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春光》阅读答案
时间:2018-01-19
那一片春光
葛水平
①一年中最值得记忆的喜庆是从秋收后的锣鼓家什开始的。倘若村庄里没有戏台,“不唯戏无以演,神无以奉,为一村之羞也”。一座戏台的出现可以让村庄的天空改变分量,戏台是村庄伸出的手臂。
②戏台,是一个村庄最重要的场所。在家族中,在村子里,戏台总是很显赫地坐落在村子中央。它每年一度的繁华,更是与四周简陋的房屋形成鲜明对比。在这里,很多很多的欢乐都让时间的浮尘,一下一下地拂淡了。走上戏台,我惊讶地发现,一些恍若锣鼓的家伙,一派高亢的梆子腔,都被封在它的木板和廊柱的木纹里了,一起风,咿呀呀似有回放。
③纵观戏曲的发展史,戏台总是与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戏曲萌生的北宋之前,尚为歌舞伎乐表演,这种表演只是画一块地方,撂地为场,由天性活跃的人在场地中央手舞足蹈。后来出现了露台,把艺人抬高,看个人展示自己。有史记载,这种舞台始于汉,普及于宋,到11世纪的北宋中叶,在北方的农村庙宇内开始出现了专供乐伎与贡品之用的建筑——舞亭。
④我始终不能忘记,阳光总是很鲜艳地照在戏台上,如后来舞台上的灯光。历史被搁到舞台上,人们开始娱乐历史,享乐历史,笑话历史。历史上帝王也有守不住江山的那一天,上天总会让他遭逢对手,于是就有各路英雄死在舞台上,死在锣鼓声里。看他们的人生曲曲折折,坐着,说笑着,看谁有能耐活到今天,天底下还是俺们老百姓有活头啊。看戏的人笑舞台上的人一生都过的是啥日子,心里受的是啥委屈,担的是啥惊慌。当热闹、喧哗过后,这时候,神也变得人性化了。于是,明白自己才是人世间最人性的神,是人操控着神的心力。
⑤戏台,拢着几千年中国的影子。纸上的东西对于老百姓来说总是不太踏实。一台戏,短促的热闹,闲月闹天的阶段,庄稼人看回头,看得情趣盎然那才叫好。这不,天才麻麻亮,汉子就扛着板凳占位置了。女人们傍晚等不及吃饭叽叽喳喳早已在戏台下闹开了,男人允许女人在唱戏期间放松几天。那样的时光,是村庄人潮喧闹的季节。
⑥四方步伴着梆子板眼敲打的节奏,一脸油彩似乎就穿行在了写实与象征的两重世界。人生如果是一场梦,演员演到极致便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前世。人不知舞台上萧何月下追韩信,为何要义无反顾?为何?刘邦说:“母死不能葬,乃无能也;寄居长亭,乞食漂母,乃无耻也;受胯下辱,一市皆笑,乃无勇也;仕楚三年,官止执戟,乃无用也!”有谁知,又有谁知?追来的人到最后落下一段唱:“到如今一统山河富贵安享,人头会把我诓,前功尽弃被困在未央,这才是敌国破谋臣亡,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⑦那样的舞台上,那样的大英雄悲歌。
⑧我看见过山西省万荣县孤山脚下北宋石碑,碑上记录着民间集资建造的中国最早的戏曲舞台。北宋叫“舞亭”“乐楼”,在大都市汴京还被称作“勾栏”“瓦舍”。“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这是一幅来自民间旧戏台上的楹联,当今人想要和历史对话,能找到唯一的活物实际上就是舞台了。
⑨沁河岸边的古戏楼旧了,肉眼寻见它时,它已经失去了俗世快乐,它赤裸在天地间,我感到了悲伤。无人救我。只有那戏台上重檐歇山顶,正脊鸱尾艰难涌动直刺青天;只有那靠旗长枪,等待着大锣亮声好腾空远望。然而都安慰不了我,天地间只活跃着我的喘气声,我清醒地知道:修补是必须的,不修补就是毁灭,但往往修补就是另一种毁灭。一个注定与岁月无法抗衡的建筑,它生或者说它死,真希望有人多问几句!
⑩好在许多美好变成了戏剧财富,成为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徐策跑城,成为霸王别姬,成为杨门女将,成为贵妃醉酒,成为王宝钏守寒窑……于是,世界不再是奔跑速度而是一种慢下来的享受。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台坐落在整个村子的中央,它一年一度的繁华与周围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如此来写突出了戏台在中国传统农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B.文章写“我”对记忆中戏台的独特认识及“我”走上戏台的感受,以第一人称视角行文,使表现的思想情感更为真实,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C.“男人允许女人在唱戏期间放松几天”一句,一方面表明唱戏是村庄人心中的大事,另一方面也隐含有对传统社会中存在的男权思想的不满。
D.文中作者的感情与戏台紧密联系,其中既有对传统戏台的深深回忆与眷恋、对古戏台日渐破旧的悲伤,也有对美好事物以戏剧方式传承的欣慰。
5.文章第③段写到有关戏台的历史,第⑥段引用相关唱词,它们在文中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文章写作的对象是“戏台”,那么作者笔下的“戏台”具有哪些人文价值?请结合文章具体表述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4.C
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结构的能力。 答案:第③段介绍戏台产生、发展的相关情况,突出了戏台悠久的历史,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历史人 文气息。(2分)第⑥段引用戏台上的经典唱词,展示了传统戏文的魅力,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2分)同时,将 历史上英雄人物的遭遇艺术化,把戏台与人生联系在一起,丰富了戏台的文化内涵。(1分)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探究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的能力。 答案:①戏台是村庄中最重要的场所,承载着农村人的快乐,记录着过往的生活。②戏台演绎着历史,使历史 上的英雄人物不再神化,普通人通过娱乐历史,读懂历史,感受到现实中人生的美好。③戏台连接着古今,是今 人和历史对话的唯一活物,是今天人们与历史对话的桥梁。④戏台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场所和载体,在岁月流 逝中慢慢破败,戏台警示人们要保护传统。(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相近即可)
葛水平
①一年中最值得记忆的喜庆是从秋收后的锣鼓家什开始的。倘若村庄里没有戏台,“不唯戏无以演,神无以奉,为一村之羞也”。一座戏台的出现可以让村庄的天空改变分量,戏台是村庄伸出的手臂。
②戏台,是一个村庄最重要的场所。在家族中,在村子里,戏台总是很显赫地坐落在村子中央。它每年一度的繁华,更是与四周简陋的房屋形成鲜明对比。在这里,很多很多的欢乐都让时间的浮尘,一下一下地拂淡了。走上戏台,我惊讶地发现,一些恍若锣鼓的家伙,一派高亢的梆子腔,都被封在它的木板和廊柱的木纹里了,一起风,咿呀呀似有回放。
③纵观戏曲的发展史,戏台总是与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戏曲萌生的北宋之前,尚为歌舞伎乐表演,这种表演只是画一块地方,撂地为场,由天性活跃的人在场地中央手舞足蹈。后来出现了露台,把艺人抬高,看个人展示自己。有史记载,这种舞台始于汉,普及于宋,到11世纪的北宋中叶,在北方的农村庙宇内开始出现了专供乐伎与贡品之用的建筑——舞亭。
④我始终不能忘记,阳光总是很鲜艳地照在戏台上,如后来舞台上的灯光。历史被搁到舞台上,人们开始娱乐历史,享乐历史,笑话历史。历史上帝王也有守不住江山的那一天,上天总会让他遭逢对手,于是就有各路英雄死在舞台上,死在锣鼓声里。看他们的人生曲曲折折,坐着,说笑着,看谁有能耐活到今天,天底下还是俺们老百姓有活头啊。看戏的人笑舞台上的人一生都过的是啥日子,心里受的是啥委屈,担的是啥惊慌。当热闹、喧哗过后,这时候,神也变得人性化了。于是,明白自己才是人世间最人性的神,是人操控着神的心力。
⑤戏台,拢着几千年中国的影子。纸上的东西对于老百姓来说总是不太踏实。一台戏,短促的热闹,闲月闹天的阶段,庄稼人看回头,看得情趣盎然那才叫好。这不,天才麻麻亮,汉子就扛着板凳占位置了。女人们傍晚等不及吃饭叽叽喳喳早已在戏台下闹开了,男人允许女人在唱戏期间放松几天。那样的时光,是村庄人潮喧闹的季节。
⑥四方步伴着梆子板眼敲打的节奏,一脸油彩似乎就穿行在了写实与象征的两重世界。人生如果是一场梦,演员演到极致便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前世。人不知舞台上萧何月下追韩信,为何要义无反顾?为何?刘邦说:“母死不能葬,乃无能也;寄居长亭,乞食漂母,乃无耻也;受胯下辱,一市皆笑,乃无勇也;仕楚三年,官止执戟,乃无用也!”有谁知,又有谁知?追来的人到最后落下一段唱:“到如今一统山河富贵安享,人头会把我诓,前功尽弃被困在未央,这才是敌国破谋臣亡,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⑦那样的舞台上,那样的大英雄悲歌。
⑧我看见过山西省万荣县孤山脚下北宋石碑,碑上记录着民间集资建造的中国最早的戏曲舞台。北宋叫“舞亭”“乐楼”,在大都市汴京还被称作“勾栏”“瓦舍”。“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这是一幅来自民间旧戏台上的楹联,当今人想要和历史对话,能找到唯一的活物实际上就是舞台了。
⑨沁河岸边的古戏楼旧了,肉眼寻见它时,它已经失去了俗世快乐,它赤裸在天地间,我感到了悲伤。无人救我。只有那戏台上重檐歇山顶,正脊鸱尾艰难涌动直刺青天;只有那靠旗长枪,等待着大锣亮声好腾空远望。然而都安慰不了我,天地间只活跃着我的喘气声,我清醒地知道:修补是必须的,不修补就是毁灭,但往往修补就是另一种毁灭。一个注定与岁月无法抗衡的建筑,它生或者说它死,真希望有人多问几句!
⑩好在许多美好变成了戏剧财富,成为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徐策跑城,成为霸王别姬,成为杨门女将,成为贵妃醉酒,成为王宝钏守寒窑……于是,世界不再是奔跑速度而是一种慢下来的享受。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台坐落在整个村子的中央,它一年一度的繁华与周围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如此来写突出了戏台在中国传统农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B.文章写“我”对记忆中戏台的独特认识及“我”走上戏台的感受,以第一人称视角行文,使表现的思想情感更为真实,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C.“男人允许女人在唱戏期间放松几天”一句,一方面表明唱戏是村庄人心中的大事,另一方面也隐含有对传统社会中存在的男权思想的不满。
D.文中作者的感情与戏台紧密联系,其中既有对传统戏台的深深回忆与眷恋、对古戏台日渐破旧的悲伤,也有对美好事物以戏剧方式传承的欣慰。
5.文章第③段写到有关戏台的历史,第⑥段引用相关唱词,它们在文中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文章写作的对象是“戏台”,那么作者笔下的“戏台”具有哪些人文价值?请结合文章具体表述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4.C
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结构的能力。 答案:第③段介绍戏台产生、发展的相关情况,突出了戏台悠久的历史,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历史人 文气息。(2分)第⑥段引用戏台上的经典唱词,展示了传统戏文的魅力,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2分)同时,将 历史上英雄人物的遭遇艺术化,把戏台与人生联系在一起,丰富了戏台的文化内涵。(1分)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探究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的能力。 答案:①戏台是村庄中最重要的场所,承载着农村人的快乐,记录着过往的生活。②戏台演绎着历史,使历史 上的英雄人物不再神化,普通人通过娱乐历史,读懂历史,感受到现实中人生的美好。③戏台连接着古今,是今 人和历史对话的唯一活物,是今天人们与历史对话的桥梁。④戏台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场所和载体,在岁月流 逝中慢慢破败,戏台警示人们要保护传统。(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