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境的表现》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04
禅境的表现
宗白华
①中国艺术家何以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里形容词里面的这三境层极为精妙:
②“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澒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也。”江顺贻评之曰:“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
③“情”是心灵对于印象的直接反映,“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格”是映射着人格的高尚格调。西洋艺术里面的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是相等于第一境层。浪漫主义倾向于生命音乐性的奔放表现,古典主义倾向于生命雕像式的清明启示,都相当于第二境层。至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后期印象派,它们的旨趣在于第三境层。
④而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晋宋画家宗炳语),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自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
⑤绘画里面也能见到这意境的层深。明画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里说:“凡画有三次。一曰身之所容;二曰目之所瞩;三曰意之所游;然又有意有所忽处,如写一树一石,必有草草点染取态处。写长景必有意到笔不到,为神气所吞处,是非有心于忽,盖不得不忽也。其于佛法相宗所云极迥色极略色之谓也。”
⑥绘画由丰满的色相达到最高心灵境界,所谓禅境的表现,种种境层,以此为归宿。戴醇土曾说:“恽南田以‘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诗句)、品一峰(黄子久)笔,是所谓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画也而几乎禅矣!”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侧,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1.第三自然段提到西洋艺术风格有哪些作用?(6分)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六自然段的论述层次。(6分)
3.请结合全文阐释“禅境”的内涵。(6分)
参考答案
1.紧扣上文三层境界,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具体;引出下文关于六朝“禅境”的论述;用西洋艺术概念解释对应的中国意境,增添文章内涵。(每点2分)
2.首先,提出禅境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心灵境界;其次阐释构成禅境的心灵状态;最后,指出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须得进入“缠绵悱恻”与“超旷空灵”的意境。(每点2分)
3.澄明内心,超旷空灵;静穆地观照生命的腾踔万象;在动静不二中探究生命的本原。(每点2分)
宗白华
①中国艺术家何以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里形容词里面的这三境层极为精妙:
②“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澒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也。”江顺贻评之曰:“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
③“情”是心灵对于印象的直接反映,“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格”是映射着人格的高尚格调。西洋艺术里面的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是相等于第一境层。浪漫主义倾向于生命音乐性的奔放表现,古典主义倾向于生命雕像式的清明启示,都相当于第二境层。至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后期印象派,它们的旨趣在于第三境层。
④而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晋宋画家宗炳语),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自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
⑤绘画里面也能见到这意境的层深。明画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里说:“凡画有三次。一曰身之所容;二曰目之所瞩;三曰意之所游;然又有意有所忽处,如写一树一石,必有草草点染取态处。写长景必有意到笔不到,为神气所吞处,是非有心于忽,盖不得不忽也。其于佛法相宗所云极迥色极略色之谓也。”
⑥绘画由丰满的色相达到最高心灵境界,所谓禅境的表现,种种境层,以此为归宿。戴醇土曾说:“恽南田以‘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诗句)、品一峰(黄子久)笔,是所谓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画也而几乎禅矣!”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侧,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1.第三自然段提到西洋艺术风格有哪些作用?(6分)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六自然段的论述层次。(6分)
3.请结合全文阐释“禅境”的内涵。(6分)
参考答案
1.紧扣上文三层境界,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具体;引出下文关于六朝“禅境”的论述;用西洋艺术概念解释对应的中国意境,增添文章内涵。(每点2分)
2.首先,提出禅境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心灵境界;其次阐释构成禅境的心灵状态;最后,指出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须得进入“缠绵悱恻”与“超旷空灵”的意境。(每点2分)
3.澄明内心,超旷空灵;静穆地观照生命的腾踔万象;在动静不二中探究生命的本原。(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