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有关描写柳及柳絮的古诗词鉴赏

时间:2017-03-15

描写柳及柳絮的古诗词
送别
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以折柳表惜别,借用柳枝和柳絮传达了盼望离人早归的思绪。

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此诗写得有情有趣,不落俗套。

晏殊《寓意》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此诗运用含蓄的手法,表现自己伤别的哀思。将感情通过景语来表达,然后在景语中注入强烈的主观色彩,写得幽迷怨旷,呈现出一派淡雅与疏宕。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此词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浓厚。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此词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宋祁《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词的上阕描绘春日绚丽的景色,下阕直抒惜春寻乐的情怀。“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其内涵是词人在杨柳如烟、杏花盛开的明媚春光中看到,无论多么美好的春天,终将归去。全词收放自如,井井有条,用语华丽,言情直率,韵味十足,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


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此词系曹雪芹为《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所作。通过吟咏柳絮抒写对未来悲剧的预感,倾诉了无依无靠、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全词以拟人化手法,抒写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写得凄楚哀婉,字字椎心泣血,令人不忍卒读。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诗词品读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