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润自传》阅读答案解析(2)
时间:2015-09-27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参考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文章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朱东润自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传记文学的,因此考生不难发现本文内容“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但难在将学术性的内容理解为传主的“学术经历”,是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传记之外的学术讨论。
朱东润又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叙述,不仅加强了关于传记文学的讨论与自传的有机关系,而且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很好地呈现了他自己的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也就是说,学术对于朱东润来说,是他的生平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他关切现实的一种方式。这进一步说明,学者的自传是特殊的,往往也就是一种学术自传。
或许是深知学者自传的特殊性,也深知学术话题的读者有限,朱东润有意采用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叙述风格。从本文来看,可以发现作者用语平易,穿插使用口语,有问有答,如“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我写谁呢”等,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因此,传记的形态和学术的表述形态都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以上这些内容,考生具体写法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观点二: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的能力,第二问则较为开放,考查其对问题的判断和探究能力,给考生较大的空间。
在文中,朱东润说勃路塔克(今通译普鲁塔克)的作品重比较轻刻画,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分析,说明他认为传记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地刻画传主的个性;他又说《约翰逊博士传》因为细致而显得琐碎,《维多利亚女王传》因为着墨不多而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则说明他认为不能一味追求细致,要注意分寸。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
朱东润在文中说《史》《汉》有互见法,不能在单篇作品中看见一个完整的传主形象,而传记文学必须在单篇作品中把全部交代对传主的评价,又说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等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没有什么用处,而别传则没有阿谀奉承之辞,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这些说明他认为传记文学应该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传主。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考生如果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顺着朱先生的思路给出理由。给出理由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简单说明朱的观点如何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二是简单说明按照朱的观点写作出来的传记有什么好处。前者是由因及果,后者是由果及因。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是由果及因,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效果上反向论证朱的观点。“细致”“入情入理”“个性”等要求都与阅读效果有关,故而可从“深刻印象”“可读性”方面答题;“信笔直书”“歌颂”与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如何有关,故而可从“完整的人物形象”方面答题。
考生如果不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指出朱先生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并给出简单的理由。这同样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说明朱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其理论前提值得讨论;二是说明朱的观点实用到传记写作的具体实践时,会有一些不足。前者是正面的理论探讨,后者是反面的零敲碎打。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可能是反面的零敲碎打,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反面论证朱的观点不能自圆其说的一些层面。“细致”“入情入理”“个性”与史料或材料的丰富程度有关,故而可从史料不足则可能导致不够客观甚至矫揉造作这些方面答题;“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与刻画个性的效度有关,故而可从追求全面则可能无法有效凸显个性这些方面答题。
本题在题干的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说往年本题的测试采取的是一种以试卷为主的测试方法,本年本题则试图作出微调,向以考生为主的测试方法偏移。因此,本题“参考答案”第二问提出的各个要点,都只是作为参考,鼓励有不同答案,“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这就为考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思考空间和发挥余地。
【参考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文章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朱东润自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传记文学的,因此考生不难发现本文内容“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但难在将学术性的内容理解为传主的“学术经历”,是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传记之外的学术讨论。
朱东润又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叙述,不仅加强了关于传记文学的讨论与自传的有机关系,而且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很好地呈现了他自己的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也就是说,学术对于朱东润来说,是他的生平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他关切现实的一种方式。这进一步说明,学者的自传是特殊的,往往也就是一种学术自传。
或许是深知学者自传的特殊性,也深知学术话题的读者有限,朱东润有意采用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叙述风格。从本文来看,可以发现作者用语平易,穿插使用口语,有问有答,如“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我写谁呢”等,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因此,传记的形态和学术的表述形态都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以上这些内容,考生具体写法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观点二: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的能力,第二问则较为开放,考查其对问题的判断和探究能力,给考生较大的空间。
在文中,朱东润说勃路塔克(今通译普鲁塔克)的作品重比较轻刻画,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分析,说明他认为传记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地刻画传主的个性;他又说《约翰逊博士传》因为细致而显得琐碎,《维多利亚女王传》因为着墨不多而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则说明他认为不能一味追求细致,要注意分寸。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
朱东润在文中说《史》《汉》有互见法,不能在单篇作品中看见一个完整的传主形象,而传记文学必须在单篇作品中把全部交代对传主的评价,又说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等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没有什么用处,而别传则没有阿谀奉承之辞,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这些说明他认为传记文学应该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传主。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考生如果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顺着朱先生的思路给出理由。给出理由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简单说明朱的观点如何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二是简单说明按照朱的观点写作出来的传记有什么好处。前者是由因及果,后者是由果及因。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是由果及因,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效果上反向论证朱的观点。“细致”“入情入理”“个性”等要求都与阅读效果有关,故而可从“深刻印象”“可读性”方面答题;“信笔直书”“歌颂”与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如何有关,故而可从“完整的人物形象”方面答题。
考生如果不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指出朱先生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并给出简单的理由。这同样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说明朱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其理论前提值得讨论;二是说明朱的观点实用到传记写作的具体实践时,会有一些不足。前者是正面的理论探讨,后者是反面的零敲碎打。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可能是反面的零敲碎打,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反面论证朱的观点不能自圆其说的一些层面。“细致”“入情入理”“个性”与史料或材料的丰富程度有关,故而可从史料不足则可能导致不够客观甚至矫揉造作这些方面答题;“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与刻画个性的效度有关,故而可从追求全面则可能无法有效凸显个性这些方面答题。
本题在题干的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说往年本题的测试采取的是一种以试卷为主的测试方法,本年本题则试图作出微调,向以考生为主的测试方法偏移。因此,本题“参考答案”第二问提出的各个要点,都只是作为参考,鼓励有不同答案,“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这就为考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思考空间和发挥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