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时间:2017-05-08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注】
①词人罢职闲居上饶,作此词时49岁,此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驾崩,孝宗即位。
②椒盘:旧俗,正月初一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
③彩胜:即幡胜。宋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以为戏。
④整整:词人家中婢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蝶恋花”是词牌,“戊申”是干支纪年,“元日”指每年的立春之日,“席间作”指在宴席中写了这首词。
B.“争上春风鬓”写了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的热闹景象,这触发了词人一系列联想。
C. 这首词的上片通过节日里众人的欢乐而自己索然无味的描写,反衬出了词人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
D. “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的意思是花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
E.这首词写了作者从节日的喜到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到借问花期的恨,到花期已定的喜,到风雨无定的愁的复杂心理变化。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A(2分) E(3分)(A “元日”指正月初一;E项错在“喜”,这首词作者通篇只有忧愁感伤,没有欢喜快乐)
2.(1)对人生飘摇不定的感伤之情。花事盛衰,时光更替,词人数度宦海沉浮,多年被迫闲居,身不由己。(2分)
(2)对国事未来的忧虑之情。词人一生力主抗金,皇帝更替,期许朝廷改变偏安政策,春天花期已定的自然现象和国事风雨的“无凭准”使人难免忧虑。(2分)
(3)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大自然的节候推移、眼前江山破碎和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大业所构成的矛盾使作者忧心如焚。(2分)
注释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戊申:即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元日:正月初一。
⑶椒盘:盛有椒的盘子。《尔雅翼》:“后世率以正月一日以盘进椒,号椒盘。”彩胜:即旛胜。《续汉礼仪志》:“立春之日,立青旛于门外。”
⑷整整:人名,是辛弃疾所宠爱的一位吹笛婢,词中以之代表他家中的年轻人。韶华:青春年华。
⑸借问:询问(花期)。
⑹花期:花开的日期。暗指作者时时盼望的南宋朝廷改变偏安政策,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⑺无凭准:靠不住。
参考译文
新的一年来临,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我不是不喜欢春天,而是那种生活早已成为的遥远回忆,往日为了花期而常把春天虽怨恨。
今年春未到时我就开始探询花期,但花期短暂,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应可定,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这一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年)。当年正月初一恰逢立春之日,辛家的少男少女们欢乐异常,喜度春节。自然界的节候推移,触发了力主抗金的辛弃疾满腔的忧国之情。这一年辛弃疾已四十九岁,算起来他渡江归宋已经二十七个年头了,离被劾离官闲居也已五年余。南归二十七年来,辛弃疾无时不盼望恢复大业成功,可是无情的现实却使他一次又次地失望了。此时辛弃疾虽罢职闲退,却须臾不忘国事,为收复失地、祖国统一大业忧心如焚,因而他在春节的宴席上挥毫写下这首小词。
词中将人们庆立春的热闹与诗人的忧伤形成对比,借春天花期未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事与人生未来的忧虑。全词通篇比兴深婉,含而不露,将政治上的感受和个人遭遇的愁苦表达得十分深沉感人。
此词写了辛弃疾当时的一种感受,词借春天花期没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国事与人生的忧虑。这也是辛词善于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感慨的一个特点。
这首词的上片,通过节日里众人热闹而自己索然无味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首三句“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说的是当时民间春节风俗。旧俗,正月初一日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宋代士大夫家亦多于立春之日剪彩为小旛,谓之春旛,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或剪为春蝶、春钱、春胜等以为戏。这里通过描写节日里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轻人们的欢乐,来反衬自己“忧愁风雨”的老年怀抱。四、五两句:“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笔锋一转,说明自己并非不喜欢春天,不热爱生活,而是痛感无忧无虑的生活对于自己早已成为“往日”的遥远回忆。并且,其不爱春天热闹的原因还有更深的意义:在过去的岁月里,作者岁岁苦盼春来花开,可年复一年,春天虽来了,“花”的开落却无凭准,这就使人常把新春怨恨,再没有春天一来就高兴的旧态了。显然这里一个“恨”字,已不是简单地恨自然界的春天了。
词的下片,承上片之末“恨”字而来,专写作者对“花期”的担忧和不信任。字里行间,充满了怨恨之情。这种恨,是爱极盼极所生之恨。综合起来,“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这五句是表达如下一个连贯的思想过程:作者急切盼望春来,盼望“花”开,还在隆冬就探询“花期”;但花期总是短暂的,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这一年是元日立春,花期似乎可定,可以不像往年那样“为花长把新春恨”了,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这一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作者在这里写的虽是自然界的变化,实际上是在曲折地表达了对理想中的事物又盼望、又怀疑、又担忧,最终还是热切盼望的矛盾复杂心情。作者之所以会有如此缠绵反复、坚凝执着的心理呢?就是因为他心中有抗金复国这一项大事业!所谓“花期”,即是作者时时盼望的南宋朝廷改变偏安政策,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在正月初一这样的节日,人们忙着庆贺这个双喜的日子。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天真烂漫,兴高采烈,欢呼新春的到来。但是,这样的节日场景,对于长期削职闲居,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别有一番滋味,眼看着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却怎么也乐不起来。
就在他写此词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死了,这对于恢复大业也许是一个转机。如果宋孝宗此后善作决断,改变偏安路线,则抗金的“春天”必将到来。可是锐气已衰的孝宗此时已无心于事业,赵构刚死,他就下令皇太子赵惇“参决国事”,准备效法宋高宗传位于太子,自己当太上皇享清福了。由此看来,“花期”仍无定准,“风雨”也难预料。上饶离临安不远,作者想必已听到这一消息。而他在词中所感叹的“花期”无定、“风雨”难料,也是由此而发。通篇此词,作者比兴结合,含而不露,十分自然地表达了他政治上的感受和个人遭遇的愁苦复杂的心情。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注】
①词人罢职闲居上饶,作此词时49岁,此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驾崩,孝宗即位。
②椒盘:旧俗,正月初一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
③彩胜:即幡胜。宋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以为戏。
④整整:词人家中婢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蝶恋花”是词牌,“戊申”是干支纪年,“元日”指每年的立春之日,“席间作”指在宴席中写了这首词。
B.“争上春风鬓”写了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的热闹景象,这触发了词人一系列联想。
C. 这首词的上片通过节日里众人的欢乐而自己索然无味的描写,反衬出了词人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
D. “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的意思是花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
E.这首词写了作者从节日的喜到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到借问花期的恨,到花期已定的喜,到风雨无定的愁的复杂心理变化。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A(2分) E(3分)(A “元日”指正月初一;E项错在“喜”,这首词作者通篇只有忧愁感伤,没有欢喜快乐)
2.(1)对人生飘摇不定的感伤之情。花事盛衰,时光更替,词人数度宦海沉浮,多年被迫闲居,身不由己。(2分)
(2)对国事未来的忧虑之情。词人一生力主抗金,皇帝更替,期许朝廷改变偏安政策,春天花期已定的自然现象和国事风雨的“无凭准”使人难免忧虑。(2分)
(3)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大自然的节候推移、眼前江山破碎和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大业所构成的矛盾使作者忧心如焚。(2分)
注释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戊申:即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元日:正月初一。
⑶椒盘:盛有椒的盘子。《尔雅翼》:“后世率以正月一日以盘进椒,号椒盘。”彩胜:即旛胜。《续汉礼仪志》:“立春之日,立青旛于门外。”
⑷整整:人名,是辛弃疾所宠爱的一位吹笛婢,词中以之代表他家中的年轻人。韶华:青春年华。
⑸借问:询问(花期)。
⑹花期:花开的日期。暗指作者时时盼望的南宋朝廷改变偏安政策,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⑺无凭准:靠不住。
参考译文
新的一年来临,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我不是不喜欢春天,而是那种生活早已成为的遥远回忆,往日为了花期而常把春天虽怨恨。
今年春未到时我就开始探询花期,但花期短暂,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应可定,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这一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年)。当年正月初一恰逢立春之日,辛家的少男少女们欢乐异常,喜度春节。自然界的节候推移,触发了力主抗金的辛弃疾满腔的忧国之情。这一年辛弃疾已四十九岁,算起来他渡江归宋已经二十七个年头了,离被劾离官闲居也已五年余。南归二十七年来,辛弃疾无时不盼望恢复大业成功,可是无情的现实却使他一次又次地失望了。此时辛弃疾虽罢职闲退,却须臾不忘国事,为收复失地、祖国统一大业忧心如焚,因而他在春节的宴席上挥毫写下这首小词。
词中将人们庆立春的热闹与诗人的忧伤形成对比,借春天花期未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事与人生未来的忧虑。全词通篇比兴深婉,含而不露,将政治上的感受和个人遭遇的愁苦表达得十分深沉感人。
此词写了辛弃疾当时的一种感受,词借春天花期没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国事与人生的忧虑。这也是辛词善于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感慨的一个特点。
这首词的上片,通过节日里众人热闹而自己索然无味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首三句“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说的是当时民间春节风俗。旧俗,正月初一日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宋代士大夫家亦多于立春之日剪彩为小旛,谓之春旛,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或剪为春蝶、春钱、春胜等以为戏。这里通过描写节日里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轻人们的欢乐,来反衬自己“忧愁风雨”的老年怀抱。四、五两句:“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笔锋一转,说明自己并非不喜欢春天,不热爱生活,而是痛感无忧无虑的生活对于自己早已成为“往日”的遥远回忆。并且,其不爱春天热闹的原因还有更深的意义:在过去的岁月里,作者岁岁苦盼春来花开,可年复一年,春天虽来了,“花”的开落却无凭准,这就使人常把新春怨恨,再没有春天一来就高兴的旧态了。显然这里一个“恨”字,已不是简单地恨自然界的春天了。
词的下片,承上片之末“恨”字而来,专写作者对“花期”的担忧和不信任。字里行间,充满了怨恨之情。这种恨,是爱极盼极所生之恨。综合起来,“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这五句是表达如下一个连贯的思想过程:作者急切盼望春来,盼望“花”开,还在隆冬就探询“花期”;但花期总是短暂的,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这一年是元日立春,花期似乎可定,可以不像往年那样“为花长把新春恨”了,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这一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作者在这里写的虽是自然界的变化,实际上是在曲折地表达了对理想中的事物又盼望、又怀疑、又担忧,最终还是热切盼望的矛盾复杂心情。作者之所以会有如此缠绵反复、坚凝执着的心理呢?就是因为他心中有抗金复国这一项大事业!所谓“花期”,即是作者时时盼望的南宋朝廷改变偏安政策,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在正月初一这样的节日,人们忙着庆贺这个双喜的日子。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天真烂漫,兴高采烈,欢呼新春的到来。但是,这样的节日场景,对于长期削职闲居,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别有一番滋味,眼看着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却怎么也乐不起来。
就在他写此词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死了,这对于恢复大业也许是一个转机。如果宋孝宗此后善作决断,改变偏安路线,则抗金的“春天”必将到来。可是锐气已衰的孝宗此时已无心于事业,赵构刚死,他就下令皇太子赵惇“参决国事”,准备效法宋高宗传位于太子,自己当太上皇享清福了。由此看来,“花期”仍无定准,“风雨”也难预料。上饶离临安不远,作者想必已听到这一消息。而他在词中所感叹的“花期”无定、“风雨”难料,也是由此而发。通篇此词,作者比兴结合,含而不露,十分自然地表达了他政治上的感受和个人遭遇的愁苦复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