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探究
时间:2018-12-24
分析《全唐诗》,以边塞为题材的文士为数不少,而且作品亦蔚为壮观,自然造成了此类诗的创作巅峰。其中高适、岑参最负盛名,他们久历边塞、徘徊于军旅之间,并创作了大量艺术成就卓著的边塞诗,同时,他们时代相当、家数相近,才得以并称"高岑"。这里笔者将从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才情气质诸角度入手,来考察两者边塞诗艺术风格和追求的异同。
1.家道环境、秉性气质的影响
家道环境、秉性气质的不同应该也是造成高适、岑参边塞诗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高适,出生仕宦家庭,其祖父高侃为高宗时的显将,封平原郡公,食邑二千户;父亲崇文,位终韶州长史。然而至其一代,家世日渐衰败,无奈的困顿迫使他躬耕田垄以求自存。生活虽为窘迫、艰苦,如"兔苑为农岁不登,雁迟垂钓心长苦",[1] 但这培养了自己坚韧的毅志品格。贫寒的生活使诗人充分接触、体味了底层人民的心声与愿望。关注民众疾苦、深寄怜悯之情自觉地被反映他的作品之中。
岑参,生于名门望族,权倾当时,他的曾祖父、伯祖父、伯父皆官至宰相,其父亦两任州刺史,后因政治变更,导致家道的逐渐沦落。父亲的早逝更加剧了家境的困苦、衰败,这种昔荣今悴的巨变深刻触及了诗人的心绪,激发了他立志苦学、追求功名的抱负。唐代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言他:"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主要受到其从兄的影响,诗人或隐居嵩山少石,或隐居终南,耽于山水、逍遥自适。此时期的山水描写,也显露出"语求奇警"的特色,直接影响了其边塞景物描写的路数。
2.出塞经历、写作心态的作用
家道的中落,激触着诗人高适、岑参强烈的功名理想,这种动力更主要是得源于复兴家业的那份责任感。高适拓落而尚节义的性格使之更充实、更深刻地关注社会的现实,而岑参那疏旷逍遥的秉性,使之对自然山水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愫。同时,不平凡的出塞经历、异域的人生感味,不仅深化了他们内心微妙的波动,而且砥砺、提纯了他们的诗风。
2.1高、岑不同的出塞经历。高适因为长安求仕失败而北上蓟门、漫游燕赵,这种生涯开始于开元十九年(731)。此时燕山一带正有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盛唐边境的战事,他入幕从戎,希望能在战场上博得名利,然而结果是抱恨而归,流露出"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的无奈。[2]然而却加深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增广了其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同时,沉沦下僚,真实地体味了下层百姓的悲惨处境,无形中揭示了盛唐时代的阴暗面。这也培养了高适诗歌的现实情怀和精神。
岑参一生中五次入戎幕,两次出塞,唐以来的诗人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诗人意气昂扬地选择了从军安西的旅程,奔赴安西虽然必须经历无尽的艰苦,翻越那荒旱的沙碛、戈壁。他虽然勤于公事,但仍郁郁不得志,"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3]功名不就的体验使诗人产生隐遁的念头,此后他徘徊于官场与山林之中,过着逍遥自适的生活。然而,诗人总是眷眷不忘身登显位的理想。天宝十三载(754),诗人又应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辟召,从长安出发,途经凉州、玉门关、莫贺延沙碛、伊州、西州,远赴庭州,而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仕途的平坦,生发着诗人开朗、高昂的情绪,这直接作用于他那些豪气横溢的七言歌行。所以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岑参表现出对生活的崇高信念和欢乐情绪,渗透出激昂慷慨的精神。
2.2高、岑不同的写作心态。以上诸多因素无论是家道环境、秉性气质,抑或是出塞经历都直接感染着、震荡着诗人的创作心态。通过驰骋疆场、杀敌请缨来成就功名、身登显位,以振兴沉沦许久的家业应该是他们一致的理想。然而不同时期不同的心态在根本上导致了他们诗风的不同。
高适一生有着三次出塞的经历,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直到天宝十二载,诗人受到哥舒翰幕府判官田梁秋的赏识、举荐被辟为哥舒翰幕府的掌书记。此前诗人宦海沉浮、几经周折,受到漫长的磨难与煎熬。这种痛苦的经历深刻地作用于诗人的内心,促使他敢于直面现实,正视矛盾。所以他的诗风尚质主理、浑厚粗犷、多胸臆语,表现出现实主义的风貌。
而岑参的边塞经历较之高适应该是更为平坦一些。他虽有失意的困闷,但都能得到有效的排遣、化解,自然山水无形中成为他的挚友,每有不快,诗人总喜欢与山水为伴,抑或是在山水中寻求奇趣、发现美丽。所以诗人虽有短暂的沉闷,但是仍对人生充满憧憬、向往,乐观、高昂的情调不言自露。诗人的边塞诗多把笔墨重点放在对边塞军旅生活的异景奇情和绝域风光的歌咏、描绘上。所以岑参的诗风尚巧主景、奇峭远逸、热情奔放,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
2.3高岑创作的通变论。所谓的"通变",即在继承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文学创作的生命力,恰如刘勰所言"变则其久,通则不乏。"[4]如果从"学"的角度来考察,高适更多接受汉魏风骨的作用与陶染,在《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故交负奇才,逸气包謇谔。隐轸经济策,纵横建安作。"《而岑参则更多地摄取了六朝以来诗歌的风貌,杜确《岑嘉州诗集序》:"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总结而言:"岑气骨不如达夫遒上,而婉缛过之。"[5]
参考文献
[1]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校注・别韦参军[M].北京:中华书局,1981:10.本文涉及的高适诗歌所依据的版本,即为刘开扬的《高适诗集编年校注》。
[2]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校注・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M].北京:中华书局,1981:25.
[3] 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安西馆中思长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84.
[4]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通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1.
[5] 罗仲鼎.艺苑卮言校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169.
1.家道环境、秉性气质的影响
家道环境、秉性气质的不同应该也是造成高适、岑参边塞诗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高适,出生仕宦家庭,其祖父高侃为高宗时的显将,封平原郡公,食邑二千户;父亲崇文,位终韶州长史。然而至其一代,家世日渐衰败,无奈的困顿迫使他躬耕田垄以求自存。生活虽为窘迫、艰苦,如"兔苑为农岁不登,雁迟垂钓心长苦",[1] 但这培养了自己坚韧的毅志品格。贫寒的生活使诗人充分接触、体味了底层人民的心声与愿望。关注民众疾苦、深寄怜悯之情自觉地被反映他的作品之中。
岑参,生于名门望族,权倾当时,他的曾祖父、伯祖父、伯父皆官至宰相,其父亦两任州刺史,后因政治变更,导致家道的逐渐沦落。父亲的早逝更加剧了家境的困苦、衰败,这种昔荣今悴的巨变深刻触及了诗人的心绪,激发了他立志苦学、追求功名的抱负。唐代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言他:"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主要受到其从兄的影响,诗人或隐居嵩山少石,或隐居终南,耽于山水、逍遥自适。此时期的山水描写,也显露出"语求奇警"的特色,直接影响了其边塞景物描写的路数。
2.出塞经历、写作心态的作用
家道的中落,激触着诗人高适、岑参强烈的功名理想,这种动力更主要是得源于复兴家业的那份责任感。高适拓落而尚节义的性格使之更充实、更深刻地关注社会的现实,而岑参那疏旷逍遥的秉性,使之对自然山水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愫。同时,不平凡的出塞经历、异域的人生感味,不仅深化了他们内心微妙的波动,而且砥砺、提纯了他们的诗风。
2.1高、岑不同的出塞经历。高适因为长安求仕失败而北上蓟门、漫游燕赵,这种生涯开始于开元十九年(731)。此时燕山一带正有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盛唐边境的战事,他入幕从戎,希望能在战场上博得名利,然而结果是抱恨而归,流露出"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的无奈。[2]然而却加深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增广了其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同时,沉沦下僚,真实地体味了下层百姓的悲惨处境,无形中揭示了盛唐时代的阴暗面。这也培养了高适诗歌的现实情怀和精神。
岑参一生中五次入戎幕,两次出塞,唐以来的诗人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诗人意气昂扬地选择了从军安西的旅程,奔赴安西虽然必须经历无尽的艰苦,翻越那荒旱的沙碛、戈壁。他虽然勤于公事,但仍郁郁不得志,"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3]功名不就的体验使诗人产生隐遁的念头,此后他徘徊于官场与山林之中,过着逍遥自适的生活。然而,诗人总是眷眷不忘身登显位的理想。天宝十三载(754),诗人又应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辟召,从长安出发,途经凉州、玉门关、莫贺延沙碛、伊州、西州,远赴庭州,而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仕途的平坦,生发着诗人开朗、高昂的情绪,这直接作用于他那些豪气横溢的七言歌行。所以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岑参表现出对生活的崇高信念和欢乐情绪,渗透出激昂慷慨的精神。
2.2高、岑不同的写作心态。以上诸多因素无论是家道环境、秉性气质,抑或是出塞经历都直接感染着、震荡着诗人的创作心态。通过驰骋疆场、杀敌请缨来成就功名、身登显位,以振兴沉沦许久的家业应该是他们一致的理想。然而不同时期不同的心态在根本上导致了他们诗风的不同。
高适一生有着三次出塞的经历,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直到天宝十二载,诗人受到哥舒翰幕府判官田梁秋的赏识、举荐被辟为哥舒翰幕府的掌书记。此前诗人宦海沉浮、几经周折,受到漫长的磨难与煎熬。这种痛苦的经历深刻地作用于诗人的内心,促使他敢于直面现实,正视矛盾。所以他的诗风尚质主理、浑厚粗犷、多胸臆语,表现出现实主义的风貌。
而岑参的边塞经历较之高适应该是更为平坦一些。他虽有失意的困闷,但都能得到有效的排遣、化解,自然山水无形中成为他的挚友,每有不快,诗人总喜欢与山水为伴,抑或是在山水中寻求奇趣、发现美丽。所以诗人虽有短暂的沉闷,但是仍对人生充满憧憬、向往,乐观、高昂的情调不言自露。诗人的边塞诗多把笔墨重点放在对边塞军旅生活的异景奇情和绝域风光的歌咏、描绘上。所以岑参的诗风尚巧主景、奇峭远逸、热情奔放,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
2.3高岑创作的通变论。所谓的"通变",即在继承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文学创作的生命力,恰如刘勰所言"变则其久,通则不乏。"[4]如果从"学"的角度来考察,高适更多接受汉魏风骨的作用与陶染,在《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故交负奇才,逸气包謇谔。隐轸经济策,纵横建安作。"《而岑参则更多地摄取了六朝以来诗歌的风貌,杜确《岑嘉州诗集序》:"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总结而言:"岑气骨不如达夫遒上,而婉缛过之。"[5]
参考文献
[1]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校注・别韦参军[M].北京:中华书局,1981:10.本文涉及的高适诗歌所依据的版本,即为刘开扬的《高适诗集编年校注》。
[2]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校注・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M].北京:中华书局,1981:25.
[3] 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安西馆中思长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84.
[4]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通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1.
[5] 罗仲鼎.艺苑卮言校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