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古诗歌鉴赏之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几个角度

时间:2017-08-11
古诗歌鉴赏之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角度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
因此,评价诗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2.把握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与态度。
因此,读诗要把握诗情,把握了诗情,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地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怀古咏史诗,从情感的表现方式上来说,大致上就有两种:
(1)对历史进行冷静、理性的思考,表达诗人仰慕或惋惜之情。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咏项羽的诗,但由于两人对项羽的自刎都从自身的处境出发,因此,对历史的思考,表达出来的情感显然是不一样的。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表达了对生活百折不挠的态度;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表达了客观地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
(2)把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对这样的诗就应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出作者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切入点,由此去分析作者对生活的观点态度。

3.分析诗句的含蓄意或理趣意,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感态度。
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意或理趣意,由此入手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4.辨析用典,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态度。
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语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如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就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

5.涵泳诗的意境,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诗的主旨是通过一组组的意境来构成的。因此,体味涵泳诗的意境,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作的观点态度。诗作的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合等来表现。

位置:主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