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梦中作四首》“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全诗赏析
时间:2016-10-08
梦中作四首
林景熙
【其一】
【其一】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其二】
一捧自筑珠丘陵,双匣犹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其三】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其四】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注
林景熙,南宋末期爱国诗人。
赏析
《梦中作四首》是南宋末期爱国诗人林景熙的组诗作品。作品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经过,抒发了作者的悲愤,并希望将来能读到他的诗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没有随着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全诗凄怆悱恻,吞吐呜咽,代表了南宋遗民怀念旧君故国的拳拳心意。
公元1284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江南总摄番僧杨琏真珈(札木杨喇勒智)发掘宋帝陵寝。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事,南宋遗民无不痛心疾首。事后,林景熙与郑宗仁、谢翱等一同暗中将宋帝的骸骨搜集、埋葬起来。宋高宗、宋孝宗的骸骨埋在会稽兰亭,后来又找到宋理宗的骸骨,合埋在一起。这组诗就是为此而写。因为当时元朝统治者实行高压政策,作者担心写得太明显招来横祸,所以隐约其辞,托言梦中所作。
第一首是记叙皇陵被掘,作者等人搜集之情形。相传深渊里的骊龙颔下的宝珠须待骊龙睡熟后才能去摘取,作者用“珠亡忽震蛟龙睡”来影射皇陵被掘,而群情为之震动。“珠亡”即指殉葬珠宝被劫;“龙睡”即指宋帝死后长眠。国破家亡,臣民不能不感到痛苦;而现在竟然皇帝的陵墓也被发掘,其痛苦更是无以复加。即便车敝,拉车的犬马也难以忘情,何况是宗国覆灭,先帝尸骨被辱,作者前朝的臣民不可能袖手旁观。作者等人扮成乞丐,背着竹箩,带着竹夹,暗中贿赂那些曾参与掘墓的人,将高宗、孝宗的骸骨装成两盒,悄悄运走。“亲拾寒琼出幽草”就是记叙这件事,“寒琼”是对诸帝骸骨的美称。这一壮烈义举使天地鬼神都为之感动,最后一句“四山风雨鬼神惊”实则包含了这两重意思。
第二首是想象先朝皇帝在九泉之下的哀伤。“一捧自筑珠丘陵”化用了一个古代神话。相传舜帝埋葬在苍梧之野,许多神鸟嘴里含着青沙珠飞来,在葬处积成一个堆,称珠丘。这里作者把兰亭的宋帝新葬处比成舜陵,将埋骨诸人比作神鸟。“珠丘”里葬着宋帝的两盒骸骨,却不敢明说,只能托言盒中装的是佛经,而佛经来自天竺国(印度),所以此云“双匣犹传竺国经”。这里的秘密独有春风知道,除了春风可以毫无顾忌地年年来这里祭扫凭吊外,谁也不敢冒此风险。身后如此孤独寂寞、凄凉萧索,身在九泉之下的先朝皇帝不能不哭泣悲伤。“杜宇”是用望帝死后化作杜鹃、含泪啼血、飞回江南的传说,以此比作宋帝。冬青是宋宫中常栽的树木,重葬遗骨后也用此树作为标记。九泉之下的先朝皇帝,只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眼泪来浇灌冬青树了。
第三首是写南宋遗民们对先帝的怀念之情。“昭陵玉匣”是指唐太宗随葬的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本。可是后人将太宗昭陵掘开后,却没有见到装有真帖的玉匣。这里作者作此设想暗喻宋帝的骸骨在被掘暴露后又迁走了。“金粟堆前几暮鸦”是形容宋帝诸陵被掘之后的残破荒凉。诸帝遗骸已秘密改葬兰亭,但许多南宋遗民不知它们被抛散到什么地方去了,因此悲伤不已。作者巧妙地借兰亭真帖的失踪而引起人们系挂的典故,比喻宋帝遗骸的失散引起遗民的怀念之情,笔法隐晦,而喻意妥贴。
第四首是抒发作者自己的亡国之痛。“珠凫玉雁”,指墓中殉葬物。诸陵被盗,殉葬物自然也化为尘埃。“斑竹临江首重回”,是借二妃哭舜的故事来说明自己对故国的深情厚意。舜死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二妃哭于湘江,在竹子上留下斑斑泪痕。而诗人此刻虽已重新埋葬了诸帝骸骨,但回思前事,仍感悲痛。尤其当他回忆起当年每逢寒食节,皇家都要派专使捧着香来扫墓。可现在是如此荒凉。作者今昔对比,更禁不住热泪纵横,为覆亡的故国,为遭此厄运的先帝洒下悲痛的泪水。
注
林景熙,南宋末期爱国诗人。
赏析
《梦中作四首》是南宋末期爱国诗人林景熙的组诗作品。作品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经过,抒发了作者的悲愤,并希望将来能读到他的诗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没有随着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全诗凄怆悱恻,吞吐呜咽,代表了南宋遗民怀念旧君故国的拳拳心意。
公元1284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江南总摄番僧杨琏真珈(札木杨喇勒智)发掘宋帝陵寝。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事,南宋遗民无不痛心疾首。事后,林景熙与郑宗仁、谢翱等一同暗中将宋帝的骸骨搜集、埋葬起来。宋高宗、宋孝宗的骸骨埋在会稽兰亭,后来又找到宋理宗的骸骨,合埋在一起。这组诗就是为此而写。因为当时元朝统治者实行高压政策,作者担心写得太明显招来横祸,所以隐约其辞,托言梦中所作。
第一首是记叙皇陵被掘,作者等人搜集之情形。相传深渊里的骊龙颔下的宝珠须待骊龙睡熟后才能去摘取,作者用“珠亡忽震蛟龙睡”来影射皇陵被掘,而群情为之震动。“珠亡”即指殉葬珠宝被劫;“龙睡”即指宋帝死后长眠。国破家亡,臣民不能不感到痛苦;而现在竟然皇帝的陵墓也被发掘,其痛苦更是无以复加。即便车敝,拉车的犬马也难以忘情,何况是宗国覆灭,先帝尸骨被辱,作者前朝的臣民不可能袖手旁观。作者等人扮成乞丐,背着竹箩,带着竹夹,暗中贿赂那些曾参与掘墓的人,将高宗、孝宗的骸骨装成两盒,悄悄运走。“亲拾寒琼出幽草”就是记叙这件事,“寒琼”是对诸帝骸骨的美称。这一壮烈义举使天地鬼神都为之感动,最后一句“四山风雨鬼神惊”实则包含了这两重意思。
第二首是想象先朝皇帝在九泉之下的哀伤。“一捧自筑珠丘陵”化用了一个古代神话。相传舜帝埋葬在苍梧之野,许多神鸟嘴里含着青沙珠飞来,在葬处积成一个堆,称珠丘。这里作者把兰亭的宋帝新葬处比成舜陵,将埋骨诸人比作神鸟。“珠丘”里葬着宋帝的两盒骸骨,却不敢明说,只能托言盒中装的是佛经,而佛经来自天竺国(印度),所以此云“双匣犹传竺国经”。这里的秘密独有春风知道,除了春风可以毫无顾忌地年年来这里祭扫凭吊外,谁也不敢冒此风险。身后如此孤独寂寞、凄凉萧索,身在九泉之下的先朝皇帝不能不哭泣悲伤。“杜宇”是用望帝死后化作杜鹃、含泪啼血、飞回江南的传说,以此比作宋帝。冬青是宋宫中常栽的树木,重葬遗骨后也用此树作为标记。九泉之下的先朝皇帝,只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眼泪来浇灌冬青树了。
第三首是写南宋遗民们对先帝的怀念之情。“昭陵玉匣”是指唐太宗随葬的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本。可是后人将太宗昭陵掘开后,却没有见到装有真帖的玉匣。这里作者作此设想暗喻宋帝的骸骨在被掘暴露后又迁走了。“金粟堆前几暮鸦”是形容宋帝诸陵被掘之后的残破荒凉。诸帝遗骸已秘密改葬兰亭,但许多南宋遗民不知它们被抛散到什么地方去了,因此悲伤不已。作者巧妙地借兰亭真帖的失踪而引起人们系挂的典故,比喻宋帝遗骸的失散引起遗民的怀念之情,笔法隐晦,而喻意妥贴。
第四首是抒发作者自己的亡国之痛。“珠凫玉雁”,指墓中殉葬物。诸陵被盗,殉葬物自然也化为尘埃。“斑竹临江首重回”,是借二妃哭舜的故事来说明自己对故国的深情厚意。舜死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二妃哭于湘江,在竹子上留下斑斑泪痕。而诗人此刻虽已重新埋葬了诸帝骸骨,但回思前事,仍感悲痛。尤其当他回忆起当年每逢寒食节,皇家都要派专使捧着香来扫墓。可现在是如此荒凉。作者今昔对比,更禁不住热泪纵横,为覆亡的故国,为遭此厄运的先帝洒下悲痛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