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阅读答案
时间:2018-05-11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注】桡:船桨,这里引申为船。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片前两句一问一答,是对“情”的一种带哲理性的思索与概括,既点明了全词的基本内容为伤高怀远,又显示了这种感情的深度与强度。
B. “离愁正引千丝乱”句中 “千丝”谐音“千思”。千万条柳丝乱拂,飞絮濛濛,二者正是女主人公烦乱、郁闷心情的一种外化。
C. 上片末三句写眺望寻觅之苦。恋人骑着马儿远去,一路上战争不断,“何处认”与“伤高怀远”遥相呼应。
D. 下片前两句看似闲笔,但“双鸳”二字既引起女主人公对往昔欢聚时爱情生活的联想,又使其今日触景伤怀、自怜孤寂之情隐约可见。
E. 词的上片抒情,突出女主人公的无限离恨;词的下片写景,以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烘托孤寂之情。全词颇有耐人寻味的情韵。
15. 下片最后三句为作者赢得了“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 请简要分析其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
14. CE
15. 手法: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杏比作女子,将桃杏飘落在春风中比作女子嫁人,形象生动;将女主人公与桃杏作对比,桃杏尚能嫁东风,女主人公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磨青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幽怨。
用意:在于表达自己的怨悔之情。她觉得桃花杏花在青春快凋谢时还懂得嫁给东风,随风而去,有所归宿;而她的情郎远征,自己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尽青春。言外之意是怨悔未能抓住“嫁东风”的时机以致无所归宿。(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句的作用的艺术手法的题目,要求分析下片最后三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的内容和手法,这三句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将桃杏比作女子,将桃杏飘落在春风中比作女子嫁人,形象生动;将女主人公与桃杏作对比,桃杏尚能嫁东风,女主人公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磨青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幽怨。其用意在于借“桃李和春风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怨悔之情。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翻译赏析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注】桡:船桨,这里引申为船。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片前两句一问一答,是对“情”的一种带哲理性的思索与概括,既点明了全词的基本内容为伤高怀远,又显示了这种感情的深度与强度。
B. “离愁正引千丝乱”句中 “千丝”谐音“千思”。千万条柳丝乱拂,飞絮濛濛,二者正是女主人公烦乱、郁闷心情的一种外化。
C. 上片末三句写眺望寻觅之苦。恋人骑着马儿远去,一路上战争不断,“何处认”与“伤高怀远”遥相呼应。
D. 下片前两句看似闲笔,但“双鸳”二字既引起女主人公对往昔欢聚时爱情生活的联想,又使其今日触景伤怀、自怜孤寂之情隐约可见。
E. 词的上片抒情,突出女主人公的无限离恨;词的下片写景,以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烘托孤寂之情。全词颇有耐人寻味的情韵。
15. 下片最后三句为作者赢得了“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 请简要分析其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
14. CE
15. 手法: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杏比作女子,将桃杏飘落在春风中比作女子嫁人,形象生动;将女主人公与桃杏作对比,桃杏尚能嫁东风,女主人公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磨青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幽怨。
用意:在于表达自己的怨悔之情。她觉得桃花杏花在青春快凋谢时还懂得嫁给东风,随风而去,有所归宿;而她的情郎远征,自己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尽青春。言外之意是怨悔未能抓住“嫁东风”的时机以致无所归宿。(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句的作用的艺术手法的题目,要求分析下片最后三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的内容和手法,这三句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将桃杏比作女子,将桃杏飘落在春风中比作女子嫁人,形象生动;将女主人公与桃杏作对比,桃杏尚能嫁东风,女主人公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磨青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幽怨。其用意在于借“桃李和春风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怨悔之情。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