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伐木》 “嘤其呜矣,求其友声。”全文翻译赏析
时间:2013-08-31
嘤其呜矣,求其友声。
[译文] 从深谷中出来的鸟,飞到高树上,那嘤嘤的叫声,是想寻求伙伴的啊!
[出自] 春秋 《诗经·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注释:
丁丁:(zhēng zhēng)伐木声。
嘤嘤:鸟和鸣声。一说惊惧貌。
矧:(shěn)况且,何况。
神之听之:一说指应警戒和听从。
许许:众人共力之声。即劳动号子。
酾:(shī、shāi )滤酒。
藇:(xù)美貌。一说茱萸,用以制酒,酒有其香。
羜:(zhù)五个月的小羊。
衍:美貌。一说满溢。
愆:过失。
湑:(xǔ)滤过的酒,引申为清。
酤:买酒。一说一种速成的酒。
坎坎:鼓声。
蹲蹲:(cún)舞貌。
译文1:
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
伐木呼呼斧声急,滤酒清纯无杂质。既有肥美羊羔在,请来叔伯叙情谊。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缺诚意。打扫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盘桌上齐。既有肥美公羊肉,请来舅亲聚一起。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有过失。
伐木就在山坡边,滤酒清清快斟满。行行笾豆盛珍馐,兄弟叙谈莫疏远。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粮致埋怨。有酒滤清让我饮,没酒快买我兴酣。咚咚鼓声为我响,翩翩舞姿令我欢。等到我有闲暇时,一定再把酒喝完。
译文2:
砍树丁丁地响,鸟儿嘤嘤地叫。它们从那深谷中飞出来,迁到高高的大树上面。嘤嘤地鸣叫声啊,追求着它同类的回应。看那此鸟儿啊,还能够追求它同类的回应,何况是个人,怎么能不呼朋唤友?谨慎地遵循着情理,你就会和乐而安宁。
砍树许许地响,甘醇的酒真是美啊。既有肥美的羊羔,就邀请那同宗的尊长父老。他们怎能不来,莫非不肯赏光?啊,庭院洒扫得干净整洁,八大圆盘佳肴纷呈上来。有肥嫩的小公羊羔,就邀请异姓的尊长。他们怎能不来,莫非是我有错?
砍伐树木在那山坡上,甘美醇香的酒盛满了。排列好餐具,兄弟们全在场。人们呀不讲交情,争吵着为了食品。有酒啊,我们共同豪饮,无酒啊,我们共饮浓浆。敲起鼓儿咚咚响,翩翩的我们来跳舞。待到我有闲暇,重聚时再饮美酒吧。
译文3(余冠英今译):
砍树响丁丁。鸟儿叫嘤嘤。出了深谷底,飞上高树顶。鸟儿为何叫嘤嘤,要把朋友声音找。请看鸟儿多殷勤,要把朋友声音找;人比鸟儿更有情,反而不把朋友交?人的友爱神听着,既保平安又和好。
锯树呼呼响。筛酒扑鼻香。我家宰了小肥羊,众位伯叔请来尝。哪儿去了还不来?可别不肯来赏光!打扫屋子生光彩,八大件儿席上摆。我把肥壮公羊宰,众位长亲请过来。哪儿去了还不来?千万别见我的怪!
砍树砍倒山坡上。筛酒漫出酒缸边。盘儿碗儿排齐整,老哥老弟别疏远。有些人们伤和气,饮食小事成祸源。咱们有酒把酒筛啊,没酒也得把酒买啊。咱们冬冬打起鼓啊,跳跳蹦蹦一齐舞啊。趁着今儿有功夫啊,来把清酒喝个足啊。
赏析:
《伐木》一诗中,我们通过诗人的描述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情景:一只不知疲倦的鸟儿从深山峡谷飞向高大的丛林枝头,嘤嘤作响以求得友伴相知。鸟儿尚且如此,人岂能不知友情的重要。因为知道友情的重要,故而又有了这样的画面:好客的主人滤清纯之酒,烹肥美鲜味,打扫房屋,满备佳肴以招待他的叔伯舅亲,即使亲戚朋友们可能不一定前来,但主人还是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因为这样主人才不会有遗憾和愧疚。
通篇来看,如此求友若渴的热忱贯穿始终。清代黄中松在《诗疑辨证》中说:“细玩此诗,专言友声之不可求,求字乃一篇大主脑。”庶人皆求友若此,在上位的天子则更加需要贤良之友不离不弃,使得整个国家上下亲若友朋,和睦团结。如此有德之明君,则人民将争相依附,国家必兴盛繁达。正如《毛诗序》之所注:“《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至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
《伐木》一诗以鸟鸣求友起兴,因此这里值得考究的是,开篇以“伐木丁丁”起笔是为了与“鸟鸣嘤嘤”同起兴还是另有他意?有学者认为,“伐木”就是诗人在伐木之中闻鸟鸣而产生的最初联想。也有学者认为,起笔写“伐木丁丁”,意在借伐木“丁丁”与“许许”的声音来与鸟鸣“嘤嘤”相呼应,为诗经惯用之叠音叠字与比兴的写法,是虚写。如同此说,那么不该出现“伐木于阪”。可见,前者说法较为可信。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解读】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以鸟喻人,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首是民间宴请亲友的乐歌。旧说以为是周文王所作,或泛指天子之诗,都与诗意不大吻合。诗首章以鸟呼伴为喻,说明人不能没有亲友;次章说要以丰盛的酒肴,热诚地款待亲友;第三章说亲友间要真诚相待,往来之礼不可失。这首诗说的是亲友间正常的交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待亲友的真挚感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思是说,鸟嘤嘤地叫着在寻找自已的伙伴,比喻人们在仔细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古人说,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意思是说,从皇帝到普通百姓,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不需要朋友的帮助而获得成功的,说明在人的生活中朋友是极为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在结交朋友过程中总是有相同志趣,秉性的人才聚在一起而称为友了,我欣赏孔子的看法,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我们大致就是以这个标准去择友的。
[译文] 从深谷中出来的鸟,飞到高树上,那嘤嘤的叫声,是想寻求伙伴的啊!
[出自] 春秋 《诗经·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注释:
丁丁:(zhēng zhēng)伐木声。
嘤嘤:鸟和鸣声。一说惊惧貌。
矧:(shěn)况且,何况。
神之听之:一说指应警戒和听从。
许许:众人共力之声。即劳动号子。
酾:(shī、shāi )滤酒。
藇:(xù)美貌。一说茱萸,用以制酒,酒有其香。
羜:(zhù)五个月的小羊。
衍:美貌。一说满溢。
愆:过失。
湑:(xǔ)滤过的酒,引申为清。
酤:买酒。一说一种速成的酒。
坎坎:鼓声。
蹲蹲:(cún)舞貌。
译文1:
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
伐木呼呼斧声急,滤酒清纯无杂质。既有肥美羊羔在,请来叔伯叙情谊。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缺诚意。打扫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盘桌上齐。既有肥美公羊肉,请来舅亲聚一起。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有过失。
伐木就在山坡边,滤酒清清快斟满。行行笾豆盛珍馐,兄弟叙谈莫疏远。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粮致埋怨。有酒滤清让我饮,没酒快买我兴酣。咚咚鼓声为我响,翩翩舞姿令我欢。等到我有闲暇时,一定再把酒喝完。
译文2:
砍树丁丁地响,鸟儿嘤嘤地叫。它们从那深谷中飞出来,迁到高高的大树上面。嘤嘤地鸣叫声啊,追求着它同类的回应。看那此鸟儿啊,还能够追求它同类的回应,何况是个人,怎么能不呼朋唤友?谨慎地遵循着情理,你就会和乐而安宁。
砍树许许地响,甘醇的酒真是美啊。既有肥美的羊羔,就邀请那同宗的尊长父老。他们怎能不来,莫非不肯赏光?啊,庭院洒扫得干净整洁,八大圆盘佳肴纷呈上来。有肥嫩的小公羊羔,就邀请异姓的尊长。他们怎能不来,莫非是我有错?
砍伐树木在那山坡上,甘美醇香的酒盛满了。排列好餐具,兄弟们全在场。人们呀不讲交情,争吵着为了食品。有酒啊,我们共同豪饮,无酒啊,我们共饮浓浆。敲起鼓儿咚咚响,翩翩的我们来跳舞。待到我有闲暇,重聚时再饮美酒吧。
译文3(余冠英今译):
砍树响丁丁。鸟儿叫嘤嘤。出了深谷底,飞上高树顶。鸟儿为何叫嘤嘤,要把朋友声音找。请看鸟儿多殷勤,要把朋友声音找;人比鸟儿更有情,反而不把朋友交?人的友爱神听着,既保平安又和好。
锯树呼呼响。筛酒扑鼻香。我家宰了小肥羊,众位伯叔请来尝。哪儿去了还不来?可别不肯来赏光!打扫屋子生光彩,八大件儿席上摆。我把肥壮公羊宰,众位长亲请过来。哪儿去了还不来?千万别见我的怪!
砍树砍倒山坡上。筛酒漫出酒缸边。盘儿碗儿排齐整,老哥老弟别疏远。有些人们伤和气,饮食小事成祸源。咱们有酒把酒筛啊,没酒也得把酒买啊。咱们冬冬打起鼓啊,跳跳蹦蹦一齐舞啊。趁着今儿有功夫啊,来把清酒喝个足啊。
赏析:
《伐木》一诗中,我们通过诗人的描述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情景:一只不知疲倦的鸟儿从深山峡谷飞向高大的丛林枝头,嘤嘤作响以求得友伴相知。鸟儿尚且如此,人岂能不知友情的重要。因为知道友情的重要,故而又有了这样的画面:好客的主人滤清纯之酒,烹肥美鲜味,打扫房屋,满备佳肴以招待他的叔伯舅亲,即使亲戚朋友们可能不一定前来,但主人还是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因为这样主人才不会有遗憾和愧疚。
通篇来看,如此求友若渴的热忱贯穿始终。清代黄中松在《诗疑辨证》中说:“细玩此诗,专言友声之不可求,求字乃一篇大主脑。”庶人皆求友若此,在上位的天子则更加需要贤良之友不离不弃,使得整个国家上下亲若友朋,和睦团结。如此有德之明君,则人民将争相依附,国家必兴盛繁达。正如《毛诗序》之所注:“《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至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
《伐木》一诗以鸟鸣求友起兴,因此这里值得考究的是,开篇以“伐木丁丁”起笔是为了与“鸟鸣嘤嘤”同起兴还是另有他意?有学者认为,“伐木”就是诗人在伐木之中闻鸟鸣而产生的最初联想。也有学者认为,起笔写“伐木丁丁”,意在借伐木“丁丁”与“许许”的声音来与鸟鸣“嘤嘤”相呼应,为诗经惯用之叠音叠字与比兴的写法,是虚写。如同此说,那么不该出现“伐木于阪”。可见,前者说法较为可信。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解读】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以鸟喻人,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首是民间宴请亲友的乐歌。旧说以为是周文王所作,或泛指天子之诗,都与诗意不大吻合。诗首章以鸟呼伴为喻,说明人不能没有亲友;次章说要以丰盛的酒肴,热诚地款待亲友;第三章说亲友间要真诚相待,往来之礼不可失。这首诗说的是亲友间正常的交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待亲友的真挚感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思是说,鸟嘤嘤地叫着在寻找自已的伙伴,比喻人们在仔细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古人说,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意思是说,从皇帝到普通百姓,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不需要朋友的帮助而获得成功的,说明在人的生活中朋友是极为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在结交朋友过程中总是有相同志趣,秉性的人才聚在一起而称为友了,我欣赏孔子的看法,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我们大致就是以这个标准去择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