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为题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鉴赏(2)
时间:2015-11-23
【题目演练】
家
马 瑞
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题记
小时候,家很具体。
那时的家园,是用泥捏的村子,是一个土坡、一滩河草、几尾青鱼,是一家人的饭桌,是几颗玻璃球,是小伙伴的争吵,是爽朗的笑声,是树上的鸟窝、蝉鸣……
那时,脚很小,走不了太多的路。家也很小,没有太大的地方。
那时,家很穷,屋子很老,窗子很小,阳光洒进来,清风拂过脸庞,陪伴着我日复一日的快乐。
那时,家的意识很浓。夜晚,站在远处,远远地望着灯火如豆,就能清楚地认出家的方位。一次次,迎着那如豆的灯光敲响家门,看到那熟悉的笑容,熟悉的温暖,心,一下子变得很静,很轻,也很暖。
后来,又有了家——城里的家。
脚长得大了,路走得远了。家,自然就远了。
那时的家,是窗明几净,是红木家具,是名牌家电,是柏油马路,是五彩变幻、彻夜不灭的路灯。有时,站得很近,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仿佛到处是恍惚的光,陌生的脸,冷漠的笑。
那时的家,很具体,又很模糊。
那时的家,有门牌号。那时的家,却没有方向,只有数字般的记忆。
那时的家很硬,没有土地般的柔软。所有的家都很硬,所有的人也是。
就在那个时候,明白了什么都会消逝,土捏成的家,也会因岁月而风化。
再后来,坐了火车——家就更远了。家的概念却莫名其妙地清晰起来。家,成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时,家似乎变成了忘却,忘却过去,因为前面有很多路,家在每一条路上。家,原来不再是物质,它浸渍在心里。家是五天才到的邮件包裹,是在天气变化时提前打来的电话,是亲人的深情嘱托,是一家人的绵绵不断的思念与牵挂……
多年后,此时的我才明白,对于家,我们仍是懵懂的孩子。
懵懂的孩子知道了懵懂的道理:
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教师评点】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散文佳作,文章紧紧围绕“家”,以片段展示的方式表达了对家的细腻独特的感悟:小时候具体的农村的家,后来的城里的家,再后来的远方的家。字里行间透射出时代的变化带给人的思想乃至情感的波动。而以“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作为题记与结尾,前后呼应,升华了主旨,表达了对家的深深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