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最新各地古诗鉴赏模拟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8-08-01
海 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莫愁:相传是战国时的女子,貌美如仙,爱好歌舞。梁广:画家,擅画海棠。
海棠
刘子翚
幽姿淑态弄春情,梅借风流柳借轻。
种处静宜临野水,开时长是向清明。
及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
诗老无心为题拂,至今惆怅似含情。
注:诗老:指杜甫。传说杜甫母亲的名字叫海棠,因避讳,杜甫一生没有写过咏海棠的诗歌。题拂:题咏赞美之意。
11.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两首诗首联都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海棠。郑诗把春风拟人化,着意为海棠涂抹颜色;刘诗把海棠拟人化,以“幽姿淑态”尽情开放,撩拨春情。
B.郑诗颔联从侧面描写海棠的色泽和神韵,鲜红艳丽、娇娆妩媚于一体的表里之美。
C.从描写角度来看,刘诗颈联从嗅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海棠香与色。
D.刘诗“梅借风流柳借轻”中的“借”“风流”以花喻人,与上句运用的拟人交互运用,笔法轻松自然,情趣盎然。
E.郑诗不仅诗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而且清婉明白,语言精当,可谓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12.分析这郑诗颈联、刘诗的颔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1.BD B项“侧面刻画”,弄错描写方式,应是直接描写。D项“以花喻人”错,弄错修辞手法。应为拟人,即“以花拟人”。
12.郑诗表达了对海棠的赞美喜爱之情。美丽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侧面烘托海棠美丽;刘诗直接描写海棠生在在偏远僻静的地方,春天来时,又会尽情开放,从不甘于寂寞,以“临野水”“向清明”不仅表达了诗人赞美海棠,更含蓄地暗示诗人像海棠一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及对美好事物向往、追求。


霜天晓角
高观国
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外、几丝碧。 望极。连翠陌。兰桡双桨急。欲访莫愁何处,旗亭在、画桥侧。
注:兰桡(ráo):小舟的美称。莫愁:汉族民间传说,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这里泛指歌女。暗用唐“旗亭画壁”的故事,抒写词人赏春游春时的怡情逸致。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词最初称为“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文学样式。一般而言,词都是有词牌和题目的,在这首词中,“霜天晓角”就是这首词的词牌。
B.这首词上片,词人选取暮春时节常见的云、水、柳景物来表现西湖春景,目之所见,情由境生,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C.“春水和云湿”句用“湿”字写云,使水倒映着云,云浴水而出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于眼前,从而达到一种视觉、触觉、感觉瞬间沟通感官效果。
D.过片“望极”二字在结构上起到过渡的作用,既联结上片,又带起下意,同时在空间上作了延伸。
E.这首词采用了描写、情景交融、用典等表达技巧,同时语言清新明白,收到了委婉含蓄、言简意丰、格调高雅的艺术效果。
14.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3.A B A项“词都是有词牌和题目的”错,不一定有题目;B项“暮春”错,初春。“几丝碧”体现初春。
14.(1)抒发了词人爱春赞春的喜悦之情。(2)抒写词人赏春游春时的怡情逸致。(结合诗句分析略)

题画
沈周
嫩黄杨柳未藏鸦,隔岸红桃半著花。
开眼阑干接平楚,夹洲亭馆跂长沙。
悠悠鱼泳知人乐,故故鸥飞照鬓华。
如此风光真入画,自然吾亦爱吾家。
注:平楚:楚:树丛。登高远望,见树梢齐平。跂:垂足而坐,脚跟不着地。故故:沙鸥鸣叫的声音。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开篇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盎然不乏动感的暮春图景,给人以无限的联想,诗人畅快的心绪油然而生。
B.颔联紧承首联,面对美妙景色,心情舒畅,于是矫首仰望,远处是与栏杆相接的一带平林,馆阁矗立在水边的沙地上。
C.“夹洲亭馆跂长沙”中的“跂”字生动传神,把馆阁拟人化,,由此使颔联与首联气息相连,富于生趣。
D.这首诗采用通感的手法,把由色彩、画面联想到的声音、心绪、思想等非画面的东西直接地表现出来。
E.尾联用平白的口语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可堪入画的美景的喜爱之情,以至于把这自然美景当做自己的家了。
16.赏析这首诗歌的颈联。
【参考答案】
15.A B A项“暮春”错,“嫩黄杨柳”“半著花”表明是初春;B项“矫首仰望”错,根据注释,应为“登高望远”。
16.这一联写河中鱼,洲上鸥的欢快身影。出句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来表现水中悠悠游动的鱼有同样欢乐的人的心境;对句则借鸥鸟的白色与人鬓边白发相照应的情景,写出阅历丰富之人面对自然的娴静意趣。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