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块钱一天》阅读答案
时间:2018-04-22
五十块钱一天
于心亮
父亲跟着街坊去干活。街坊说了,五十块钱一天,就是收花生、苞米和豆子。父亲说五十块就五十块,不就是收庄稼吗?简单。该刨的用锄头刨,该割的用镰刀割,该捆的用绳子捆,半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无非出上点力气。
不过,父亲还是问了句:“晌午,管饭吗?”
街坊说:“没说,要不……身上带点钱吧,万一不管饭呢?”
父亲想了想,就在身上装了五十块钱,绿色的一张,虽说有点旧,可看着稀罕人,就像庄稼一样。干活的地方不远也不近。街坊说:“坐我的三轮车吧,跑得快!”
于是父亲就坐着三轮车,嘣嘣嘣……一路冒着黑烟走了。
父亲干得飞快,就像在自家地里一样。街坊说:“干这么快做什么?反正五十块钱一天,还指望雇户多给你几个啊?”
父亲“哦”了一声,速度就慢了下来。可一会儿,父亲又嗖嗖地干到了前面。
街坊还是忍不住数落:“一天五十块钱,用不着那么仔细,凑合着干就行了。”
父亲嘴里答应着,手里的活儿还是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父亲对自己说:说好五十块钱一天,就要对得起五十块钱一天,哪好熊诓人呢?
也没觉得累,天就晌了。雇户就送来了晌午饭:馒头、炒菜、稀饭……父亲搓着手,挺过意不去:“简单弄点,能吃饱就行了,真是给您添麻烦了啊!”
父亲啃了馒头,吃了炒菜,喝了稀饭,肚子就饱了。街坊说:“吃、使劲吃,不吃白不吃!”父亲笑笑,找个半阳的草坡趄下,心说吃饱就行了,吃撑了,下晌干活不舒服啊。
父亲趄着身子打了个盹儿,精神头儿就又有了。撒了泡尿,紧紧裤腰,倒倒鞋洞的沙,走进地里又埋头干了起来,当然也要拉呱了。比如街坊说:“在过去,咱们这就是给地主干活啊!”
父亲说:“那不一样啊,过去给地主干活,那是在剥削劳动力,现在人家五十块钱一天,是请咱们帮他干活,而咱们能来干活,那也是在照顾他面子,性质不一样你说是不是?”
不知不觉一天的活儿就干完了,太阳也靠了西山。雇户很满意,掏出五十块钱给街坊,再掏,就掏出张一百块钱的。雇户继续翻找钱包,父亲想起身上装的五十块钱,就掏出来说:“你给我一百,我找你五十,不就结了?”
赚了钱,自然就美。街坊说:“走,上三轮!回头,咱俩喝上盅!”
父亲没上街坊的三轮,他说要去山岗的地里看看,自家那块晚熟豆子是不是也好收割了。街坊开着三轮车一路冒着黑烟走了。父亲没去山岗地,那块山岗地里的豆子,早就被勤快的父亲收割过了。父亲这么说,就是不想喝上盅。
回到家的父亲,就不勤快了,他想烧饭,可又懒怠弄。晃晃暖壶,捏起壶塞,把手掌贴上去,感觉有温气儿。父亲就取过个碗,掰进块饼子,想想,又挖上块猪大油,挑进筷子咸菜,然后倒上水,搅一搅,拌一拌,就呼噜呼噜地吃了起来!填饱了肚子,他蹬了鞋,趄在了炕上。
父亲惬意地掏出那一百块钱,红色的一张,虽说有点旧,但透着一股子喜庆劲儿,看着真稀罕人,父亲想,雇户晌午管了饭,自己带的五十块钱没花,因此饭钱省了,活儿干完了没凑着去喝酒,所以赚的钱也省了,如此里外一算,咱等于一天赚了一百块钱哪!
父亲这样想着,就又快乐起来了。他打开电视看电视。
电视响了。父亲的呼噜也响了。
(选自《天池》2017年第8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重视在细节中塑造人物,如写父亲“撒了泡尿,紧紧裤腰,倒倒鞋洞的沙”,看似随意的动作实际是在写父亲干活前的认真准备状态。
B.针对街坊“咱们这就是给地主干活”的观点,父亲对自己劳动的性质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体现了他朴素的平等意识。
C.结尾用电视的声响和父亲的呼噜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嘈杂躁动的氛围,目的是烘托父亲经过一天劳作后疲惫乏困的状态。
D.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如话家常,像“稀罕人”“熊诓人”“趄着身子”“拉呱”等词语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读来真实亲切。
5.小说写父亲临去干活时装了五十块钱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6.小说在塑造父亲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4.(3分)C (“嘈杂躁动”不合理,目的是表现父亲的满足心理)
5.(5分)
为下文给雇户找钱的情节埋下伏笔。(2分)
前面是绿色的钱,后面是红色的钱,色彩形成对应关系,暗示父亲内心的喜悦。(3分)
6.(6分)
父亲与街坊的对比:用街坊的“凑合”干和父亲的卖力干进行对比,突出了父亲的厚道老实和敬业精神。
父亲前后表现的对比:父亲给别人干的勤快与回家后的不勤快形成对比,实际是以父亲的疲惫,来说明他干活时的卖力。
辛劳生活和满足心态的对比: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却毫无怨言,突出了父亲知足常乐的心态。
(每点2分)
于心亮
父亲跟着街坊去干活。街坊说了,五十块钱一天,就是收花生、苞米和豆子。父亲说五十块就五十块,不就是收庄稼吗?简单。该刨的用锄头刨,该割的用镰刀割,该捆的用绳子捆,半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无非出上点力气。
不过,父亲还是问了句:“晌午,管饭吗?”
街坊说:“没说,要不……身上带点钱吧,万一不管饭呢?”
父亲想了想,就在身上装了五十块钱,绿色的一张,虽说有点旧,可看着稀罕人,就像庄稼一样。干活的地方不远也不近。街坊说:“坐我的三轮车吧,跑得快!”
于是父亲就坐着三轮车,嘣嘣嘣……一路冒着黑烟走了。
父亲干得飞快,就像在自家地里一样。街坊说:“干这么快做什么?反正五十块钱一天,还指望雇户多给你几个啊?”
父亲“哦”了一声,速度就慢了下来。可一会儿,父亲又嗖嗖地干到了前面。
街坊还是忍不住数落:“一天五十块钱,用不着那么仔细,凑合着干就行了。”
父亲嘴里答应着,手里的活儿还是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父亲对自己说:说好五十块钱一天,就要对得起五十块钱一天,哪好熊诓人呢?
也没觉得累,天就晌了。雇户就送来了晌午饭:馒头、炒菜、稀饭……父亲搓着手,挺过意不去:“简单弄点,能吃饱就行了,真是给您添麻烦了啊!”
父亲啃了馒头,吃了炒菜,喝了稀饭,肚子就饱了。街坊说:“吃、使劲吃,不吃白不吃!”父亲笑笑,找个半阳的草坡趄下,心说吃饱就行了,吃撑了,下晌干活不舒服啊。
父亲趄着身子打了个盹儿,精神头儿就又有了。撒了泡尿,紧紧裤腰,倒倒鞋洞的沙,走进地里又埋头干了起来,当然也要拉呱了。比如街坊说:“在过去,咱们这就是给地主干活啊!”
父亲说:“那不一样啊,过去给地主干活,那是在剥削劳动力,现在人家五十块钱一天,是请咱们帮他干活,而咱们能来干活,那也是在照顾他面子,性质不一样你说是不是?”
不知不觉一天的活儿就干完了,太阳也靠了西山。雇户很满意,掏出五十块钱给街坊,再掏,就掏出张一百块钱的。雇户继续翻找钱包,父亲想起身上装的五十块钱,就掏出来说:“你给我一百,我找你五十,不就结了?”
赚了钱,自然就美。街坊说:“走,上三轮!回头,咱俩喝上盅!”
父亲没上街坊的三轮,他说要去山岗的地里看看,自家那块晚熟豆子是不是也好收割了。街坊开着三轮车一路冒着黑烟走了。父亲没去山岗地,那块山岗地里的豆子,早就被勤快的父亲收割过了。父亲这么说,就是不想喝上盅。
回到家的父亲,就不勤快了,他想烧饭,可又懒怠弄。晃晃暖壶,捏起壶塞,把手掌贴上去,感觉有温气儿。父亲就取过个碗,掰进块饼子,想想,又挖上块猪大油,挑进筷子咸菜,然后倒上水,搅一搅,拌一拌,就呼噜呼噜地吃了起来!填饱了肚子,他蹬了鞋,趄在了炕上。
父亲惬意地掏出那一百块钱,红色的一张,虽说有点旧,但透着一股子喜庆劲儿,看着真稀罕人,父亲想,雇户晌午管了饭,自己带的五十块钱没花,因此饭钱省了,活儿干完了没凑着去喝酒,所以赚的钱也省了,如此里外一算,咱等于一天赚了一百块钱哪!
父亲这样想着,就又快乐起来了。他打开电视看电视。
电视响了。父亲的呼噜也响了。
(选自《天池》2017年第8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重视在细节中塑造人物,如写父亲“撒了泡尿,紧紧裤腰,倒倒鞋洞的沙”,看似随意的动作实际是在写父亲干活前的认真准备状态。
B.针对街坊“咱们这就是给地主干活”的观点,父亲对自己劳动的性质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体现了他朴素的平等意识。
C.结尾用电视的声响和父亲的呼噜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嘈杂躁动的氛围,目的是烘托父亲经过一天劳作后疲惫乏困的状态。
D.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如话家常,像“稀罕人”“熊诓人”“趄着身子”“拉呱”等词语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读来真实亲切。
5.小说写父亲临去干活时装了五十块钱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6.小说在塑造父亲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4.(3分)C (“嘈杂躁动”不合理,目的是表现父亲的满足心理)
5.(5分)
为下文给雇户找钱的情节埋下伏笔。(2分)
前面是绿色的钱,后面是红色的钱,色彩形成对应关系,暗示父亲内心的喜悦。(3分)
6.(6分)
父亲与街坊的对比:用街坊的“凑合”干和父亲的卖力干进行对比,突出了父亲的厚道老实和敬业精神。
父亲前后表现的对比:父亲给别人干的勤快与回家后的不勤快形成对比,实际是以父亲的疲惫,来说明他干活时的卖力。
辛劳生活和满足心态的对比: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却毫无怨言,突出了父亲知足常乐的心态。
(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