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边塞诗概述及鉴赏训练

时间:2017-04-06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一)边塞诗派及风格。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着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 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此后其他着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 时蔚为风气。主要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胡雁、鹰、夕阳、大漠、长河、长城、边城、胡天等

(二)内容包括:
  1、边塞风光;
  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三)
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 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 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 杜甫在《兵车行》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

(四)鉴赏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①。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②。
从来幽并客③,皆共黄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④。
  【注释】①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②黄芦草:枯黄的芦苇。③幽并:幽,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并,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隋书?地理志》云:“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④矜夸:骄矜夸耀。紫骝:骏马名。
  【解说】王昌龄(?——756),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末为江宁县(今江苏南京)丞,后贬为龙标县(今湖南黔阳西南)尉,世称“王江宁”或 “王龙标”,其诗多写边塞军旅、宫怨闺情,风格清刚俊爽,婉丽明快。《塞下曲》共有四首,此为第一首,前四句描写边塞景物,后四句,既肯定了“幽并客” 戍边的艰苦精神,又批判了“游侠儿”只以骏马矜夸的莽撞。
  1、首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2、颈联和尾联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其目的是什么?
  【解析】
  1、点明时令及边塞的具体地点,渲染边塞的荒凉冷落。
  2、对比;赞扬戍边战士驻守边塞不畏艰苦的精神,批判游侠儿只以骏马矜夸。

位置:主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