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翻译赏析
时间:2014-11-15
踏莎行
姜 夔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①燕燕:与“莺莺”均指所恋女子。
②华胥:梦中。
③争得:怎得。
④冥冥归去:指恋人“逐郎”之“离魂”夜间独自归去。
译文:
燕子轻盈,黄莺娇软。你的容貌我看得非常清楚分明,在梦中又一次与你真实地相见。你埋怨我太无情,不理解你在长久以来的相思情意。也不体会你在好春时节独守空房,被相思所缠的悲伤。
分别后你给我的情书我依然留着,我依旧穿着你分别时亲手缝制的衣衫。你的身影似乎暗暗随着我,来到了四处。淮南的寒月,万水千山一片寂静,可你只一个人在远方孤苦伶仃地,无人陪伴。
【译文二】
像燕子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软语娇啼,分明又在梦中和你相见。你怪我薄情不知你长夜难眠,你说一开春就被相思熬煎。
我千百遍读你别后来信,仍穿你分别时缝制的衣衫,时时感到你的离魂就在身边。一轮冷月映照淮南青山,你的梦魂悠悠归去无人相伴。
【评点】
本篇是又一首梦思情人之词。
上片描写深情相见的梦境,声情毕肖,历历如见。“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二句,写情人像燕子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软语娇啼。“莺莺燕燕”也是词人对昔日情人称呼,出自苏东坡的诗句。北宋时苏东坡听说八十五岁的诗人张先娶妾,便作诗调侃:“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本词借用这种称呼,流露出词人对情人的缠绵情意。下句“分明又向华胥见”,表明前两句是词人梦中所见的情景。《列子》曾有言“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所以词人用“华胥”形容自己的梦境。“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二句写的是梦中情人的自述,她含情脉脉地说:“你怪我薄情不知你长夜难眠,你说一开春就被相思熬煎。”抒发了对词人相思之情的体贴和理解。
下片写梦后睹物思人,化用倩女离魂典故,表现深切的恋情。前两句写词人别后睹物思人。“别后书辞”,是指别后情人寄来的书信;“别时针线”,是指情人分别时缝制的衣衫。此二句虽未直接表达相思,但读来让人思绪万千,更加动人。“离魂暗逐郎行远”承接上片梦中的情景,进一步抒写情人的相思之情。“郎行”是当时的常用语,即情郎身边。意思是说她即使灵魂脱体,也要追随在情郎身边。但魂魄追随情郎来到远方的结果却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末二句写的是词人梦醒后想象情人魂魄归去的情景:在清冷的月光的照耀下,她的梦魂悠悠归去却无人相伴。表达了词人对情人的深情,以及强烈的负疚之感,令人感动。
全词结构布局,以梦见情人开端,又以情人梦魂归去收尾,浑然天成,境界清冷深远。
题解
此词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姜夔从沔州(今汉阳)东去湖州,途经金陵时,梦见远别的恋人,写下这首词。“燕燕、莺莺”即梦中之人,词人不仅在梦中与远方的恋人细诉相思,在梦后重展恋人书信、重抚她的针线,词人还幻想恋人“离魂”千里,相伴身旁,甚至担心魂儿独自归去“淮南浩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此二句化用杜甫《梦李白》“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句,王国维以此二句为白石词中最爱。此词虽短小,却迂回曲折,构思新奇,情致极深。姜夔年轻时往来于江淮间,曾热恋合肥一位琵琶歌女,二十年后亦不能忘情,词集中为此女所作近20篇,此为其中之一。
评解
这首词为所恋合肥歌女而作。前三句纪梦,借用苏轼诗句以“燕燕”形容梦中人体态的轻盈,以“莺莺”形容她语音的娇柔,着墨不多,而伊人可爱的声容丰采仿佛如见。“夜长”以下皆以背面敖粉,设想伊人对自己的相思之深,声吻毕肖,实则为作者自抒情怀。“离魂”句暗用唐陈玄佑传奇小说《离魂记》故事,经幽奇之语写出伊人梦绕魂索、将全部生命投诸爱河的深情,动人心魄。末二句为传世警策,连不喜欢姜夔的王国维也不得不赞叹:“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人间词话》)。这两句描写伊人的梦魂深夜里独自归去,千山中唯映照一轮冷月的清寂情景,显示了作者无限的爱怜与体贴,意境极凄黯,而感情极深厚。这首词以清绮幽峭之笔,抒写一种永不能忘的深情,极其沉挚感人。
[赏析]
这首词为作者泊舟金陵梦见合肥恋人的记梦之作。开头即以“燕燕”、“莺莺”极写恋人轻盈之态。“夜长”两句是梦中恋人向词人所说。接下来是词人梦醒后对恋人的追忆。“离魂”则由已梦写对方之梦,此词构思佳妙,将两地思念交汇于梦境之中,极富浪漫色彩。
本词写作时间是孝宗淳熙十四年正月初一,地点是在金陵附近的江上舟中。词虽短小,但却写得纡回曲折,含蓄而多不尽之意。上片写梦境,但不先说破,却着力刻画伊人形象(莺莺、燕燕本为女子名,这儿即指伊人),且轻盈、娇软形容她的体态、举止和谈吐,真使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接着点出上面两句乃是写梦中人,作者是在梦中(华胥国)和她相会。“夜长”两句补叙梦中情,两人互诉情怀的口吻宛然在目:她在埋怨薄情郎怎能想象她长夜怀念之苦,他则有感于相思情意比春天来得还快。这是交织着欢乐与痛苦的场面。
下片是梦醒以后。先写睹物思人,随即借用富于浪漫情调的倩女离魂故事,设想伊人亦如倩女一般,其离魂亦不远千里来与自己梦中相会、黯然归去的凄凉况味,借此展开新的境界。这种写法,做到了白石自己所说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也”(《诗说》)。
姜 夔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①燕燕:与“莺莺”均指所恋女子。
②华胥:梦中。
③争得:怎得。
④冥冥归去:指恋人“逐郎”之“离魂”夜间独自归去。
译文:
燕子轻盈,黄莺娇软。你的容貌我看得非常清楚分明,在梦中又一次与你真实地相见。你埋怨我太无情,不理解你在长久以来的相思情意。也不体会你在好春时节独守空房,被相思所缠的悲伤。
分别后你给我的情书我依然留着,我依旧穿着你分别时亲手缝制的衣衫。你的身影似乎暗暗随着我,来到了四处。淮南的寒月,万水千山一片寂静,可你只一个人在远方孤苦伶仃地,无人陪伴。
【译文二】
像燕子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软语娇啼,分明又在梦中和你相见。你怪我薄情不知你长夜难眠,你说一开春就被相思熬煎。
我千百遍读你别后来信,仍穿你分别时缝制的衣衫,时时感到你的离魂就在身边。一轮冷月映照淮南青山,你的梦魂悠悠归去无人相伴。
【评点】
本篇是又一首梦思情人之词。
上片描写深情相见的梦境,声情毕肖,历历如见。“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二句,写情人像燕子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软语娇啼。“莺莺燕燕”也是词人对昔日情人称呼,出自苏东坡的诗句。北宋时苏东坡听说八十五岁的诗人张先娶妾,便作诗调侃:“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本词借用这种称呼,流露出词人对情人的缠绵情意。下句“分明又向华胥见”,表明前两句是词人梦中所见的情景。《列子》曾有言“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所以词人用“华胥”形容自己的梦境。“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二句写的是梦中情人的自述,她含情脉脉地说:“你怪我薄情不知你长夜难眠,你说一开春就被相思熬煎。”抒发了对词人相思之情的体贴和理解。
下片写梦后睹物思人,化用倩女离魂典故,表现深切的恋情。前两句写词人别后睹物思人。“别后书辞”,是指别后情人寄来的书信;“别时针线”,是指情人分别时缝制的衣衫。此二句虽未直接表达相思,但读来让人思绪万千,更加动人。“离魂暗逐郎行远”承接上片梦中的情景,进一步抒写情人的相思之情。“郎行”是当时的常用语,即情郎身边。意思是说她即使灵魂脱体,也要追随在情郎身边。但魂魄追随情郎来到远方的结果却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末二句写的是词人梦醒后想象情人魂魄归去的情景:在清冷的月光的照耀下,她的梦魂悠悠归去却无人相伴。表达了词人对情人的深情,以及强烈的负疚之感,令人感动。
全词结构布局,以梦见情人开端,又以情人梦魂归去收尾,浑然天成,境界清冷深远。
题解
此词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姜夔从沔州(今汉阳)东去湖州,途经金陵时,梦见远别的恋人,写下这首词。“燕燕、莺莺”即梦中之人,词人不仅在梦中与远方的恋人细诉相思,在梦后重展恋人书信、重抚她的针线,词人还幻想恋人“离魂”千里,相伴身旁,甚至担心魂儿独自归去“淮南浩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此二句化用杜甫《梦李白》“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句,王国维以此二句为白石词中最爱。此词虽短小,却迂回曲折,构思新奇,情致极深。姜夔年轻时往来于江淮间,曾热恋合肥一位琵琶歌女,二十年后亦不能忘情,词集中为此女所作近20篇,此为其中之一。
评解
这首词为所恋合肥歌女而作。前三句纪梦,借用苏轼诗句以“燕燕”形容梦中人体态的轻盈,以“莺莺”形容她语音的娇柔,着墨不多,而伊人可爱的声容丰采仿佛如见。“夜长”以下皆以背面敖粉,设想伊人对自己的相思之深,声吻毕肖,实则为作者自抒情怀。“离魂”句暗用唐陈玄佑传奇小说《离魂记》故事,经幽奇之语写出伊人梦绕魂索、将全部生命投诸爱河的深情,动人心魄。末二句为传世警策,连不喜欢姜夔的王国维也不得不赞叹:“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人间词话》)。这两句描写伊人的梦魂深夜里独自归去,千山中唯映照一轮冷月的清寂情景,显示了作者无限的爱怜与体贴,意境极凄黯,而感情极深厚。这首词以清绮幽峭之笔,抒写一种永不能忘的深情,极其沉挚感人。
[赏析]
这首词为作者泊舟金陵梦见合肥恋人的记梦之作。开头即以“燕燕”、“莺莺”极写恋人轻盈之态。“夜长”两句是梦中恋人向词人所说。接下来是词人梦醒后对恋人的追忆。“离魂”则由已梦写对方之梦,此词构思佳妙,将两地思念交汇于梦境之中,极富浪漫色彩。
本词写作时间是孝宗淳熙十四年正月初一,地点是在金陵附近的江上舟中。词虽短小,但却写得纡回曲折,含蓄而多不尽之意。上片写梦境,但不先说破,却着力刻画伊人形象(莺莺、燕燕本为女子名,这儿即指伊人),且轻盈、娇软形容她的体态、举止和谈吐,真使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接着点出上面两句乃是写梦中人,作者是在梦中(华胥国)和她相会。“夜长”两句补叙梦中情,两人互诉情怀的口吻宛然在目:她在埋怨薄情郎怎能想象她长夜怀念之苦,他则有感于相思情意比春天来得还快。这是交织着欢乐与痛苦的场面。
下片是梦醒以后。先写睹物思人,随即借用富于浪漫情调的倩女离魂故事,设想伊人亦如倩女一般,其离魂亦不远千里来与自己梦中相会、黯然归去的凄凉况味,借此展开新的境界。这种写法,做到了白石自己所说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也”(《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