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赏牡丹》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时间:2014-08-03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京城:指代当时唐朝时期的京城洛阳。唐朝时期,洛阳为东都,两京之一。
⑴本诗题为“赏牡丹”,为什么写“芍药无格”“芙蕖少情”?(2 分)
⑵品味“唯有牡丹真国色”中的“真”的表达效果。(2 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2 分)
4、有人认为“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动”字用得妙,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5、诗人为什么用一半篇幅先写芍药和荷花?这是什么描写方法?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参考答案:
(1)烘托(反衬、衬托也可以)(1分)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1分)。
(2)“真”字加强语气,对牡丹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既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3分,答到“加强语气”或“高度评价”得1分;答到“时人对牡丹的观赏”或“牡丹具有的独特魅力”得1分)
(3)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赞美和喜爱之情。(2分)
4、同意。“开花时节动京城”,没有说一个赞美的字,就一个“动”字,把人们为了赏牡丹而出现的万人空巷的景象描绘出来。这足见牡丹之美妙动人了。通过侧面烘托让人感受到花的美。所以“动”字用得妙。
5、(1)诗人先写出芍药和芙蕖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
(2)另外,诗人《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莫回。准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二首诗均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前者,题为“石头城”,却不从“石头城”入手,而是先从周边的山、潮水、月人手,写出“石头城”这一“故国”的荒凉与衰败;后者,通过写“乌衣巷”周边的野草花,表明其荒凉意味,烘托王谢等世家大族已经没落的历史兴亡之感。
二:
1、“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牡丹?
答:作者先评芍药和荷花。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芍药的艳丽、妩媚之态。荷花的洁净。但通过芍药妖艳而格调不高,荷花洁而寡情,孤芳自赏对比烘托出牡丹的高贵(教师补充:其实,牡丹和芍药历来并称“花中二绝”。它们同属毛莨科,芍药属。有人比喻说:“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人们常把它俩栽种在一起,花王、花相次第而开,使观赏期大大延长。牡丹与芍药外貌酷似,如同姐妹俩,所以不少人分辨不清或误认牡丹为芍药,或误认芍药为牡丹)。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牡丹,表现了牡丹什么特点?
答: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烘托出牡丹的高贵富丽。“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位置。“动京城”写出了时人对牡丹痴狂般的态度,反映了牡丹独特的美。
【作者介绍】
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白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牡丹是我国国花,素有花王、百两金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
本诗是一首牡丹花的赞歌。
【译诗】
庭院前的芍药花艳丽、妩媚,但没有格调,池塘里的荷花素净,但缺少情趣。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花开放的时候惊动了京城。
译文二: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洛阳城。
赏析: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同时,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牡丹美得秀丽多姿,美得雍容华丽,美得绚丽娇绝,美得惊世骇俗。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京城:指代当时唐朝时期的京城洛阳。唐朝时期,洛阳为东都,两京之一。
⑴本诗题为“赏牡丹”,为什么写“芍药无格”“芙蕖少情”?(2 分)
⑵品味“唯有牡丹真国色”中的“真”的表达效果。(2 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2 分)
4、有人认为“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动”字用得妙,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5、诗人为什么用一半篇幅先写芍药和荷花?这是什么描写方法?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参考答案:
(1)烘托(反衬、衬托也可以)(1分)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1分)。
(2)“真”字加强语气,对牡丹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既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3分,答到“加强语气”或“高度评价”得1分;答到“时人对牡丹的观赏”或“牡丹具有的独特魅力”得1分)
(3)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赞美和喜爱之情。(2分)
4、同意。“开花时节动京城”,没有说一个赞美的字,就一个“动”字,把人们为了赏牡丹而出现的万人空巷的景象描绘出来。这足见牡丹之美妙动人了。通过侧面烘托让人感受到花的美。所以“动”字用得妙。
5、(1)诗人先写出芍药和芙蕖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
(2)另外,诗人《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莫回。准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二首诗均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前者,题为“石头城”,却不从“石头城”入手,而是先从周边的山、潮水、月人手,写出“石头城”这一“故国”的荒凉与衰败;后者,通过写“乌衣巷”周边的野草花,表明其荒凉意味,烘托王谢等世家大族已经没落的历史兴亡之感。
二:
1、“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牡丹?
答:作者先评芍药和荷花。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芍药的艳丽、妩媚之态。荷花的洁净。但通过芍药妖艳而格调不高,荷花洁而寡情,孤芳自赏对比烘托出牡丹的高贵(教师补充:其实,牡丹和芍药历来并称“花中二绝”。它们同属毛莨科,芍药属。有人比喻说:“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人们常把它俩栽种在一起,花王、花相次第而开,使观赏期大大延长。牡丹与芍药外貌酷似,如同姐妹俩,所以不少人分辨不清或误认牡丹为芍药,或误认芍药为牡丹)。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牡丹,表现了牡丹什么特点?
答: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烘托出牡丹的高贵富丽。“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位置。“动京城”写出了时人对牡丹痴狂般的态度,反映了牡丹独特的美。
【作者介绍】
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白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牡丹是我国国花,素有花王、百两金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
本诗是一首牡丹花的赞歌。
【译诗】
庭院前的芍药花艳丽、妩媚,但没有格调,池塘里的荷花素净,但缺少情趣。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花开放的时候惊动了京城。
译文二: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洛阳城。
赏析: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同时,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牡丹美得秀丽多姿,美得雍容华丽,美得绚丽娇绝,美得惊世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