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春节文化消费:热现象的冷思考》阅读答案(2)

时间:2016-03-27

同时,春节期间的020(线上到线下)服务也更加普遍。一些服务类APP在年轻人中间成为“时髦”。如通过APP请家政上门清扫房屋、请大厨到家中做年夜饭、请造型师上门服务等。许多超市、商场等实体店抓住了假期节点与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平台展开合作,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通过打析优惠促进节庆消费。
对此,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手机一族”降低了亲友在现实中交流的频度,以往准备过年的许多“必备科目”都打了折扣,冲淡了过年应有的韵味儿;非理性消费增多,网络消费安全意识薄弱导致新隐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最近六年,春节黄金周出游人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这表明春节旅游度假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过年的时尚选择。
B.随着中国春节旅游人数的攀升,国外许多国家推出了别具风情的“中国年”活动来吸引中国游客观光。
C.来自四川的张先生留在北京过年,体会老北京的年味,这说明外地人比本地人更喜欢过一个有“文化味”的春节。
D.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由上街逛超市购买年货转变为网上购买年货。
E.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支付宝“咻一咻”等网上手机活动再创新高,大家热衷抢“网络红包”,因其是一种娱乐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请为三部分调查拟写小标题。要求:每个小标题都由“热现象”和“冷思考”两部分构成。(6分) 
(3)在调查中,记者在每部分之前加了“数据”或“案例”,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4)有人说“车味儿”变了,有人说“年味儿”没变,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E“因其是一种娱乐方式”原因概括不全面,应该还有传统过年发红包的习俗等其他因素;C“这说明外地人比本地人更喜欢过一个有‘文化味’的春节”错,参见原文“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体验传统民俗,过个有‘文化味儿’的春节”;D“彻底”错,原文是“不知不觉巾改变着人们昀消费习惯”)
(2)①冉境游超越境内(国内)游,人们为什么喜欢境外游(墙外花儿为何红);②庙会人山人海(传统民俗年味浓),何处寻觅不一样的“年味儿”(如何破解商业味);③“互联网十消费”升温,年俗之变如何变(年俗之变剑指何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以真实数据和案例引出对春节消费文化的分析与思考;②增强材料的真实性,使其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每点3分)
(4)①年味儿没变:在国外旅游过春节,依然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春节期间,传统文化艺术依然吸引人们;网上购买年货、抢红包,本质上还是人们对于年俗习惯的一种热爱。②年味变了:以前人们过年重乡土、团网,现在外出旅游是时尚,少了家的氛围;以前人们过年注重吃穿住行,访亲探友,现在人们喜欢刷手机,抢红包,通过网络拜年;有些新时尚商业味太重,冲淡了过年韵味。③变与不变之间体现的是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趋势。新的年俗正在形成,人们要努力适应变化,同时也要有新的思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上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理解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