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晏几道《蝶恋花》“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全词翻译赏析

时间:2014-03-04
晏几道《蝶恋花》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译文】
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斜月已低至半窗,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筵席上题写的词章,点点行行,翻引起无限凄凉意绪,红烛虽然同情,却又自伤无计消除这凄凉,只好在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
【注释】
①西楼:即《临江仙》词所写之楼台。
②春梦:春天的梦,多指恋情美梦。
③秋云:秋天的云。即《临江仙》之“彩云”。
④吴山:吴地的山,泛指江南山水。吴,今浙江一带。
⑤红烛垂泪:借用杜牧《赠别》诗意:“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二】
醉别西楼的情景醒后全都忘记,就像那飘忽不定的春梦秋云,人生的聚散真是太容易。月光斜照窗棂我难以入睡,看画屏悠闲地展出吴山的葱翠。
衣上的酒痕和诗里的字,一点点,一行行,都是那凄凉的情意。可怜的红烛自怜没有好办法,只能在寒夜中白白地为人垂泪。
【评点】
本篇也是抒写离别之感,写的是伤别怀人。词人并没有描述具体的事件,而是描绘主人公寒夜无眠追忆醉别西楼,感慨聚散短暂,睹物思人倍感凄凉,孤栖无依只有红烛垂泪相伴。写景、叙事、抒怀相结合。词中“春梦秋云”的比喻和“红烛”“垂泪”的拟人写法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上片写梦醒之后,感慨人生如梦如云。“醉别西楼醒不记”写昔日在西楼醉中一别,醒后全忘,点明离别之意,这好像是追忆往日某一幕的具体的醉别,又像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虚虚实实,“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面对此情此景,词人不由得发出感叹:“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慨叹人生如飘忽不定的春梦秋云,聚无由,散容易。春梦虚幻而短暂,秋云缥缈而易逝,以此象征人生,真切而形象,惹人遐思。“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转而写景,因追忆前尘往事,感叹聚散,浑然不知此时已是“斜月半窗”了,独自一人看着那画屏悠闲地展现出吴山的葱翠,心中极度郁闷伤感。词人以“闲”字反衬出自己内心的苦闷。下片写欢聚留下的酒痕诗文,“衣上酒痕诗里字”原是昔日西楼狂欢的象征,如今却“点点行行 ,总是凄凉意”。词人睹物生景,睹物生情,怎能不感到凄凉哀伤?连红烛都被“凄凉意”感动,它虽然同情人的凄凉,却“自怜无好计”,只能在寒寂的夜晚白白地替人长洒同情之泪。此句“红烛”与上片的“画屏”相对应,一翠一红,一无情一有情,相映成趣,足见词人构思之巧妙。
全词语淡情深,充满了无处排遣的惆怅和悲凉,风格沉郁悲凉,手法精妙,后人评价极高。“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为其中名句,颇具晏几道的作词风格。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的恋情之作,写别后的凄凉情景。没有事件的具体描述,通过一组意象反复诉说离愁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上阕写醉梦醒来,感慨人生如梦如云,醉别西楼,醒后已不记得当时的情景,即使什么都忘了,可醒后有一点清醒的:人生聚散,像春梦,像秋云,容易消失!下阕写聚时的酒痕诗文,现在睹物生情,无不感到哀伤,最后两句写燃烧的红烛也好像悄悄替人流泪。全词迷茫的意态和伤感的氛围平添了含蓄酸楚的氛围,颇有情调。
  
晏几道由于“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下位,无效国之机缘,只好流连歌酒而自遣,成为古之伤心人。”他的词作,大多工于言情,颇得后人称颂。其词惆怅感伤的基调、超乎寻常的艺术技巧,具有永不消退的艺术魅力,即以此词而论,就颇能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昔日欢情易逝,今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无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开篇忆昔,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这似乎是追忆往日某一幕具体的醉别,又象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实虚莫辨,笔意殊妙。晏几道自作《小山词序》中说他自己的词,“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沈祖棻《宋词赏析》借此评这句词“极言当日情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不可复得”,“抚今追昔,浑如一梦,所以一概付之‘不记’”,是善体言外之意的。不过,这并不妨碍词人构思时头脑中有过具体的“醉别西楼”的回忆。

二、三句袭用其父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词意。两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不常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聚散”偏义于“散”,与上句“醉别”相应,再缀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轻易便散的感慨便显得非常强烈。这里的聚散之感,似主要指爱情方面,但与此相关的生活情事,以至整个往昔繁华生活,也自然包括内。 

上片最后两句,转写眼前实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深了,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似闲实质,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过片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征,只是如今旧侣已风流云散,回视旧欢陈迹,翻引起无限凄凉意绪。前面讲到“醒不记”,这“衣上酒痕诗里字”却触发他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至此,可知词人的聚散离合之感和中宵辗转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 

结拍两句,借用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意,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了。小杜诗里的“蜡烛”,是人与物一体的,实际上就是多情女子的化身;小晏词中的“蜡烛”,却只是拟人化的物,有感情、有灵性的物,两者各具其妙。 

此词为离别感忆之作,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宋词精选 > 晏几道词集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