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欧阳修与“君子之勇”》阅读答案

时间:2018-03-08
欧阳修与“君子之勇”
孙明
在宋代的政治史、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上,欧阳修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他以参与庆历改革而将“以姑息为安”的政治推向王安石变法;以提倡古文而上接韩柳,下开一代文风;以“庆历正学”而从唐代经学注疏传统通往王安石的新学和朱熹的理学集大成。这些发展史统统绕不过他,后来者却也指摘他。受他提携的王安石,当政后阻挠神宗召他回朝参与变法,说他不知经,不识义理。朱熹也批评他经学造诣不高,并且不能躬行实践。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检讨中国文化的年代,刘子健先生站在历史家的立场,做宏观趋势的评判:“从欧阳的经历,看到经学兴而求致用,古文兴而议论更犀利,士大夫权力提高而反不稳定。总之,儒家思想虽已部分实现,而官僚政治的纠纷,反因而愈变愈坏,至于不可收拾!”可是当推崇宋学的陈寅恪要托一位先贤来表明心迹时,只找到了欧阳修。他曾将自己的议论比于曾国藩和张之洞,到“奄奄垂死,将就木矣”的时候,这两个人却还当不得他一生的旨趣。正是欧阳修高扬儒家君子的理想,“贬斥势利,尊崇气节”,形塑、引出了宋代的优秀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史家的“空文”乃是有益于“治道学术”的。。
生逢一个活泼时代,欧阳修活得波澜跌宕而又丰富多姿。王安石、朱熹用经学不深批评他,却都不能不承认欧阳修的文章好,欧阳本心也未必把文学看得低于经学。他也作艳词,广为歌妓传唱,这是道学家攻击他不重实践的原因之一,今天说起来却让人更觉得欧阳的自由与可爱。欧阳修喜欢酒,他不仅以“醉翁”自况,同游诸君也多是爱酒的人,连称赞诗僧,也是在“酒友”的语境中豪阔道出的:“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美文、美人、美酒,若止步于人生快意,欧阳修也就是个烂漫文人,在如此快意中,他对衰老的惶惑更见生命经验的厚度。庆历二年,正是事业的上升期,欧阳修却由亲见朋友的生老盛衰,而自叹“余亦将老矣”。面对衰老,他也“形骸苦衰病,心志亦退懦。前时可喜事,闭眼不欲见”。他本是继韩愈起而排佛老之说的,而立时寄希望于“不朽”,最后却对佛教生出崇敬之意。放纵、疏阔、消极,凡此所思所行,不仅不与儒家君子的追求矛盾,反让我们看到君子的意态并非“假道学”的刻板印象,而是儒释道共同证成,丰满、终极而深沉,还有一点侠义。欧阳修的豪气也一边在生命的惶惑中徊磨,一边又在世俗之美与信仰思考中淬炼,最后,在进退的大问题上顽强地绽放儒家道德的的灿烂光芒。六十五岁的欧阳修“以论政不合,固求去位”,当时还未到归田的年龄,故“天下益以高公”。史传评欧阳修一生“可谓有君子之勇”。君子之勇,即是道德之勇。士大夫学术和政治一身二任,但皆以道德统驭之。
(选自《读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宋代的政治史与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之间,欧阳修都算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
B.陈寅恪将自己的议论比于曾国籓和张之洞,而寄托、表达心迹的先贤却找了欧阳修。
C.欧阳修所作的艳词表达自由与爱意,广为歌妓传唱。这使得道学家攻击他不重实践。
D.因享有了美文、美人、美酒的入生快意,立欧对修对衰老的惶惑更见生命经验的厚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先肯定了欧阳修在宋代文化上的地位,之后以“庆历改革”“ 倡导古文”“庆历正学”三个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B.文章第一部分用了引证、例证,例正中还包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使用比较自然地引出欧阳修的“君子之勇”的内涵。
C.文章第二部分采用多样变化的论证视角:既有古人的视角,也有今人的视角;既有欧阳修本人的视角,也有作者的视角。
D.文章将述、评、论结合,既述说了欧阳修在文化上的贡献,也评价了他的影响和意义,还论证了他“君子之勇”的要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朱熹批评欧阳修“经学造诣不高”“不能躬行实践”作者引用刘子健先生的观点表明这可能因“官僚政治的纠纷”而起。
B.欧阳修高扬儒家君子的理想形塑并引出了末代的优秀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史家的“空文”其实是有益于“治道学术”的。
C.王安石、朱熹都不能不承认欧阳修的文章好,虽然他们都用“经学不深”批评欧阳修,其实欧阳修本心也未必把文学看得低于经学。
D.欧阳修的所思所行让我们看到君子的意态是儒释道共同证成的,君子之勇是一种道德之勇,道德价值高于并统摄学术与政治价值。


参考答案
1.B   2.C   3.D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