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王海峰:人工智能先行者,兴趣源于铁臂阿童木》阅读答案
时间:2016-05-16
科学家王海峰:人工智能先行者,兴趣源于铁臂阿童木
刘磊
作为工业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者,王海峰的兴趣不在想象未来,而在脚踏实地地探索通往未来的路。他和他的团队通过互联网产品影响着数亿网民的日常生活,他们正在改变世界。
铁臂阿童木
对人工智能最初的兴趣,发生在王海峰先生小学的时候:他迷上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天马博士因为一场车祸痛失爱子,为了缓解伤痛,博士按照儿子生前的模样制造了一个机器人——阿童木。这个拥有10万匹马力和7种武器的小家伙本领超常,它一边同各种恶势力作斗争,一边坚持在人类和机器之间搭建友好桥梁。
“我那时候不知道这是科幻故事,还以为是真的。”王海峰回忆,那年他9岁,对未来的设想是——每个人都会很快拥有一个“可以上天入地的”、属于自己的阿童木。
科学偶像
8月底王海峰回了一趟哈尔滨老家,和小学同学聚了一场。大家聊起读书时候的事儿。同学们都说,小时候个个都说要成为科学家,现在只有你真的成了科学家。
王海峰嘿嘿一笑。保持不变对他来说从来不是难事——无论是习惯还是目标。他从小学起每天如铁律般6点起床,至今如此。“他基本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的人,每天7点多就来了。”王海峰的百度同事、自然语言处理部总监吴甜告诉《人物》,以至于保洁阿姨都不得不每天首先打扫他的办公室。
王海峰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学核物理的父亲毕业于清华。他的成长适逢改革开放后70年代末和80年代,重启科学、信奉科学 成为时代精神,以至于王海峰“头脑中最高大的形象全是科学家”。牛顿、爱迪生到陈景润、华罗庚,他们的照片挂在中国所有教学楼的走廊里,配以“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样耳熟能详的名言。每天走过这条走廊的王海峰是一个成绩好、朴素、正派的小男生,对苹果树和发明电灯的故事倒背如流,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发明出“对全世界有用的东西”。
1989年他如愿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当时市场经济大潮正在到来,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而“大家学外语又学得很辛苦”,王海峰想到,机器翻译会是一个“很多人需要”的研究方向。
王海峰从大学四年级进入机器翻译领域,“一做就是18年”。
本科毕业20周年聚会时,王海峰发现,他是全系100多人里唯一一个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人。其他的同学要么转了行,要么换了研究方向。只有他,读本科时在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如今自然语言处理仍然是他主要的工作领域。
务实与影响力
王海峰的职业生涯 起点是微软中国研究院。那是1999年,李开复和张亚勤作为研究院创始人,来到中国到处寻找“最聪明的人”。李开复当时问王海峰,你学了这么多年的自然语言,最想做什么?王海峰的答案是“希望我做的东西让最多的人用”。“那你来微软就对了,我们有windows、office这么多的产品,遍及全球。”李开复说。
在微软干了15年,去年刚刚来到百度担任总裁的张亚勤对王海峰印象深刻。“他很安静,但又很有主意。”有的研究员会比较急,“急于证明自己的聪明,急着发论文什么的”,但王海峰很淡定,“十分十分扎实。”
2010年,王海峰从东芝离职加盟百度,他说后者吸引他的地方在于它所拥有的巨大平台——海量的数据以及更多的用户。“更多的原材料,可以让我的算法发挥到极限。同样一个算法,原来我只用一台机器,现在我用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台机器在跑,跑更多的数据,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在讲述这些的时候语调平静却掩不住当时面临极大诱惑的兴奋感。
王海峰每一个人生节点的选择都充分理性,遵循的也是一贯的逻辑。这让他讲的故事多少有些过于平实——不像人们对一名人工智能专家期待的那样酷。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称呼这些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者:工程师、程序员甚至“码农”,也许就能理解落差因何产生。
离开微软后他在香港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创业经历,结束后他面临去海外还是留在香港的选择。那是2002年,互联网当然还没有像今天一样全方位冒着热气,但王海峰预感到了“一种趋势”——“真正有活力的、发展更快的(地方),是大陆”。
中国大陆越来越确证了他当初的判断。如今,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只剩中美对峙,而中国占据了四席(阿里、腾讯、百度、京东)。O2O在中国的火热更是远超美国——得益于中国的人口密度和城市结构,使这些令“连接人与服务”的“度秘”可以率先在中国诞生。
刘磊
作为工业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者,王海峰的兴趣不在想象未来,而在脚踏实地地探索通往未来的路。他和他的团队通过互联网产品影响着数亿网民的日常生活,他们正在改变世界。
铁臂阿童木
对人工智能最初的兴趣,发生在王海峰先生小学的时候:他迷上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天马博士因为一场车祸痛失爱子,为了缓解伤痛,博士按照儿子生前的模样制造了一个机器人——阿童木。这个拥有10万匹马力和7种武器的小家伙本领超常,它一边同各种恶势力作斗争,一边坚持在人类和机器之间搭建友好桥梁。
“我那时候不知道这是科幻故事,还以为是真的。”王海峰回忆,那年他9岁,对未来的设想是——每个人都会很快拥有一个“可以上天入地的”、属于自己的阿童木。
科学偶像
8月底王海峰回了一趟哈尔滨老家,和小学同学聚了一场。大家聊起读书时候的事儿。同学们都说,小时候个个都说要成为科学家,现在只有你真的成了科学家。
王海峰嘿嘿一笑。保持不变对他来说从来不是难事——无论是习惯还是目标。他从小学起每天如铁律般6点起床,至今如此。“他基本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的人,每天7点多就来了。”王海峰的百度同事、自然语言处理部总监吴甜告诉《人物》,以至于保洁阿姨都不得不每天首先打扫他的办公室。
王海峰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学核物理的父亲毕业于清华。他的成长适逢改革开放后70年代末和80年代,重启科学、信奉科学 成为时代精神,以至于王海峰“头脑中最高大的形象全是科学家”。牛顿、爱迪生到陈景润、华罗庚,他们的照片挂在中国所有教学楼的走廊里,配以“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样耳熟能详的名言。每天走过这条走廊的王海峰是一个成绩好、朴素、正派的小男生,对苹果树和发明电灯的故事倒背如流,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发明出“对全世界有用的东西”。
1989年他如愿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当时市场经济大潮正在到来,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而“大家学外语又学得很辛苦”,王海峰想到,机器翻译会是一个“很多人需要”的研究方向。
王海峰从大学四年级进入机器翻译领域,“一做就是18年”。
本科毕业20周年聚会时,王海峰发现,他是全系100多人里唯一一个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人。其他的同学要么转了行,要么换了研究方向。只有他,读本科时在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如今自然语言处理仍然是他主要的工作领域。
务实与影响力
王海峰的职业生涯 起点是微软中国研究院。那是1999年,李开复和张亚勤作为研究院创始人,来到中国到处寻找“最聪明的人”。李开复当时问王海峰,你学了这么多年的自然语言,最想做什么?王海峰的答案是“希望我做的东西让最多的人用”。“那你来微软就对了,我们有windows、office这么多的产品,遍及全球。”李开复说。
在微软干了15年,去年刚刚来到百度担任总裁的张亚勤对王海峰印象深刻。“他很安静,但又很有主意。”有的研究员会比较急,“急于证明自己的聪明,急着发论文什么的”,但王海峰很淡定,“十分十分扎实。”
2010年,王海峰从东芝离职加盟百度,他说后者吸引他的地方在于它所拥有的巨大平台——海量的数据以及更多的用户。“更多的原材料,可以让我的算法发挥到极限。同样一个算法,原来我只用一台机器,现在我用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台机器在跑,跑更多的数据,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在讲述这些的时候语调平静却掩不住当时面临极大诱惑的兴奋感。
王海峰每一个人生节点的选择都充分理性,遵循的也是一贯的逻辑。这让他讲的故事多少有些过于平实——不像人们对一名人工智能专家期待的那样酷。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称呼这些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者:工程师、程序员甚至“码农”,也许就能理解落差因何产生。
离开微软后他在香港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创业经历,结束后他面临去海外还是留在香港的选择。那是2002年,互联网当然还没有像今天一样全方位冒着热气,但王海峰预感到了“一种趋势”——“真正有活力的、发展更快的(地方),是大陆”。
中国大陆越来越确证了他当初的判断。如今,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只剩中美对峙,而中国占据了四席(阿里、腾讯、百度、京东)。O2O在中国的火热更是远超美国——得益于中国的人口密度和城市结构,使这些令“连接人与服务”的“度秘”可以率先在中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