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古代诗歌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6-12-19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11分)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6.此词中的月亮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17.同是望月怀远,这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答案】
16.①浮云遮月。作者用“快”“怕”两个动词写出对月亮被浮云遮住的担忧,唤来笛声吹破浮云。②明亮清凉。用冰壶比喻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③中秋月圆。“玉斧修时节”运用典故,表明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圆又亮。(给分重点在月亮意象的特点,写作技巧对学生来说是难点。1点2分,能答出2点并做简要分析得5分)
17.①苏词认为即使远隔千里也能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表现出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3分)②辛词以“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人情未必看承别”叹息月亮圆时少、缺时多,情人之间不得如愿长聚的遗憾。结句又化幽怨的情感为对相逢的期待,想象相聚时向情人尽情诉说相思之情。(3分)
【解析】
16.【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意象,是诗歌当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在诗歌写作和鉴赏中,“意象”有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它是诗歌作者托物言志、寄景抒情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构成诗歌优美的意境,同时也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是在鉴赏诗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首要意识,也是开启诗歌艺术之门的一把钥匙。鉴赏古诗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1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作为一道比较鉴赏题,解答时可以根据“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等词句的大致意思总结本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可以总结为希望月圆人团圆以及期待重逢相见的时刻。苏轼的词属于课本所学内容,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作答,尤其是抓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语句,意思对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