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希济《临江仙》赏析
时间:2013-01-08
牛希济《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
牛希济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晨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注】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经注》:“湖中有君山、编山,是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诗之三:“刬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真境——神仙境界。据《拾遗记》载: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 参然——星光闪烁,时隐时现的样子。
罗浮山——仙山名。据《元和志》载: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据先生所撰《龙城录》载:隋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憩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 师雄与语,芳香袭人。因与扣酒家门饮,少顷,有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 师雄醉寝。久之,东方已白。起视,乃在大梅树下。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有路暗相连——传说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俗称“巴陵地道”。 谢灵运《罗浮赋序》:“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洞,经所 载罗浮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会。遂感而作罗浮赋。”
赏析:
这首描绘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即使没有标题,仍能让人感受到如泛舟游览的景致。
上片第一句,极言洞庭之大,可说是抓住了这湖的特色。 句中的「飐」字,是风 吹浪动的意思。但此句并非写浪涛的汹涌,而是湖面的广阔。 第二句,写在湖面上遥望君山,如一点凝烟。这里仅用「一点凝烟」来描绘,既反衬出湖面宽广, 更为画面添了一种神秘朦胧的情韵。 第三句紧承上句,说明神秘朦胧的君山是神仙的世界。 第四、五两句「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是作者对仙境的想像。这两句承上君山、仙境而下,「相映月轮边」,景色奇丽,又自然的交代了作者游湖是在夜间。
下片开头,“万里平湖秋色冷”作者以“秋色”点名时令。后又着一“冷”字,则使境界全出,妙不可言。一个“冷”字不仅表现了湖水宽阔,为秋色增寒,让人仿若身临其境。天为秋夜,湖面之气温,人之体肤心理感受,都包容于此一字中。这种冷,只有身处水天空阔之中才感觉得真切。 第二句以星斗下垂,写湖面视野开阔的景象,与 杜甫《旅夜书怀》中所写下“星垂平野阔”意境相同。 第三句写的是洞庭湖畔桔林,经秋霜一压,桔子成熟,更显得红艳娇美。给人以视觉享受。 最末两句,将洞庭湖与号称道教“第七洞天”的罗浮山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凄凉之意,蕴含其中,深得咏史之体裁。而从此首词来看,作者运用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充分的驰骋想像,淋漓尽致的写出洞庭湖的神韵。 在文字的运用上,自然平易,给人一种清新明丽之感。
临江仙
牛希济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晨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注】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经注》:“湖中有君山、编山,是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诗之三:“刬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真境——神仙境界。据《拾遗记》载: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 参然——星光闪烁,时隐时现的样子。
罗浮山——仙山名。据《元和志》载: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据先生所撰《龙城录》载:隋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憩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 师雄与语,芳香袭人。因与扣酒家门饮,少顷,有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 师雄醉寝。久之,东方已白。起视,乃在大梅树下。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有路暗相连——传说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俗称“巴陵地道”。 谢灵运《罗浮赋序》:“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洞,经所 载罗浮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会。遂感而作罗浮赋。”
赏析:
这首描绘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即使没有标题,仍能让人感受到如泛舟游览的景致。
上片第一句,极言洞庭之大,可说是抓住了这湖的特色。 句中的「飐」字,是风 吹浪动的意思。但此句并非写浪涛的汹涌,而是湖面的广阔。 第二句,写在湖面上遥望君山,如一点凝烟。这里仅用「一点凝烟」来描绘,既反衬出湖面宽广, 更为画面添了一种神秘朦胧的情韵。 第三句紧承上句,说明神秘朦胧的君山是神仙的世界。 第四、五两句「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是作者对仙境的想像。这两句承上君山、仙境而下,「相映月轮边」,景色奇丽,又自然的交代了作者游湖是在夜间。
下片开头,“万里平湖秋色冷”作者以“秋色”点名时令。后又着一“冷”字,则使境界全出,妙不可言。一个“冷”字不仅表现了湖水宽阔,为秋色增寒,让人仿若身临其境。天为秋夜,湖面之气温,人之体肤心理感受,都包容于此一字中。这种冷,只有身处水天空阔之中才感觉得真切。 第二句以星斗下垂,写湖面视野开阔的景象,与 杜甫《旅夜书怀》中所写下“星垂平野阔”意境相同。 第三句写的是洞庭湖畔桔林,经秋霜一压,桔子成熟,更显得红艳娇美。给人以视觉享受。 最末两句,将洞庭湖与号称道教“第七洞天”的罗浮山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凄凉之意,蕴含其中,深得咏史之体裁。而从此首词来看,作者运用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充分的驰骋想像,淋漓尽致的写出洞庭湖的神韵。 在文字的运用上,自然平易,给人一种清新明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