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很多事、很多人,我们往往说不清”写作立意及下水范文(2)
时间:2017-05-11
世事如棋局,何妨说不清
任锋
两千多年前,庄子笔下的混沌,终于在南北海二神的帮助下“七窍开而混沌死”;一千多年后,欧洲艺术家们则彻底放弃了女神维纳斯的续臂之梦。艺术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之美,打败了时间,拥有了永恒之力。
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本身,说不清的东西,往往蕴藏着长久地魅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的词人,终究算不得第一流的作者。这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不恰恰是那些说不清的魅力?说不清,说到底,在艺术上,是一种丰富的张力;在思想上,是一种多元的融合与延伸。
说不清的东西,往往给人们带来多维度的解读视角,它与艺术结合从而拓宽了艺术的内涵,与时代融合从而生成时代的语言。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说不清、说不尽的红楼之谜,让众多红学家倾尽一生;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从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一直风靡到今天的世界;毕加索那些扭曲、抽象的线条,让一个多世纪的观赏者者不断地揣摩画作的内涵。“说不清”,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生长出颜色各异的炫目花朵。
从白乐天的“花非花,雾非雾”的引人遐想,到李义山“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朦胧多义,从禅宗的“不可说”到道家思想的太极阴阳,“看不清”,给予了这个世界丰富多样的表现力,也一次次推动了人类认知的进步。
人类的探索,其实都经历了从“说不清”到“说得清”,再从对“说得清”的质疑,回到“说不清”的混沌。在二者的相爱相杀中,科学才得以进步,思想才得以提升。树上下落的苹果砸痛了牛顿的头,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就在人们自以为对自然了如指掌的时候,爱因斯坦却用相对论结结实实地戳痛了人们的视神经,短短几十年后,量子力学理论再一次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变得扑朔迷离。与此同时,从马克思到萨特,从物质、意识之争到存在、虚无之辩,哲学世界的争论也一刻没有停息。
其实,“说不清”是生活的常态,也是认知由无到有、由浅到深的必然规律,更是一个现代化社会的应然之态。金牌重要与否的争论,说不清,却更让人们明白体育精神与参与意识;法制与道德的矛盾,争论不断,却推进了法制的完善、道德的净化。
“说不清”不是洪水猛兽,大可不必畏之若猛虎,但它也绝不是逃避责任的托词。《人民的名义》热播,“说不清”的官场潜规则,在法律的照妖镜下原形毕露,“说清楚”是人民的权力;“扶不扶”成为热议话题,在道德与私利面前“说清楚”,是对道德底线的捍卫。
假丑恶之事,不妨打回原形;真善美之事,不妨说不清。如此,才能还世人一个风清气正又生机勃发的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