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冯其庸:不灭求学求真之心》阅读答案(2)

时间:2016-06-06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冯先生儿时家境贫寒,全靠自学打下做学问的基础。他的文章清通、潇洒,是受晚明小品的影响,而其中清初沈复的《浮生六记》对冯先生写文章影响很深。
B、在无锡国专的学习对冯先生一生的影响极为重要。在这里冯先生遇到周谷城等许多名师指点,使他的眼界胸襟大开,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C、在红学研究领域冯先生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他要用小楷狼毫抄写影印庚辰本《石头记》,抄了整整一年,在仔细研究时又有意外可贵的发现。他把研究成果写成书,书中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竟比中央所提早了一年,可见冯先生有先见之明。
D、冯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并身体力行,他曾十进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些壮举的完成表明冯先生是“读天地间最大的一部书”读得最好的人。
E、2012年是冯先生格外忙碌而又令人喜悦的一年。年初,皇皇巨著《瓜饭楼丛稿》出版;5月,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10月喜获终身成就奖;1 2月“冯其庸学术馆”在家乡落成。这四件事是对冯先生“虽万劫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最好褒奖,最充分的肯定。
(2)冯其庸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传记文本看具体包括哪些方面?(6分)
(3)试归纳冯先生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并分点表述。(6分)
(4)冯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你认为这“三到”在做学问时是否很有必要?请发表你自己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2)①冯先生的专著都体现在《瓜饭楼丛稿》中,35卷册,1700万字,皇皇巨著,厚重博雅;②规模宏大的“冯其庸九十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诗文与书画共美;③冯先生荣膺首次颁发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3)①冯先生儿时家境贫寒,一边种地,一边自学,靠自学打下了扎实的做学问的基础;②在无锡国专得遇周谷城等众多名师的指点,使他眼界胸襟大开,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③冯先生为做学问、搞研究付出了极大的辛苦,诚如先生所说“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4)冯先生是研究历史的,因此我认为“三到”很有必要。(或没有必要)(2分)
①在历史方面学问要做深,必须广泛阅读历史文献,力争全面地了解史实记载,力争使自己的研究不片面;
②在研究历史时,要使自己的研究确凿、科学,必须找到相应的考古发掘,以 此来作为自己研究的证明或支撑;
③在研究历史时,实地考察、实地调查有重要的作用,即“读天地间最大的一部书”,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