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画竹歌并引》阅读答案
时间:2020-11-17
画竹歌并引(后部分)
白居易
野塘水边琦岸①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②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③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④,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⑤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注]①墙岸:曲折的水岸。②筠:竹子的青皮。③省:记得。④别:鉴别。⑤萧郎:画家萧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的第一句以野塘、曲折堤岸的特定环境,营造远离世俗的氛围。
B.诗的第三句中,“婵娟”“粉态”绘形绘色绘神,写出了丛竹的美妙。
C.诗中,诗人感到竹画艺术水平很高,自己难以欣赏,只好对画家失笑。
D.诗人对年老的萧郎深表同情,而“绝笔"在无形中抬高了这画的价值。
16.这诗是为萧郎的竹画而写的,为什么说“不似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参考答案
15.C[解析]本题考查鑒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诗人感到竹两艺术水平很高,自己难以欣赏,只好对画家失笑”不正确,应是诗人感叹如此绝妙的绘两,竟然少有人赏识,诗人与画家只有相顾失笑,嘘唏感慨。
16.不似画,是因为能听到竹叶婆娑的声音,那丛七茎竹是诗人曾见到的天竺寺前石上劲健生长的竹子形象,那丛八茎竹是诗人在湘妃庙里雨中看到的疏朗而森寒的竹子形象。(2分)诗人通过幻觉和想象把画中的竹写活了,不仅写出了其形态,更刻画出其神态,(2分)从而高度赞美了萧郎不凡的绘竹艺术水平。(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低耳静听疑有声”是幻觉描写,后四句是想象(或联想),并分析其对表现竹两和赞美箫郎绘画艺术水平的作用。
白居易
野塘水边琦岸①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②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③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④,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⑤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注]①墙岸:曲折的水岸。②筠:竹子的青皮。③省:记得。④别:鉴别。⑤萧郎:画家萧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的第一句以野塘、曲折堤岸的特定环境,营造远离世俗的氛围。
B.诗的第三句中,“婵娟”“粉态”绘形绘色绘神,写出了丛竹的美妙。
C.诗中,诗人感到竹画艺术水平很高,自己难以欣赏,只好对画家失笑。
D.诗人对年老的萧郎深表同情,而“绝笔"在无形中抬高了这画的价值。
16.这诗是为萧郎的竹画而写的,为什么说“不似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参考答案
15.C[解析]本题考查鑒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诗人感到竹两艺术水平很高,自己难以欣赏,只好对画家失笑”不正确,应是诗人感叹如此绝妙的绘两,竟然少有人赏识,诗人与画家只有相顾失笑,嘘唏感慨。
16.不似画,是因为能听到竹叶婆娑的声音,那丛七茎竹是诗人曾见到的天竺寺前石上劲健生长的竹子形象,那丛八茎竹是诗人在湘妃庙里雨中看到的疏朗而森寒的竹子形象。(2分)诗人通过幻觉和想象把画中的竹写活了,不仅写出了其形态,更刻画出其神态,(2分)从而高度赞美了萧郎不凡的绘竹艺术水平。(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低耳静听疑有声”是幻觉描写,后四句是想象(或联想),并分析其对表现竹两和赞美箫郎绘画艺术水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