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形象--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及解答(2)
时间:2014-08-15
6.(2011·临沂统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 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面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
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7.(2011·济宁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咏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纪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 ①篁:竹子。②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③上宫:宫殿名。
请分别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两诗中的作用。
答案:王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刘诗中的竹象征正直清高、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人格,表现诗人对这种品格的持守或崇尚。
8.(2011·济南外国语检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9.(2011·烟台一中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 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案:(1)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①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②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答“手先知”为拟人也可)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 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面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
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7.(2011·济宁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咏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纪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 ①篁:竹子。②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③上宫:宫殿名。
请分别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两诗中的作用。
答案:王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刘诗中的竹象征正直清高、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人格,表现诗人对这种品格的持守或崇尚。
8.(2011·济南外国语检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9.(2011·烟台一中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 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案:(1)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①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②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答“手先知”为拟人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