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材料作文“大学生梁某的困惑”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3)

时间:2016-04-19

范文参阅
认识自己,选择合适的人生方向
茂名一中:李伟(教师)
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的学生梁某,却产生了人生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对此,甲乙丙三位嘉宾给出了不同的人生提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甲);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乙);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丙)
甲乙丙三位嘉宾的人生提示,谁的更有道理呢?
材料中的大学生梁某“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对未来的人生方向(职业选择)产生迷茫和困惑,这属于他的“外”部问题!要想解决梁某的人生困惑和迷茫的“外”部问题,从逻辑上而言,我认为:首先要解决他自身的“内”部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的道理即是如此!
甲的人生提示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还是从“外”而言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梁某的人生问题;乙的人生提示是: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虽然乙与甲的立足点不一,但二者根本上还是一致的——都是从“外”而言的,这也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梁某的人生问题!
丙的人生提示: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这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何谓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神庙的铭句,根据苏格拉底,其意为首先研究人自身,然后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来研究自然。按照苏格拉底的逻辑,在处理“外”和“内”的关系上,要先“内”后“外”,换言之,人只有先正确地认识自己(内),然后才能做其他的事情(外)。由此来看,相对于甲和乙,丙的人生提示才是解决梁某的人生困惑和迷茫的根本之法——梁某之所以对未来的人生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
在逻辑上解决了梁某的人生困惑和迷茫的问题,接下来梁某的人生方向(职业)选择便可迎刃而解!
梁某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作为一个清华毕业生,梁某应该在法律、金融、新闻传播方面是出类拔萃的,换句话说,他的特长也正是在此,他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应该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选择,正如“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梁某的擅长(人生方向)是在法律、金融、新闻传播方面,不要去“迷恋天空”和“痴情海洋”!
卢梭说:“人生的价值由自己决定。”在人生方向(职业)选择的时候,梁某应该先正确认识自己,然后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职业),如此才不会迷茫和困惑!由此来看,丙的人生提示最有道理!

考场范文及点评
追求诗和远方
(文·唐丽曼 语文122.5分)
高晓松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确实是啊,人生短暂,我们应追求诗和远方,活出自己的精彩。而对于甲、乙、丙三者的观点,我更加认同甲的看法。
材料中乙所说的:“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这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难道有眼前的苟且,就一定有诗和远方吗?诗和远方,是对梦想的追求,源自人内心对远方的憧憬和美好期望。况且,我并不认同“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句话,我们在追求诗和远方的途中,必定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人生,在远方,等待我们的或是成功;丙的观点中,虽认清自我对于每个人都是必要的,但我不认为“作为鱼就不能迷恋天空”。人生活在这世上,有梦想有追求是好的,这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动力。就在一个行业里的人,当他想从事另一个行业时,会迸发出无限的热情,助自己挖掘无穷的潜能。就如演员江一燕,她不仅在演艺圈里有所成就,还不断发现身上的兴趣和潜力,在农村做老师八年,还学习摄影并获奖。由此可见,“如果你是鱼,一样可以迷恋天空。”因此,我认为甲的说法更有道理。
白岩松说过:“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应只有当下,还应有责任和远方。”确实如此,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那清名学子不应只看到“要找工作”,还应深入体察社会陋病、百姓疾苦,然后承担起知识分子的责任,追求能为人民奉献的诗和远方。白岩松说到并做到了,他在《焦点访谈》中以敏锐的思维和犀利的语言抨击时事,揭露社会黑暗现象,促进国家的法制完善;柴静也做到了,她自费百多万,拍摄了纪录片《穹顶之下》,劝诫国家社会治理雾霾,她辞去工作,追求诗和远方;而那个中学女老师,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十字誓言,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
然而,反观现实,又有多少知识分子会反问自己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呢?据新闻报道,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民间也流传着“一毕业,就失业”的话,毕业生们焦头烂额地找工作,维持生计,根本是为了追求个人的荣华享受,他们读大学获取知识不是为了为社会服务,而是当做自己获取优质生活的工具,这是很可悲的。当然,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知识分子为社会做贡献,追求诗和远方的,就如航空事业中的“三钱”,他们学成归来,不是追求享乐,而是让自己的航空飞船梦实现,这是他们的远方。
生活不应只有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我更同意甲的说法,每个人都应追求心中的诗和远方,活出精彩。
师硕点评:
由于以上所论的原因,这次2016届茂名二模难觅佳作。以上这篇考场作文的作者唐丽曼,曾考过级语文第一名,平时作文水平属中上,但这次,她的考场作文并不算好,得分是48.5分。由题目《追求诗和远方》可知,她选择甲嘉宾的人生提示更有道理。但这道题目的拟写,也暴露了她对“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的忽略,这就使得这篇作文的立意和论证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第一段是开篇点题,第二段是比较否定甲嘉宾、乙嘉宾的人生提示,都不错。第三段从知识分子的角度论为什么要追求诗和远方,但列举的白岩松例,看不到他如何追求“诗和远方”;顾少强例,则看不得她如何“为人民奉献”;柴静例,则在语言表达上有语序颠倒的缺点。第四段是很套路的反观现实,作者行文至此,思路已拙,唯有依套路而“苟且”(敷衍),于是这段最后又重新列举知识分子为社会奉献的事例——这是思维的原地摆动。其实,这一段若能论析“追求诗和远方”并不能忽视“立足当下,脚踏实地”(眼前),反而要以它们为根基,便会深刻和开阔得多。最后一段回扣主题,中规中矩,如果能回点梁某找工作的内容会更好。就整篇而言,基本上脱离了“梁某对找工作的困惑”这一内容,这是另一个大缺点。

博友“白草风灯”点评:
唐丽曼同学确实是打不开思路,第二自然段对比分析不够深,而且字数有点多,给人一种详略不当的感觉。除了博文例举的缺点外,我认为唐丽曼同学的作文第三自然段缺乏深刻的道理论证,“为什么”部分几乎没有,只是单纯的堆砌例子。再有反观现实的语段说得不能令人心服口服,大学生找工作维持生计,这是基本需要,用“追求荣华生活”来指责大学生不太妥当。大学生找工作维持生计不能当成反面的例子。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作文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