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咆哮的大渡河》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04
咆哮的大渡河
①西出成都,车行百十里,便有种苍凉的气息扑面袭来。首先遇见的是矗立在雅安县界公路边的那组“茶马古道”群雕,黑铜色人马,一瞧便有“壮行”的味道。接着翻越二郎山,“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冈。”这是解放初修建川藏公路时的歌谣。二郎山是进藏途中的第一险地,高三千多米,峻峭险奇。盘山公路弯弯绕绕,攀崖过涧,好不吓人。山的东面是片绿色,郁郁葱葱,常常云遮雾罩,细雨霏霏。一过山口又是另一重天地,满山只见石头不见树木,一派荒凉,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这时候,我才猛然忆起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那句话,原来这“不毛”确无夸张之意。
②二郎山脚下,便是大渡河。
③这是一条何等壮阔的河流!它发源于雪域高原,蜿蜒千余公里,劈开万重高山;较大的落差,使河水湍急,哗然有声;折阻的山涧,又使它如雄狮发愤,咆哮怒吼,引得惊涛拍岸,卷雪千堆。
④站在大渡河边,我读了几十年的红军长征故事,也才有了真切的感受:红军当年走的道路,是何等偏远,何等艰难,何等险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支血肉之躯组成的队伍,能够跨越这不可逾越的障碍,从国民党军队铁桶似的堵截中杀出重围?
⑤带着疑问,我造访了地处大渡河中游的安顺场。安顺场三面临山,一面临水,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使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小场镇闻名遐迩,蜚声中外。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全军覆没,留下的是悲哀的史料;而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却击破了蒋介石要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创造了强渡大渡河的奇迹,于是这里便成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⑥与抢渡成败直接相关的有两种传说。一说是石达开当年在安顺场被困了一个来月,无法渡河。本来其间有一个极好的机会,然而当时正值石达开得子,他要大摆宴席,庆祝三天,结果错失最佳时机。另一说是当年红军火急赶往安顺场时,本来国民党守军要将渡口和渡船付之一炬的,但因其部队将领在这里还有很多家产,舍不得抛弃,结果给红军留下了抢渡的船只。至今在安顺场的渡口,还特地塑造了一只渡船模型,瞧那高昂的船头,不既是对红军勇士的赞叹又是对敌军贪婪成性的嘲讽吗?
⑦粗一想来,在生死危急关头,一个是为小儿庆典,一个是为保个人家资,竟置家国大义于不顾,终致丢了河山,也掉了脑袋,真是不可想象!再往深处思索,却又不以为奇了。翻开历史,读到太平天国,谁不扼腕痛惜?革命初期,天国领袖们保持着良好本色,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也赢得了节节胜利。但是,进了南京,立了国号,他们却开始追求享乐,并恶性膨胀,迅速走向腐败堕落。石达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逼到大渡河边的,面对强悍的湘帅曾国藩,不思如何力挽狂澜,却贪欢恋犊,在刀口上寻乐,岂有不败之理?而七十二年之后,又是在大渡河边,演绎的又是相似的一幕。面对红军的到来,四川军阀暴露出贪婪腐败本色,那时的中国,官僚腐败,政客横行,军阀割据,可说是无民不刮,无财不贪,无欲不纵,无恶不作!所以说,安顺场的守军为一己之小利,给红军留下了改写历史的渡船,也就不足为奇了。
⑧溯河而上,闪过座座险峻山峰,便到了泸定桥。泸定桥真是座险桥,至今那粗粗的几根铁索上,虽已横竖铺就了齐整的木块,但走在上面仍颤颤巍巍。从桥上看下去,河水打着漩涡,闪着浪沫,滚滚奔流。倘从桥上掉下去,绝对是瞬间冲走,踪迹难觅。我小心翼翼地过了桥,登上西边的观音阁,居高望去,东边的桥头堡紧锁,那么坚固。想当年堆上沙包,筑起工事,只需一挺机枪,桥上战士就插翅难飞;更何况当时早已抽去木板,仅剩9根光滑的铁索!但我们的22位勇士竟几乎全部攀爬过了桥,飞夺桥头阵地,令人慨叹。在我们的感慨中,又有人说,当时红军勇敢无敌是一个方面,但据说我们的地下党也建了一功:在头天夜里带了一袋现洋,买通了守桥的营长,他们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抵抗。我想也说得通,红军乃虎狼之师,只要你略有喘息,便能风卷残云,险中取胜。
①西出成都,车行百十里,便有种苍凉的气息扑面袭来。首先遇见的是矗立在雅安县界公路边的那组“茶马古道”群雕,黑铜色人马,一瞧便有“壮行”的味道。接着翻越二郎山,“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冈。”这是解放初修建川藏公路时的歌谣。二郎山是进藏途中的第一险地,高三千多米,峻峭险奇。盘山公路弯弯绕绕,攀崖过涧,好不吓人。山的东面是片绿色,郁郁葱葱,常常云遮雾罩,细雨霏霏。一过山口又是另一重天地,满山只见石头不见树木,一派荒凉,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这时候,我才猛然忆起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那句话,原来这“不毛”确无夸张之意。
②二郎山脚下,便是大渡河。
③这是一条何等壮阔的河流!它发源于雪域高原,蜿蜒千余公里,劈开万重高山;较大的落差,使河水湍急,哗然有声;折阻的山涧,又使它如雄狮发愤,咆哮怒吼,引得惊涛拍岸,卷雪千堆。
④站在大渡河边,我读了几十年的红军长征故事,也才有了真切的感受:红军当年走的道路,是何等偏远,何等艰难,何等险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支血肉之躯组成的队伍,能够跨越这不可逾越的障碍,从国民党军队铁桶似的堵截中杀出重围?
⑤带着疑问,我造访了地处大渡河中游的安顺场。安顺场三面临山,一面临水,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使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小场镇闻名遐迩,蜚声中外。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全军覆没,留下的是悲哀的史料;而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却击破了蒋介石要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创造了强渡大渡河的奇迹,于是这里便成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⑥与抢渡成败直接相关的有两种传说。一说是石达开当年在安顺场被困了一个来月,无法渡河。本来其间有一个极好的机会,然而当时正值石达开得子,他要大摆宴席,庆祝三天,结果错失最佳时机。另一说是当年红军火急赶往安顺场时,本来国民党守军要将渡口和渡船付之一炬的,但因其部队将领在这里还有很多家产,舍不得抛弃,结果给红军留下了抢渡的船只。至今在安顺场的渡口,还特地塑造了一只渡船模型,瞧那高昂的船头,不既是对红军勇士的赞叹又是对敌军贪婪成性的嘲讽吗?
⑦粗一想来,在生死危急关头,一个是为小儿庆典,一个是为保个人家资,竟置家国大义于不顾,终致丢了河山,也掉了脑袋,真是不可想象!再往深处思索,却又不以为奇了。翻开历史,读到太平天国,谁不扼腕痛惜?革命初期,天国领袖们保持着良好本色,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也赢得了节节胜利。但是,进了南京,立了国号,他们却开始追求享乐,并恶性膨胀,迅速走向腐败堕落。石达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逼到大渡河边的,面对强悍的湘帅曾国藩,不思如何力挽狂澜,却贪欢恋犊,在刀口上寻乐,岂有不败之理?而七十二年之后,又是在大渡河边,演绎的又是相似的一幕。面对红军的到来,四川军阀暴露出贪婪腐败本色,那时的中国,官僚腐败,政客横行,军阀割据,可说是无民不刮,无财不贪,无欲不纵,无恶不作!所以说,安顺场的守军为一己之小利,给红军留下了改写历史的渡船,也就不足为奇了。
⑧溯河而上,闪过座座险峻山峰,便到了泸定桥。泸定桥真是座险桥,至今那粗粗的几根铁索上,虽已横竖铺就了齐整的木块,但走在上面仍颤颤巍巍。从桥上看下去,河水打着漩涡,闪着浪沫,滚滚奔流。倘从桥上掉下去,绝对是瞬间冲走,踪迹难觅。我小心翼翼地过了桥,登上西边的观音阁,居高望去,东边的桥头堡紧锁,那么坚固。想当年堆上沙包,筑起工事,只需一挺机枪,桥上战士就插翅难飞;更何况当时早已抽去木板,仅剩9根光滑的铁索!但我们的22位勇士竟几乎全部攀爬过了桥,飞夺桥头阵地,令人慨叹。在我们的感慨中,又有人说,当时红军勇敢无敌是一个方面,但据说我们的地下党也建了一功:在头天夜里带了一袋现洋,买通了守桥的营长,他们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抵抗。我想也说得通,红军乃虎狼之师,只要你略有喘息,便能风卷残云,险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