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材料作文“一位教师讲解朱自清名篇《背影》时遇到困惑”写作指导及范文

时间:2017-06-02
一位教师讲解朱自清名篇《背影》时遇到困惑:尽管讲得声情并茂,但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而对文中父亲费力攀爬月台、穿越铁道、捧回几个橘子的举动怀疑:这是否违反交通规则?“另一位老师以《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为题让学生写作文,结果发现大多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于是问学生:”难道没有更让你们感动的事么?”学生纷纷摇头,他不甘心,循循善诱:“生病时,父母有没有连夜送你上医院,通宵守护你?学习到半夜,是不是煮好了夜宵放在旁边”这回下面活跃起来,大部分说有过。“那你们不感动吗?”课堂霎时又静了下来,忽然有学生说:“这都理所当然的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从教育角度看:这两件事反映出有些学生不懂生活的艰辛酸楚和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的现象,缺乏对美好情愫的体悟,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需要为孩子营造生发感恩之心的土壤,积极增强孩子体悟情感、感恩分享的意识。
从孩子角度看:他们中不少人对接受别人付出心安理得,不懂感恩,孩子应学会感恩。

【范文】
重拾感恩
龙应台曾言:“所谓从父母子女一场,不过你挥着手送出家门,追到巷口,他却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其实很好体现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因为习惯,所以理所当然,所以熟视无睹。
中学教师在讲朱自清《背影》时困感学生不仅不为所动,还疑问父亲所为是否违反规则,另一位语文教师布置学生写有关“感动”的作文,学生却认为父母的深夜照顾和殷切关怀是理所当然的。可为何子女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呢?大概是因为自身觉悟不够亦或是父母学校引导不足吧!
因此,我认为子女应重拾感恩之心,父母老师亦应正确引导。
诚然,当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关怀成了习惯。从呱呱坠地时对父母的爱已是源源不断。倘若一件事成了一个习惯,父母之爱于子女而言,难生感动之意也实属正常。可《诗经》有言:“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陌生人之间的付出尚可获得回报,更何况是骨肉亲情呢?因而,我更认为面对父母之爱,子女应该懂得感恩。
知恩图报为人的一大善性。古语云:“知恩图报者,善莫大焉。”从小时候起我们亦已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李密为报效祖母养育之恩,在祖母病重时,悉心照顾,使其以“终其年”。面对多次征召入朝为官,《陈情表》感人肺腑。可如今的子女们面对《背影》里从父亲的感人举动却不为所动,视若无睹。回忆感动之事却寥寥无几,把父母平日的付出全当理所当然。“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们都尚且懂得“知恩图报”一理,而我们自诩高等生物却怎能用爱成习惯无须感动为藉口,为我们的冷血,无知买单呢?作为儿女,即使没有主动爱父母之觉悟,亦请你懂得知恩图报,认可他们的付出与操劳。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给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付出的心血和操劳无法计量,生而为人,我们最应该感恩的就是我们的父母。泰国女孩卡妮塔成为选美冠军后,跪谢谢塔荒母亲养育之恩更现出了她的感恩之心。为人子女,在面对父母的无尽付出时,我们应当重拾感恩之心,勿把爱当理所当然。
诚哉斯言,子女的不懂感恩的确是因为自身觉悟不足,但父母的一如既往的溺爱和社会的缺少引导也会造成感恩之心的匮乏。父母的无限度和无底线付出与宠溺造成了子女唯我独尊的性格。善性尚无,何谈感恩?无独有偶,当今社会教育大多功利化,勿视孩子的道德教导,一味的追求高分数,却使孩子成了低素质,因而,若想孩子重拾感恩之心,父母及社会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光阴无痕,聚散有时。父母儿女本事缘分一场。儿女应重拾感恩之心,勿让如今的理所当然和愚昧无知成了日后的万分遗憾。

拓展阅读
人民日报:孩子们为何不感动了
近日,读到一篇中学教师的文章,说到给学生讲解朱自清名篇《背影》时的困惑:尽管讲得声情并茂,学生却似乎不为所动,反而对文中的父亲费力攀爬月台、穿过铁道、最后捧回几只桔子的举动提出质疑,“这是否属于违反交通规则?”
  无独有偶,还听一位语文老师讲过一件事。她以《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为题给学生布置作文,结果发现大多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于是问学生,难道没有更让你们感动的事吗?学生纷纷摇头,她还不甘心,循循善诱道:“生病时,父母有没有连夜送你上医院,通宵守护着你?学习到半夜,是不是煮好了夜宵放在旁边……”这回下面活跃起来,大部分说有过,“那你们不感动吗?”课堂霎时又静了下来,忽然有学生说“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呀”。
  为什么大人和孩子在“感动”上,会出现这样的认识偏差?孩子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师长不再言听计从、全盘接受,这也许并非坏事。作为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新世代,他们对信息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对新知的接受,常常令父辈自叹不如。但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体认,却也令长辈唏嘘不已。是孩子的感情之弦“松”了吗?
  时代的改变,为孩子们提供了不同以往的生活环境。网络购物、外卖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勃兴,让生活简便到只需动动手指,家长用辛苦包裹“爱心便当”反而显得不合时宜;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的发达,将感情传递变得言简意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显得费劲又多余;父母长辈“独宠一人”,让不少孩子对接受别人的付出心安理得。这些生活境况之改变,让孩子们失去了对“苦味”感同身受的体验;无远弗届的互联网,也让孩子们难以感受曾经的分别所承载的牵挂与不舍。所以,他们难以理解父亲面对一道月台时的艰辛酸楚,无法体会这微胖背影、寥寥话语中所承载的深情。
  如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压缩着感动生发的空间。在匆忙的脚步中,人们很难发现身边正在上演的动人场景;在现实的压力下,也越来越没有时间和耐心去细细品味正在经历的深情。有时,甚至连大人的精神世界也变得迟钝,自然难以传导给孩子对情感丰富而微妙的体验。更何况,还有一些家长将亲情关系简化成金钱与商品的直接交换,放松了对孩子情感世界的观照与引导,如此,又怎能奢望孩子们拥有丰富的情感触角呢?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让孩子拥有共情的能力,才能让他们拥有易于感动的心。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需要为孩子营造生发感恩之心的土壤,积极培养孩子观察生活、体悟情感、感恩分享的意识。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应是人情的冷漠,物质的富足激发的不应是感情的贫瘠。不让爱的“背影”踽踽独行,就需要大人和孩子们一起,击破心中的“壁垒”,找寻失去的感动。(王紫研)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作文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