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守桥人》阅读答案(2)
时间:2016-03-14
在很长时间里,三孔桥一直是这一带的交通要道。每天都有很多车辆行人经过。
后来,情况有了一些变化。
黄河决口后,这一带成了荒原。很多村庄消失了。小河已被泥沙淤塞,成了一道漫洼,只在下大雨时,才会有一点积水,但不久就会干涸。三孔桥并没有被洪水冲垮,反被厚厚的泥沙掩埋。三孔桥不见了,只有两排石栏露出地面。就是说,整座三孔桥被泥沙牢牢沉结在大地上,不可能再倒了。
老弥家族的人说不清是应当庆幸,还是绝望。到老弥这一辈,老婆孩子都去了外地,只剩老弥一个人仍然守在这里。老弥并不缺少事做,也不缺少钱花,只是太闷了。三孔桥的故事已经二百多年了,老弥成了最后一个守桥人。
傍晚,鸡羊归圈后,他会照例来到三孔桥,摸一摸露出地面的石栏杆,坐一会。他的几务狗都陪着他坐在附近。
老弥会自言自语:"我一脚……。”
或者突然大声喊一声:“老道,你在胡说!”
声音在黑夜里传出很远,有点瘆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的题材相当奇特,写老弥以及祖上一代代守桥的故事,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题材,既便于故事的叙述,也利于小说主题的开掘,
B.本文写周仓与关公比武的故事,是为了说明老弥及祖上守桥的行为,就像周仓想要打败关公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情,老弥最终会放弃守桥这件事的。
C.本文用倒叙的手法,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小说在交代三孔桥的来历之前,先说三孔桥的地方已经是一片荒原,这样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本文以老弥对道士的责骂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E.本文的叙述语言简洁,文章紧紧围绕“守桥”这件事情展丌,不添枝加叶,不使用抒情与议论的插笔,这就增强了小说的写实性。
(2)老弥的祖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道士的举止和所说的话,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三次写老弥说“我一脚踢死一只蚊子”这件事,每次老弥的表现都不同,传达的情感也不同。请结合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参考答案
(1)(5分)
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B、E不给分。
(2)(6分)
①自己出资请外地的石匠给村子修三孔桥,是个充满爱心的人;②怕听到别人的感激声,选择黎明、傍晚或晚上去桥上走走,是个做事低调的人;③听到道士的话,害怕桥塌而立下遗嘱让儿子时刻关注桥的安全,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对道士深夜在桥上举止的描写,为小说营造了神秘的气氛,增强了小说的传奇色彩;②道士所说的话,引发了老弥祖上及老弥家族世代守桥的故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同小说结尾处,老弥的大喊形成对比,突出了老弥对世代守桥行为的质疑,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具体分析:①第一处是用正常音量,又带着“不动声色的骄傲”的语气说的。说的背后,是老弥对“守桥”这件事看似简单,却需要“神力”来做,是有一种骄傲感的。②第二处是“自言自语”,对着“一片荒原”说的。说的背后是老弥对“守桥”这件事,觉得是一件失去了意义的事情,但却不能放弃,是有一种无奈感的;③第三处是在自言自语说的同时,伴着大喊的诘责。说的背后,是老弥对“守桥”这件事的实际意义的一种怀疑,是有一种质疑感的。说明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小说“坚守”的主题的意蕴。
答出具体分析的给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说明效果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