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孝阳《鸟冢》阅读答案(2)
时间:2016-04-07
(节选自2012.10《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围绕那所供有菩萨的山间老房子展开,老房子见证了一切事实,贯穿着所有情节,起到线索的作用。
B.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说极尽各种手法之妙,既有逼真的神态描写,又有动作、心理上的细节刻画,还巧妙运用对话和衬托,使得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C.文中几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气氛,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小说第九、十两段属闲笔,对刻画少年或砍柴人的形象没有什么作用,完全可以删去。
E.小说最宋一段“当他的眉毛垂落至嘴边时,满山都有了鸟叫”一句,目的在于说明鸟儿对人类的怨恨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消逝。
(2)文中少年的内心情感随着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试简析。(6分)
(3)小说第一段末尾写“菩萨的样子有点怪,……也没有惯常的慈眉善目”有何用意?(6分)
(4)小说以“鸟冢”为题,而有人却认为应以“人性”为题,还有人认为应以“菩萨”为题。你认为以哪个为题好?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5分)A C(答A给3分,C给2分,B给1分,D、E不给分。B“极尽各种手法之妙”夸大其词,“动作、心理上的细节刻画”错,是“神态、动作上有细节刻画”。D九、十两段的叙述并不是闲笔,作用在于:①写出了人性中的贪婪阴暗,与后文写鸟的守信高洁形成对比,从而深化主题。②为少年逃命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E“目的在于说明鸟儿对人类的怨恨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消逝”错,结尾如此描写,①道出了少年日后在老房中多年潜心吟唱,以让心归于天地,归于清风流云,真正融于自然;②道出了人类只有归于平淡,才会与自然相融,才会有满山的鸟叫声,从而深化主题)
(2)(6分)
怨恨——感恩——忏悔。
①当他受诬被追,虽然得救逃脱,但依然对鸟儿心怀怨恨;
②当他坚忍行事、通贾天下、成为一代巨商时,不忘誓言,感谢恩人;
③当他得知“鸟类没有戏言”时,心生忏悔,终归平淡。
(每点2分,观点、分析各1分)
(3)(6分)
①结构上,照应后文对砍柴人形象的描写以及按梦中模样塑造雕像的情节。
②主题上,揭示舍身保护少年的砍柴人与鸟神、与菩萨的关系,他所具有的善良正是菩萨普渡众生的体现,他也就是菩萨的化身,从而为揭示并深化作品主题服务。
③效果上,营造神秘韵味,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2分)
(4)(8分)
我认为以“鸟冢”为题更好(2分)
①结构上,它照应了16段“在当年葬砍柴人的地方,已凸起一个巨大的坟墓,上面堆积了无数只有着金属光泽的鸟的尸骨”。
②形象上,暗示了砍柴人与鸟神的关系。他的坟冢就是鸟神的坟冢。
③主题上,a.砍柴人临终时让少年原谅那些叽叽喳喳的鸟儿,说明了鸟儿“不知人世险恶”;b.而脱难的少年却发狠定要拔掉鸟儿的舌头,使得那个村子不复有鸟鸣声,从而揭示鸟类没有戏言。以鸟冢为题,冷峻地展示了人性的阴暗污浊,歌颂了鸟类的高洁,从而深化主题。
④效果上,以“鸟冢”为题,营造了一种神秘气氛,含蓄隽永,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以上四点任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给2分)
(答以“人性”或“菩萨”为题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