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履行了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阅读答案
时间:2015-09-02
巴金:履行了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李 辉
重返巴黎,带给他的不只是兴奋、亲切,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巴金深情地回忆到自己在1927年的巴黎生活,一个又一个地提到他所敬重的法国伟人:卢梭、伏尔泰、雨果、左拉,而他特别强调伏尔泰、左拉为冤屈者发出抗议之声的举动。在这样的回顾中,巴金开始了自我解剖的工作。
在《随想录》中,巴金在“文革”初期被迫不停地写交代的经历对他的心灵无疑是巨大的折磨。一个在曾把真诚、勇敢作为做人的道德标准的人,怎能不对自己的软弱行为、对人格被扭曲而感到痛苦呢?
历史的风风雨雨,一个个朋友的坎坷命运,自己人生的复杂体验,在他的笔下一一呈现。他不再人云亦云,不再丧失自我。他直面“文革”对民族带来的浩劫,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在《随想录》中,清醒的自我忏悔意识,使巴金率先提出了诸多至今看来仍不乏生命力的思想命题。1978年,中国社会尚处在拨乱反正阶段,以控诉为基调的“伤痕文学”以及“暴露文学”在文坛盛行,但巴金超越个人苦难的诉说,率先提出每个知识分子乃至每个人都应反思自己的责任。他更多地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自我解剖。进而,他又把反思的范围从“文革”十年延伸到“文革”前十七年。他的这一观点,他表现出来的忏悔意识,立即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
1980年4月,在重返法国一年之后,巴金又到日本访问,出席世界笔会大会。在大会所做的演讲《文学生活五十年》里,他第一个这样明确地指出:“我认为那十年浩劫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大事。不仅和我们有关,我看和全体人类都有关。要是它当时不在中国发生,它以后也会在别处发生。”在这里,巴金又一次表现出强烈的世界意识。
他还第一个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脱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记“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
决定写《随想录》,是巴金道德人格的复苏。他对“文革”的反思,他对现实的思考,他对自己的解剖,确切地说,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飞跃。他之所以反复鞭挞自己的灵魂,我想就是因为当他重新审视自己在历次运动中的表现时同他当年为自己确立的道德人格的标准,有着明显的差距。正义、互助、自我牺牲,他在翻译克鲁泡特金《伦理学》时所信奉的做人的原则,早已消灭得无影无踪,在那些运动中,他并没有做到用它们来约束他如何去生活,去做人,而是为了保全自己而被动地去写检讨,去讲假话,去批判人,包括他所熟悉的友人。这便是《随想录》中巴金的痛苦。这便是为什么他如此严厉地甚至有些苛刻地解剖自己,那样反复地强调讲真话的原因。对道德人格没有如此强调的人,纵然有过他同样的经历,或者比他更应忏悔。正是在这些反思中,在这些真诚的文字中,他的人格,才得以形成一个整体。
(选自《巴金与<随想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再到巴黎,带给巴金的有兴奋、亲切,更多的是对法国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反思,正是在这样的反思中,巴金开始了自我解剖。
B.精神自责、痛苦,成了巴金晚年写作的动力。历史的风风雨雨,一个个朋友的坎坷命运,自己人生的复杂体验,在他的笔下一一呈现。
C.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达到了巴金个人文学和思想的最高峰,他用真实的写作,履行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D.巴金出席世界笔会大会时所作的演讲,表现出强烈的世界意识,可以说他是当时率先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看待中国的“文革”的第一人。
E.道德就是一把手术刀,可以剖析人的灵魂。对道德人格如此强调,才会写出《随想录》这样真诚的文字,一个人的人格,方为一个整体。
(2)巴金写作《随想录》的原因有哪些,请作简要分析。(6分)
(3)结合原文,分条概述巴金在《随想录》里提出了哪些思想命题?(6分)
(4)《随想录》是巴金道德人格的复苏。针对你眼中当下社会的道德现状,谈谈巴金对于我们道德提升的启示。(8分)
参考答案
(1)A、D(B项说法在文中找不到根据。C项原文说是“最后高峰”。E项这句话是对巴金个人的评价,泛化为每个人不恰当。)
(2)①重返巴黎,对法国伟人的回顾,促使他开始反省自己。②巴金把真诚、勇敢作为自己做人的道德标准,因而对自己的行为、人格遭受的精神痛苦,成了他写作的动力。③他要直面“文革”,直面自己,愿意用写作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
(3)①率先倡导自我忏悔和反思。②率先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看待中国的“文革”。③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
(4)①当下社会总体道德水准逐步提高,但也不乏引起道德滑坡现象。我们首先应该学习巴金,学会反思与忏悔、自我解剖。②要像巴金一样树立真诚、勇敢,正义、互助、自我牺牲的道德标准和做人原则,先从我做起。③学会站在发展角度客观分析和看待当下道德滑坡的现象,不必悲观叹气,发展提高总有一个过程。④改变要从我做起,觉醒而后付诸行动,以我影响周围人,进而影响一批人、一代人,敢于担当历史责任。(本题为探究试题,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结合巴金在文中的特点论述即可酌情给分,满分8分)
李
重返巴黎,带给他的不只是兴奋、亲切,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巴金深情地回忆到自己在1927年的巴黎生活,一个又一个地提到他所敬重的法国伟人:卢梭、伏尔泰、雨果、左拉,而他特别强调伏尔泰、左拉为冤屈者发出抗议之声的举动。在这样的回顾中,巴金开始了自我解剖的工作。
在《随想录》中,巴金在“文革”初期被迫不停地写交代的经历对他的心灵无疑是巨大的折磨。一个在曾把真诚、勇敢作为做人的道德标准的人,怎能不对自己的软弱行为、对人格被扭曲而感到痛苦呢?
历史的风风雨雨,一个个朋友的坎坷命运,自己人生的复杂体验,在他的笔下一一呈现。他不再人云亦云,不再丧失自我。他直面“文革”对民族带来的浩劫,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在《随想录》中,清醒的自我忏悔意识,使巴金率先提出了诸多至今看来仍不乏生命力的思想命题。1978年,中国社会尚处在拨乱反正阶段,以控诉为基调的“伤痕文学”以及“暴露文学”在文坛盛行,但巴金超越个人苦难的诉说,率先提出每个知识分子乃至每个人都应反思自己的责任。他更多地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自我解剖。进而,他又把反思的范围从“文革”十年延伸到“文革”前十七年。他的这一观点,他表现出来的忏悔意识,立即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
1980年4月,在重返法国一年之后,巴金又到日本访问,出席世界笔会大会。在大会所做的演讲《文学生活五十年》里,他第一个这样明确地指出:“我认为那十年浩劫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大事。不仅和我们有关,我看和全体人类都有关。要是它当时不在中国发生,它以后也会在别处发生。”在这里,巴金又一次表现出强烈的世界意识。
他还第一个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脱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记“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
决定写《随想录》,是巴金道德人格的复苏。他对“文革”的反思,他对现实的思考,他对自己的解剖,确切地说,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飞跃。他之所以反复鞭挞自己的灵魂,我想就是因为当他重新审视自己在历次运动中的表现时同他当年为自己确立的道德人格的标准,有着明显的差距。正义、互助、自我牺牲,他在翻译克鲁泡特金《伦理学》时所信奉的做人的原则,早已消灭得无影无踪,在那些运动中,他并没有做到用它们来约束他如何去生活,去做人,而是为了保全自己而被动地去写检讨,去讲假话,去批判人,包括他所熟悉的友人。这便是《随想录》中巴金的痛苦。这便是为什么他如此严厉地甚至有些苛刻地解剖自己,那样反复地强调讲真话的原因。对道德人格没有如此强调的人,纵然有过他同样的经历,或者比他更应忏悔。正是在这些反思中,在这些真诚的文字中,他的人格,才得以形成一个整体。
(选自《巴金与<随想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再到巴黎,带给巴金的有兴奋、亲切,更多的是对法国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反思,正是在这样的反思中,巴金开始了自我解剖。
B.精神自责、痛苦,成了巴金晚年写作的动力。历史的风风雨雨,一个个朋友的坎坷命运,自己人生的复杂体验,在他的笔下一一呈现。
C.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达到了巴金个人文学和思想的最高峰,他用真实的写作,履行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D.巴金出席世界笔会大会时所作的演讲,表现出强烈的世界意识,可以说他是当时率先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看待中国的“文革”的第一人。
E.道德就是一把手术刀,可以剖析人的灵魂。对道德人格如此强调,才会写出《随想录》这样真诚的文字,一个人的人格,方为一个整体。
(2)巴金写作《随想录》的原因有哪些,请作简要分析。(6分)
(3)结合原文,分条概述巴金在《随想录》里提出了哪些思想命题?(6分)
(4)《随想录》是巴金道德人格的复苏。针对你眼中当下社会的道德现状,谈谈巴金对于我们道德提升的启示。(8分)
参考答案
(1)A、D(B项说法在文中找不到根据。C项原文说是“最后高峰”。E项这句话是对巴金个人的评价,泛化为每个人不恰当。)
(2)①重返巴黎,对法国伟人的回顾,促使他开始反省自己。②巴金把真诚、勇敢作为自己做人的道德标准,因而对自己的行为、人格遭受的精神痛苦,成了他写作的动力。③他要直面“文革”,直面自己,愿意用写作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
(3)①率先倡导自我忏悔和反思。②率先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看待中国的“文革”。③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
(4)①当下社会总体道德水准逐步提高,但也不乏引起道德滑坡现象。我们首先应该学习巴金,学会反思与忏悔、自我解剖。②要像巴金一样树立真诚、勇敢,正义、互助、自我牺牲的道德标准和做人原则,先从我做起。③学会站在发展角度客观分析和看待当下道德滑坡的现象,不必悲观叹气,发展提高总有一个过程。④改变要从我做起,觉醒而后付诸行动,以我影响周围人,进而影响一批人、一代人,敢于担当历史责任。(本题为探究试题,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结合巴金在文中的特点论述即可酌情给分,满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