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小说《麦芽糖》阅读答案(2)

时间:2016-02-02

参考答案
(1)AE(B,“田大妈家比别人家穷”属无中生有;C,“作者对放弃农田去城里打工这种行为的批判”属无中生有;D,文中两处提到五九年都是田大妈的心理活动,写这些也不是为了“突出三年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灾难”,而是为了写出田大妈勤俭的思想根源。)(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2)①第一处:衬托,进城办事的老邻旧居羡慕大妈城市生活,衬托田大妈对昔日乡村生活的怀念。(2分)
②第二处:推动情节,邻居聊天说到农村糟蹋粮食的事实促使田大妈产生了回乡拾麦穗的想法,有推动情节的作用。(2分)
③第三处:对比衬托,用邻居笑她有福不会享,以说明农村不珍惜粮食的现状,烘托田大妈这个人物形象。(2分)
(3)①勤快利落。年轻时是个割麦好手,年老了帮助做饭烧茶,从不歇着。(2分)
②珍惜粮食。生活苦时,下地拾麦穗,生活好了仍不忘拾麦穗。(2分)
③善良、热心、手巧。拾回的麦穗发芽了,无法食用,她能将其做成麦芽糖,分给全村的孩子。(2分)
(4)示例:
①文章不仅赞扬了田大妈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更是对当下生活富裕后,一些传统美德却丢失了的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批判。侧重写的是返乡那次拾麦穗,拾到的却是发芽的麦穗,只好做成麦芽糖。以“麦芽糖”为题才能突出这次拾麦穗。(2分)
②最后一次拾麦穗是小说的高潮部分,写前几次拾麦穗都是为这最后一次做铺垫,村民对粮食的不珍惜与田大妈的珍惜也形成对比,小说的主题就是在这铺垫和对比中表现出来。所以,以“麦芽糖”为题更能突出主题。(2分)
③小说前面只字不提“麦芽糖”,直到篇末才点题,解开悬念,既突出了这一次拾麦穗,也表现了勤俭守本,生活才能永远甜蜜的意味。(2分)(酌情给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上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理解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