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点评

时间:2022-06-08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评

(一)写作,是一种书面表达。

表达的质量历来追求“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注重在阅读与生活积累中,对语言有更多的摄取,同时经过个体的加工与转化,予以通畅表达出来,实现“读写联动”。

全国甲卷作文题在这个方面的主导意识是比较明确、强烈的。同时在读写互助、读写联动中,也以生动具体的文学典故,划分了不同的层级。这些层级也指示着读写联动中的不同学习方式。例如,有的是直接移用,这是最为简单的接受学习。照搬照抄虽然也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积累,但面对今天变化莫测的生活环境,要想合理应对生活,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够的。还应按照新课程标准所说,注重梳理和探究在生活实景中、在具体环境中的“活用”。如此达到多读、好写的优质效果。

写好这篇作文,学生应该理解对语言积累运用的不同层次,要联系生活,寻找和自己生活相关的活用语言的案例、生活实景故事等,在表达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阅读积累,以及对文字的审美、思辨的认知层级,体现综合素养。

我想,这样一种“融合型”的写作,这样一种与生活对接、与语言运用和实践息息相关的写作,一定能够带来精彩的华章。

同时,本题也给老师教学做出提醒:未来的教学,不应以传播简单的知识条目为目的,这样的传播很可能让知识本身也具有了极大的惰性。而应向着促进理解、加强实践、注重语用,让真正的理解激活知识,让真正的运用提升知识的掌握水平的教学方向转变。以此才能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真正带得走、用得上,服务于生活。(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何捷)

(二)这套题将名著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非常有意思。在材料中,出现的名人名言兼具了情感和说理。

许多同学喜欢引用名言,用在自己的写作中,或作为抒发个人情感的引子,或作为思辨类写作的道理论据。名人名言可以称之为“专家结论”,在写作中直接使用“专家结论”,但并不利于展示自己的思维水平。

名言的背后其实有“专家思维”,如果在写作中借鉴“专家思维”,则可以呈现不一样的精彩。“专家思维”就是专家获取结论的思维过程,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作品,还现当代中外名家名作,其中体现的说理论证的方式方法、语言风格,以及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都是专家思维的表现。借鉴这些表现手法,抒发个人的情感,阐述个人的道理,就能更好地展现思维发展水平和个性风格特色。(山东省东平县第二实验中学 卜庆振)

(三)全国甲卷这道作文题目的难度很高,考生乍一看到这道题目会有一种无从下手之感,因为考生很难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出一个核心观点。这道题目颇能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的文学素养。考生要注意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为什么贾宝玉题的“沁芳”二字最佳,一则因为点出了花木佳境,不落俗套,二则因为契合了元妃省亲之事,含蓄蕴藉。那么,它能引发我们的启示主要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既要追求创新,又要注重社会情境,不能为了一味求新而脱离社会情境,也不能为了一味迎合社会情境而落入窠臼。这道题目的题干很长,突破口在贾宝玉这里,考生只要抓住贾宝玉的题额之妙,即可抽丝剥茧,提出正确的论点。(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王召强)

(四)由“匾额题名”引发对学习和生活的思考,体现“古为今用”。一是考察对匾额题名这个现象本身的理解,对“不同的题名不同的效果”须作深刻的分析,须有独到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如:独创的价值。流于现象本身就难以立意深远;二是考察对学习或生活中类似现象的分析能力,围绕观点进行有理据、有层次的深入剖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出路;三是考察表达能力,文体的选择和行文的构思,突出观点和分析过程。总之,想得透彻,才能写得明白。(苏州教科院副院长 薛法根)

(五)“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抓住这句话来思考、选材、构思,才是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以广阔的视野来观照案例的启发价值。“广泛的领域”不一定要在作文中有“广泛的”体现,但考生如果结合的具体事例缺乏现实意义和对真实问题的关切,其“深入思考”也就变成了“宽泛”议论。可以说,这样的高考题,基本上属于“套路”题。面对“套路”题,能够不落俗套,避免泛泛而谈,重要的不是表达技巧上的“创意”,而是要做到切实联结现实问题,做到把“启示”迁移于问题的多角度地、有创意地解决。(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李竹平)

(六)纵观近三年语文高考,2020年四川使用的是全国三卷,2021年四川使用的是全国甲卷,前者作文主题为“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后者为“可为与有为”,两相比较,二者都引导青年将时代旋律与个人价值取向有机融合,都体现了宏大主题下的微观表达。今年全国甲卷的作文材料出自《红楼梦》,则更侧重用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传统文化点亮新时代。引导青年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既是对新课标十八个任务群之首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呼应,又重点对语文核心素养“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进行考察。而典型任务的设置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生活情感体验的考察与区分。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习近平主席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甲卷作文溯源中华民族文化根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时代青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为“立德树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真正在历史坐标和文化使命上实现语文素养的“落地”。(成都天府七中 肖俊伶)

(七)全国卷作文题材料大家都很熟悉,初看不难,似人人都有话说,但细想却颇费思量。出题者后面的简短点评点出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有两个含义,一是“不同”,二是“效果”,基本的意义就是“虽不同却同样有效果”。由此引申到“不同角度”“个性”等意义上去。估计在这一层,一般考生不大会走题。但文章是否能写出水平,要看引申到哪个生活和学习领域里去,如果在一般人生追求这样的抽象层次,比方说“人就是要有个性”“人就是要与别人不一样”这样的意义上,则引申得太远,也说不出新意。这个时候,考生要回过头来看看出题目所使用到的“材料”,即《红楼梦》里的这一个情节。受这个材料的制约,应该尽可能写“审美趣味”“学习方法”“对人对事的判断”等偏主观的方面,才显得更为贴近,也才有话可说。当然,考生要获得高分,恐怕还要再提升一下:条条道路通罗马,但从实际出发,恐怕还是有细致的高下之分,正如“翼然”“泻玉”和“沁芳”三者之间,还是有高下之分一样。这里的关键,是要让事情放到更大的范围里、更高的层次上来分辨。如果考生的思维达到这个层次,就属难得了。(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 李海林)

(八)甲卷题目“涛声依旧”,同往年一样,考查思辨分析能力,命题材料提供“移用” “化用”“独创”三种情况,谈启示。命题形式基本定型,只是思辨分析的内容有别。考生应该有似曾相识之感,因为有关“模仿”“借鉴”与“创新”的命题做过不止一次。当然,题目也有些难度,譬如厘清“移用”这一概念就要注意,“移用”并非“抄袭”,而是“承继”,而“承继”也就有“扬弃选择”的问题。其次,“借鉴” 、“化用”中有“承继”,但也有“创新”,只是“创新”的含金量可能不如“独创”。然而,“独创”固然好,是好在新,而“借鉴” “化用”不仅有新意,也有因“承继”而带来的文化意蕴及厚重感。当然,无论是“移用”,还是“化用”,抑或“独创”,关键在能精准美好地表达出现场情景。言而总之,这是一道可以作充分思辨分析的命题,考生容易上手,但要做好,也是有难度的,难度在于思辨分析的严谨与深刻。

从命题材料看,出自《红楼梦》,指向新教材,因为《红楼梦》是新教材整本书阅读的文本。这可能是为明年新教材新高考做铺垫。

另外,其他几个作文题目也包含“创新”这个热词。事实上,有关“创新” “规则” “诚信”之类的命题,是高考作文命题中常有的考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价值取向,时代呼吁什么,高考也就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什么。(深圳外国语学校 周鹏)

(九)在2022年众多“宏大”的作文题中,全国甲卷这一朵“小花”显得很醒目,别出心裁,而又曲径通幽——取自经典名著,回归文化的渊薮,体现美育的旨归。本话题涵盖了文化、美育、生活、学习和教育,足够开放,也能让众考生“海阔凭鱼跃”。立意可以在这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关于文化认同。懂美尚美、温柔敦厚而优雅是我们的自信所在,让我们心慕手追;对比当今粗鄙潦草、甚至“审丑”的现状,表达文化认同和回归的情思。

二是关于生活态度。人不只是靠吃米活着,而是追求更高级的精神愉悦;美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还能反哺于生活,追求一种更美更“中国”的生活态度。

三是关于美(教)育路径。重在厚积薄发,信手拈来;重在活学化用,推陈出新;重在疑义相惜,切磋相长(话题表述中体现得非常具体生动)。

以上立意角度,可以纵横捭阖,条分缕析(适合于思想和文字能力都比较强的孩子);也可侧重在某个点上纵深突进,不及其余。在具体写作上可以面向群体,偏向议论性阐述;也可专注自我,表达个性化探求。(常州市朝阳中学 殷涛)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作文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