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总在云间飞 ——记空军“试飞英雄”黄炳新》阅读答案(2)
时间:2016-09-03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近天命之年的黄炳新被一些航空公司多次邀请到地方发展。但他清楚,国家培养一名飞行员十分不易,培养一个试飞员,更是优中选优。
B.在第三次试飞“飞豹”过程中,黄炳新驾驶的飞机震动得跟前两次一样,仍然非常严重,印证了飞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的目的。
C.1989年 ,任某试飞部队队长的黄炳新举办了一期试飞员训练班,并培养出一批取得骄人成就的试飞精英。
D.在试飞“飞豹”前,黄炳新悄悄地将一封短短“三句话遗书”留在办公桌抽屉里。这一细节说明黄炳新他本人也对这次的试飞没有信心。
E.“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飞得越高,成就越大,我越开心。”这句话体现了黄炳新内心深处有一种自豪之情。
(2)黄炳新在试飞领域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简要分析。(6分)
(3)黄炳新的身上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文章题目是《豪情总在云间飞》,可结尾却写黄炳新把自己比作一颗流星,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AE (A给3分,E给2分。,C给1分,)
(2)(6分)①1992年,勇敢而冷静地把没有方向舵的“飞豹”飞回地面,创造世界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②1989年,举办试飞员培训班,并培养出一批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试飞战线精英。③到1994年为止,作为共和国新型主力战机主要试飞员,飞过数十个科研项目,立过大大小小几十次功。(答对3点给6分。
(3)(6分)①强烈的爱国精神。为国防发展,勇于挑战危险重重的“飞豹”试飞任务,即使牺牲自我也值得。②遇事冷静沉稳。在试飞“飞豹”过程中,即使方向舵掉了也临危不乱,艰难冷静而沉稳地将飞机飞回地面。③勇敢,不怕牺牲。即使知道前两次“飞豹”试飞问题没有解决,且会面临危险,但他仍毫不犹豫地答应第三次试飞。④心怀感恩,无私奉献。年轻时接受了不少党和国家的荣誉,年老时主动将自己宝贵的试飞经验全部贡献出来。⑤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试飞遇到危险时要战友跳伞,自己坚持留在飞机上。为国家培养新一代试飞精英,拒绝去地方职位待遇优厚的公司任职,接受飞行学院院长一职。
(答对3点给满6分,其它答案符合情理的酌情给分)
(4)(8分)不矛盾(1分)。因为:文章题目是作者对黄炳新的事业、精神的概括。(1)黄炳新一生的试飞、培训事业都离不开天空;(2)黄炳新的爱国、奉献精神就像云块一样总在飞翔,歌颂他的精神、人格魅力是永恒的。结尾写黄炳新自比一颗流星,体现了他的精神品质和个人追求。(1)“我的一生愿作一颗流星”说明他谦虚、不居功的品质。(2)“虽然在历史上只一瞬,但是始终都要发出耀眼的光芒……”是写他在试飞领域的追求。“历史上只一瞬”说生命短暂,“始终都要发出耀眼的光芒……”是说他终究要发出光芒,追求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二者是一致的,都强调其精神品质,事业永恒。(每点2分,答对4点给8分)
【解析】
(1)试题分析:E体现了自豪之情,C试飞员训练班是黄炳新和严京林一起举办的。B项并非“印证飞机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而是“确保试飞进度”,0分。D项这一细节体现的是黄炳新为国防发展时刻做好牺牲准备的大无畏精神,0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注意文本的小标题,“创造奇迹,他把没有方向舵的“飞豹”飞回地面”“薪火相传,他让更多精英试飞员和军机飞了起来”这是传主事迹的高度概括。概述事件要注意时间+关键词。上面答案的关键词用下划线表示。
考点: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人格魅力”指的是人物的精神品质,从人物的言行概括,同时注意文本中的评价语。如留在办公桌抽屉里的“三句话遗书”表现了他的强烈的爱国精神;黄炳新临危不乱,对杨步进说:“你别紧张,我也别紧张,万一不行,你跳伞,我把飞机飞回去。如果我牺牲了,你跳伞成功了,你就把这个情况向上面报告。”这段对话表现了遇事冷静沉稳不怕牺牲的精神;“我对试飞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一直感觉试飞是我一生的职业,飞行是我的事业,一定要进行到底。党和国家给了我那么多荣誉,而我那时才五十岁,精力还很充沛,飞行技术没的说,关键是积累的试飞经验很宝贵,我觉得我有义务把这些经验贡献出来。”这表明了怀感恩,无私奉献的精神。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文章标题和结尾的话是从不同角度来概括人物的业绩和精神品质的,并不矛盾。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突出表现,或是暗示主题等等。结尾“我的一生愿作一颗流星,虽然在历史上只一瞬,但是始终都要发出耀眼的光芒……” 说明他谦虚、不居功的品质。要分条作答,条理清晰。
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A.近天命之年的黄炳新被一些航空公司多次邀请到地方发展。但他清楚,国家培养一名飞行员十分不易,培养一个试飞员,更是优中选优。
B.在第三次试飞“飞豹”过程中,黄炳新驾驶的飞机震动得跟前两次一样,仍然非常严重,印证了飞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的目的。
C.1989年 ,任某试飞部队队长的黄炳新举办了一期试飞员训练班,并培养出一批取得骄人成就的试飞精英。
D.在试飞“飞豹”前,黄炳新悄悄地将一封短短“三句话遗书”留在办公桌抽屉里。这一细节说明黄炳新他本人也对这次的试飞没有信心。
E.“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飞得越高,成就越大,我越开心。”这句话体现了黄炳新内心深处有一种自豪之情。
(2)黄炳新在试飞领域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简要分析。(6分)
(3)黄炳新的身上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文章题目是《豪情总在云间飞》,可结尾却写黄炳新把自己比作一颗流星,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AE (A给3分,E给2分。,C给1分,)
(2)(6分)①1992年,勇敢而冷静地把没有方向舵的“飞豹”飞回地面,创造世界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②1989年,举办试飞员培训班,并培养出一批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试飞战线精英。③到1994年为止,作为共和国新型主力战机主要试飞员,飞过数十个科研项目,立过大大小小几十次功。(答对3点给6分。
(3)(6分)①强烈的爱国精神。为国防发展,勇于挑战危险重重的“飞豹”试飞任务,即使牺牲自我也值得。②遇事冷静沉稳。在试飞“飞豹”过程中,即使方向舵掉了也临危不乱,艰难冷静而沉稳地将飞机飞回地面。③勇敢,不怕牺牲。即使知道前两次“飞豹”试飞问题没有解决,且会面临危险,但他仍毫不犹豫地答应第三次试飞。④心怀感恩,无私奉献。年轻时接受了不少党和国家的荣誉,年老时主动将自己宝贵的试飞经验全部贡献出来。⑤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试飞遇到危险时要战友跳伞,自己坚持留在飞机上。为国家培养新一代试飞精英,拒绝去地方职位待遇优厚的公司任职,接受飞行学院院长一职。
(答对3点给满6分,其它答案符合情理的酌情给分)
(4)(8分)不矛盾(1分)。因为:文章题目是作者对黄炳新的事业、精神的概括。(1)黄炳新一生的试飞、培训事业都离不开天空;(2)黄炳新的爱国、奉献精神就像云块一样总在飞翔,歌颂他的精神、人格魅力是永恒的。结尾写黄炳新自比一颗流星,体现了他的精神品质和个人追求。(1)“我的一生愿作一颗流星”说明他谦虚、不居功的品质。(2)“虽然在历史上只一瞬,但是始终都要发出耀眼的光芒……”是写他在试飞领域的追求。“历史上只一瞬”说生命短暂,“始终都要发出耀眼的光芒……”是说他终究要发出光芒,追求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二者是一致的,都强调其精神品质,事业永恒。(每点2分,答对4点给8分)
【解析】
(1)试题分析:E体现了自豪之情,C试飞员训练班是黄炳新和严京林一起举办的。B项并非“印证飞机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而是“确保试飞进度”,0分。D项这一细节体现的是黄炳新为国防发展时刻做好牺牲准备的大无畏精神,0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注意文本的小标题,“创造奇迹,他把没有方向舵的“飞豹”飞回地面”“薪火相传,他让更多精英试飞员和军机飞了起来”这是传主事迹的高度概括。概述事件要注意时间+关键词。上面答案的关键词用下划线表示。
考点: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人格魅力”指的是人物的精神品质,从人物的言行概括,同时注意文本中的评价语。如留在办公桌抽屉里的“三句话遗书”表现了他的强烈的爱国精神;黄炳新临危不乱,对杨步进说:“你别紧张,我也别紧张,万一不行,你跳伞,我把飞机飞回去。如果我牺牲了,你跳伞成功了,你就把这个情况向上面报告。”这段对话表现了遇事冷静沉稳不怕牺牲的精神;“我对试飞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一直感觉试飞是我一生的职业,飞行是我的事业,一定要进行到底。党和国家给了我那么多荣誉,而我那时才五十岁,精力还很充沛,飞行技术没的说,关键是积累的试飞经验很宝贵,我觉得我有义务把这些经验贡献出来。”这表明了怀感恩,无私奉献的精神。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文章标题和结尾的话是从不同角度来概括人物的业绩和精神品质的,并不矛盾。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突出表现,或是暗示主题等等。结尾“我的一生愿作一颗流星,虽然在历史上只一瞬,但是始终都要发出耀眼的光芒……” 说明他谦虚、不居功的品质。要分条作答,条理清晰。
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