国,保卫国都之官,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后引申为一种荣誉称号。
D.万乘即一万辆兵车。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乘。“千乘”,“万乘”是军事实力的象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襄王欲返回楚国,齐王阻挠并且趁机索取楚国东部五百里土地。楚襄王向慎子问计,慎子建议楚襄王割地回国,这也是无奈之下做出的暂时让步。
B.齐国派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五百里东地。子良认为楚襄王作为国君,说话一言九鼎,割让承诺的土地是诚信,再攻打齐国体现楚国的不示弱。
C.昭常不同意楚襄王割地与秦,他认为土地广大辽阔的国家才可以称得上万乘之国;景鲤认为楚国力量过于单薄,需要借助秦国军事力量威胁齐国。
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并指责齐国行为不当,齐王心生畏惧,最终无功而返,楚国保全东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4分)
(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4分)
14.慎子建议楚襄王采用三子建议,请问子良、昭常和景鲤三人职责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0.C【解析】“便”是“有利”、“适宜”的意思;“太子入”是主谓结构,“致命”是下对上的谦辞,所以从此处断。
11.B【解析】《礼记·曲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
12.D【解析】“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错,昭常是奉楚襄王之命驻守东地,子良说昭常假托王命只是托辞。
13.(1)不能给(东地)呀。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与”,给、给予,1分;“西”,方向名词作状语,向西,1分;“救”,救援、帮助,1分,句意1分。)
(2)(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
(“隘”,阻挡、阻止,1分;“弗”,不1分;“夺”,夺取、强取,1分;句意1分。)
14.子良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昭常率兵驻守东地;景鲤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共三点,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楚襄王为太子的时候,在齐国做人质。楚怀王去世,太子向齐王辞行,请求回国即位。齐王阻止说:“给我楚国东部土地五百里,我就放你回去。你不给我,你就不能回去。”太子说:“我有一位老师,我回去问问他。”太子师傅慎子说:“献给他土地,这是为了安身啊。因为吝啬土地而不为死去的父亲送葬,这是不义的行为。所以我说献给他土地对你更有利。”太子到齐国宫中,告诉齐王说:“敬献土地五百里。”齐王这才放楚太子回国。楚太子归国后,即位为楚王。齐国派出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东地。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使者来索取东地,怎么办?”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上柱国子良进宫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他。大王说话一言九鼎,许诺了万乘大国齐国而又不给,这是言而无信,以后也没法跟诸侯订立盟约。我认为先割让东地,然后再攻打下来。割让土地,这是讲诚信;攻打齐国,这是不示弱。所以我说把东地给齐国。”子良出来,昭常进宫拜见楚王。昭常说:“不能给(东地)啊!所谓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阔才被称为万乘之国。现在失去了五百里东部土地,是丢失了东部一半的土地。这样楚国就只有万乘之名,却没有千乘兵车的实力,这样不行。所以我说不能给它。我请求去守卫那里。”昭常出来,景鲤进宫去见楚王。景鲤说:“不能给(东地)啊。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景鲤出来,慎子进宫拜见楚王。楚王把三个大臣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我用他们三人谁的计策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用。”慎子说:“请您听我解释,而大王将会看到确实应该这样做。大王派上柱国子良率领兵车五十乘,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在派出子良的第二天,派昭常为大司马,命令他去守卫东地。在派出昭常的第二天,派景鲤率领五十乘兵车,向西到秦国求救。”楚王说:“这方法很好。”子良到齐国去,齐国派使者率领军队去接收东地。昭常回应齐国使者说:“我的职责是守卫东地,将会与东地共存亡。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亲自从我们大王那里接受命令,来向您进献东地。昭常守卫东地,这一定是昭常伪造我们大王的命令,请您攻打他。”齐王大举兴兵攻打东地,讨伐昭常。还没有到达东地的疆域,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到了齐国西部边境,说:“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齐王对秦国的举动十分害怕。于是就请子良向南返回楚国讲和,向西派使者到秦国和解,以此来解除齐国的祸患。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却保全了东地。
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有改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B.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C.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D.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质,古代派往敌国或他国做人质,质子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外交策略之一。
B.薨,是古人对死的一种讳称,《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
C.上柱国,保卫国都之官,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后引申为一种荣誉称号。
D.万乘即一万辆兵车。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乘。“千乘”,“万乘”是军事实力的象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襄王欲返回楚国,齐王阻挠并且趁机索取楚国东部五百里土地。楚襄王向慎子问计,慎子建议楚襄王割地回国,这也是无奈之下做出的暂时让步。
B.齐国派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五百里东地。子良认为楚襄王作为国君,说话一言九鼎,割让承诺的土地是诚信,再攻打齐国体现楚国的不示弱。
C.昭常不同意楚襄王割地与秦,他认为土地广大辽阔的国家才可以称得上万乘之国;景鲤认为楚国力量过于单薄,需要借助秦国军事力量威胁齐国。
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并指责齐国行为不当,齐王心生畏惧,最终无功而返,楚国保全东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4分)
(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4分)
14.慎子建议楚襄王采用三子建议,请问子良、昭常和景鲤三人职责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0.C【解析】“便”是“有利”、“适宜”的意思;“太子入”是主谓结构,“致命”是下对上的谦辞,所以从此处断。
11.B【解析】《礼记·曲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
12.D【解析】“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错,昭常是奉楚襄王之命驻守东地,子良说昭常假托王命只是托辞。
13.(1)不能给(东地)呀。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与”,给、给予,1分;“西”,方向名词作状语,向西,1分;“救”,救援、帮助,1分,句意1分。)
(2)(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
(“隘”,阻挡、阻止,1分;“弗”,不1分;“夺”,夺取、强取,1分;句意1分。)
14.子良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昭常率兵驻守东地;景鲤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共三点,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楚襄王为太子的时候,在齐国做人质。楚怀王去世,太子向齐王辞行,请求回国即位。齐王阻止说:“给我楚国东部土地五百里,我就放你回去。你不给我,你就不能回去。”太子说:“我有一位老师,我回去问问他。”太子师傅慎子说:“献给他土地,这是为了安身啊。因为吝啬土地而不为死去的父亲送葬,这是不义的行为。所以我说献给他土地对你更有利。”太子到齐国宫中,告诉齐王说:“敬献土地五百里。”齐王这才放楚太子回国。楚太子归国后,即位为楚王。齐国派出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东地。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使者来索取东地,怎么办?”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上柱国子良进宫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他。大王说话一言九鼎,许诺了万乘大国齐国而又不给,这是言而无信,以后也没法跟诸侯订立盟约。我认为先割让东地,然后再攻打下来。割让土地,这是讲诚信;攻打齐国,这是不示弱。所以我说把东地给齐国。”子良出来,昭常进宫拜见楚王。昭常说:“不能给(东地)啊!所谓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阔才被称为万乘之国。现在失去了五百里东部土地,是丢失了东部一半的土地。这样楚国就只有万乘之名,却没有千乘兵车的实力,这样不行。所以我说不能给它。我请求去守卫那里。”昭常出来,景鲤进宫去见楚王。景鲤说:“不能给(东地)啊。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景鲤出来,慎子进宫拜见楚王。楚王把三个大臣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我用他们三人谁的计策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用。”慎子说:“请您听我解释,而大王将会看到确实应该这样做。大王派上柱国子良率领兵车五十乘,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在派出子良的第二天,派昭常为大司马,命令他去守卫东地。在派出昭常的第二天,派景鲤率领五十乘兵车,向西到秦国求救。”楚王说:“这方法很好。”子良到齐国去,齐国派使者率领军队去接收东地。昭常回应齐国使者说:“我的职责是守卫东地,将会与东地共存亡。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亲自从我们大王那里接受命令,来向您进献东地。昭常守卫东地,这一定是昭常伪造我们大王的命令,请您攻打他。”齐王大举兴兵攻打东地,讨伐昭常。还没有到达东地的疆域,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到了齐国西部边境,说:“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齐王对秦国的举动十分害怕。于是就请子良向南返回楚国讲和,向西派使者到秦国和解,以此来解除齐国的祸患。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却保全了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