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篆刻之美》阅读答案

时间:2018-03-01
篆刻之美
 孙莉莉
篆刻艺术在狭小的天地中,依靠笔画的技巧,表现出刚柔相济的笔情刀趣,生动优美的造型图形,古朴隽永的金石气韵,给人以情感意蕴的震动和审美艺术的享受。篆刻的起源,笼罩着某些神秘的气氛,除货赂用玺节说、殷墟铜玺起源说等,最有趣味的应该是龙凤授玺说。从甲骨文的卜辞和陶器上的印纹、刻文来探讨其背后的真相,从中能感受到篆刻印章的社会历史地位及文化艺术气息。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让一个长期悬而不决的问题得到破解。篆刻艺术的成熟期为何来得那么早,正是在皇权至上这种社会效用及信物凭证这种实际价值的双重作用下,促成了篆刻艺术在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际就十分辉煌绚丽的早熟局面。篆刻从发展开始,就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经过若干时代的成长,成熟为以文字为主要内容存在的艺术形式,也就是成熟的篆刻艺术。尽管篆刻从唐至宋元曾一度中落,但从明至清,像文彭、何震、黄士陵、吴昌硕等一批有艺术觉悟和创造精神的篆刻家则追踪秦汉,在先民博大的印学宝库中吸纳了丰富的养料,再度汇融于书学画理,从而使篆刻艺术再度振兴,开创了绮丽多姿的流派印。
篆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其形式与内涵、价值与效应是积淀在整个文化系统内,活跃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的,因而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综合影响,为篆刻艺术的更新和突破提供能量和契机。如春秋战国玺印的瑰丽奇妙,千姿百态,正是“百家争鸣”时代精神在印面上的折射。又如汉相官印的浑朴持重、沉雄老健,将军印的刚劲豪壮、气势酣畅,体现了雍容大度的相官之风和豪放英武的将军之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篆刻是一种综合艺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美 学系统。篆刻不是技术操作,工匠制作,而是艺术创作,才情的显现。
(选自《论中国传统浮雕与篆刻艺术的关系》)
7.文中画线的“长期悬而不决的问题”应该是篆刻研究中的(  )(3分)
A.篆刻艺术的历史地位
B.篆刻艺术的文化品位
C.篆刻艺术的成熟期
D.篆刻艺术的起源
8.根据文章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上下文意思,“货赂用玺节”应该是古代准许通商的凭证。上有印 章且具备实际信用价值。
B.篆刻艺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社会需要的推动而早熟;在明清时期,因为众多篆刻家的努力而繁荣。
C.明清后期,篆刻家的艺术吸纳明显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吸收书学画理;二是开创了绮丽多姿的流派印。
D.篆刻成为综合艺术、文化现象和美学传统,是因为它能唤起欣赏者与之相应的情绪体验及情感共鸣。
9.根据文意概括篆刻之美的具体内容。(4分)

参考答案
7.D “长期悬而不决的问题”在原文附近的信息,前面是几个关于印章起源的说法,如“货赂用玺节说”“殷墟铜 玺起源说”“龙凤授玺说”等,后面说到“篆刻艺术的成熟期为何来得那么早”。可见这些内容都是紧紧围绕着篆刻艺术的起源而展开论说的,故“悬而不决”应指“篆刻艺术的起源”。A、B、C三项涉及的篆刻艺术的历史地位、文化品位、成熟期等在原文中都阐释得非常明白,非“悬而不决”的内容。
8.C 关于明清篆刻艺术,开创绮丽多姿的流派印没有问题,但是“吸收书学画理”部分有问题。原文的内容是“追踪秦汉,在先民博大的印学宝库中吸纳了丰富的养料,再度汇融于书学画理”,可见明清篆刻艺术家们吸收的是前人成就,而非“书学画理”,他们所做的是将前人的成就与书学画理融会贯通。
9.参考答案 刚柔相济的笔情刀趣,生动优美的造型图形,古朴隽永的金石气韵。
解析 本题实质是一道信息筛选题。要概括“篆刻之美”的具体内容,只要读懂文章开头隐含的意思即可。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