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秦汉刑徒兵制与谪戍制考辨》阅读答案

时间:2018-04-23
刑徒兵制是一种征发刑徒为兵的制度,一般由皇帝颁发诏书,变更特定刑徒原来所服之刑,代之以从军打仗,戍守边疆。此种制度孕育于战国,流行于秦汉。
在商代、西周和春秋时期,当兵是贵族阶层的特权,庶民和奴隶只能充当徒卒或私养。商代士兵的主要来源是“众”,这些“众”是王族和其他贵族的族众,属于统治阶层。在西周,只有“国人”才能当兵。战国以后,各诸侯国的社会结构和阶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国为扩大兵员相继实施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典型。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开始实行普遍兵役制,要求所有适龄的健康男子、适役的人员都要服役,甚至刑徒也被征发充军。
秦至西汉前期,国家武备由京师南北军和郡国兵构成,集兵方式采用义务兵役制度,只有遇到紧急军情时才大规模使用刑徒兵。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二年冬,陈胜部将周章率十万大军兵临函谷关,军情紧急,秦二世采纳少府章邯的建议,发骊山徒击破周章军。此次发刑徒为兵,属于非常之举,而非常制。汉初,刘邦曾使用刑徒兵平定淮南王英布反叛,这次使用刑徒兵的背景是陈稀的叛乱尚未结束,对于讨伐淮南王英布面临着无兵可派的困境。
汉武帝时期土地兼并问题突出,自耕农日益减少,秦和汉初以来的征兵制开始遭到破坏,加之对外战争规模巨大,发刑徒为兵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汉武帝击朝鲜,平南越吕嘉,平益州、昆明反叛均使用了刑徒兵。
东汉时期,田庄经济成为地主经营地产的主导形态,刘秀“度田”的无果而终,意味着国家的“不抑兼并”,最终导致大量编户民流亡或投依田庄,征兵制的社会基础面临崩溃。同时,刘秀担心归附的军阀拥兵自重,地方将领利用地方的常备兵谋反,于是在建武七年下诏罢郡兵,刘秀的这些罢兵措施,实际上等于废除了秦汉以来长期实行的正卒制度和更戍制度,导致“郡国无常设之兵,关隘无人驻守,而且国境地带也无当番守望的戍卒”。为了解决兵源不足和兵制改革带来的不利影响,东汉政权加大了对刑徒兵使用的力度,刑徒兵的作用更加突出。光武帝征公孙述、征五溪蛮、卫护和监视南匈奴单于,明帝平西羌,章帝平澧中贼、定西域均有刑徒兵参加。此外,东汉使用刑徒兵不再囿于具体战事,每隔一段时间皇帝就会下诏赦免刑徒,令其戍守。据《后汉书》记载,明帝从永平八年到永平十七年,四次下诏赦免刑徒到朔方、五原、敦煌等处充任士卒。章帝亦多次下诏赦死罪囚犯诣金城等郡县戍边。由此可见,东汉发刑徒为兵不再是临战而发,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定制。
(摘编自孙志敏《秦汉刑徒兵制与谪戍制考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徒兵制是在特定背景、作战兵力不足的紧急情况下,由皇帝颁发诏书,征发刑徒为兵的制度。
B.刑徒兵制是让一些有特定身份的刑徒去从军打仗,戍守边疆的制度。这种制度孕育于战国,流行于秦汉。
C.战国后,各国为扩大兵员相继实施改革,刑徒兵制由此萌生,“商鞅变法”时刑徒兵制已发展成熟。
D.商代、西周和春秋时期,只有身份高的人可以当兵,庶民和奴隶无当兵的权利,直到秦时才得以改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刑徒兵制的产生及种种原因和不同时期刑徒兵制发展的概况。
B.文章第一段主要阐释了刑徒兵制的概念,让读者从概念上初步了解刑徒兵制,起到概括全文的作用。
C.文章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安排行文结构,着重论述了战国到秦汉时期刑徒兵制的发展状况及其作用。
D.文中大量引用史料论证刑徒兵制由突发现象到常态化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商代到西汉前期,义务兵役制度下刑徒兵的使用受到限制,秦二世和刘邦使用刑徒兵平定反叛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B.常备兵兵源不足,且容易被军阀控制谋反,而刑徒兵临时组织、易得,将领不易拥兵自重,是东汉重视征发刑徒兵的主要原因。
C.历代使用刑徒兵的作战效果都很好,是因为刑徒们被征发为兵后,改变了自己的刑徒身份,从而激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D.东汉时期发刑徒为兵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定制,即使不是临战时期,一些被定为死罪的刑犯也有被赦免去戍边的可能。

参考答案
1、D
2、C
3、C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