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
时间:2019-02-20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受”。
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是一家相当于民间智库的独立机构,它基于调查研究而得出基因编辑“造人”在“伦理上可接受”的结论是否能为社会广泛认同,可能并不确定。但是,这至少反映了一种社会趋势,一些人认为,可以为基因剪刀“造人”开绿灯。
国际社会对基因编辑婴儿从一开始就是坚定的红灯警示,现在却有人准备开绿灯,这个转折过程的时间之短令人吃惊。2015年,中山大学副教授黄军就因团队进行胚胎基因编辑遭到国际生物医学界的反对。当时有人预测,世界上首次诞生基因编辑活产婴儿可能还要50~100年。但是,从那时到现在才三年,就已经有人呼吁为基因编辑婴儿开绿灯了,这是否意味着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为时不远了呢?
基因编辑“造人”技术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实用性。目前已知有超过4000种遗传性单基因疾病,影响全球超过1%的新生儿。从理论上讲,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预防这些疾病,让每个家庭都获得健康婴儿。这显然比胎儿出生前的基因检测更先进。
不过,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提出基因编辑婴儿“伦理上可接受”的同时,给予了严格的限定条件。其一。基因编辑婴儿必须确保并符合未来出生婴儿的福祉;其二,符合社会的正义和团结,不会增加歧视和分裂。这两个条件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和困难。
仅仅从技术上看,基因编辑要符合婴儿的福祉就是一个难题。黄军等人对胚胎修改β地中海贫血的致病基因时,试验了86个废弃胚胎细胞,最终只有28个基因被成功编辑修改,成功率约为33%。显然,这个成功率并不足以获得安全性和成功率的保障,也让人们对此技术抱有疑虑。
现在,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有“基因魔剪”之称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并不精准,脱靶率较高。这也意味着,如果使用基因剪刀修改致病基因,如地中海贫血的致病基因,也有可能把正常的基因剪掉;或者导致胚胎或生殖细胞上的基因发生重组,导致残障婴儿的出生,毁灭婴儿的福祉。因此,基因编辑婴儿技术如果没有100%的准确性,尚不可能用于临床“造人”。
另一方面,即便技术有保障,基因编辑技术被批准用于“造人”之前,还需要专业界和社会对它的应用和各种潜在可能性进行广泛而充分地讨论;而且需要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来建立临床安全标准,制定相应的监控和审核措施;还要充分评估它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到最后才可能立法。
以英国而言,目前允许人体胚胎研究,但英国法律不允许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后移植入子宫。因此,即便伦理和技术都为基因编辑“造人”开绿灯,但要让法律开绿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选自张田勘《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2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日关于基因编辑“造人”在“伦理上可接受”的结论,恐怕很难被社会普遍认同。
B.国际社会向来坚决反对基因编辑婴儿技术,但其却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实用性。
C.基因编辑“造人”在“伦理上可接受”还需要的两个限定条件,很难被国际社会接受。
D.目前基因编辑“造人”技术的准确性还比较低,尚不能安全地用于临床“造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黄军等人的试验为例,意在说明现在基因编辑技术的成功率并不高。
B.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基因编辑“造人”要让法律开绿灯路还很长。
C.文章中作者多处引用数据,如第四、六段,使论证准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D.全文采用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结构思路,符合读者的接受规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某协会的基因编辑“造人”在“伦理上可接受”的结论反映出社会的必然趋势。
B.在黄军团队进行胚胎基因编辑遭反对三年之后,有人就准备对基因编辑开绿灯了。
C.使用基因剪刀修改致病基因,可能正常基因被剪,或发生基因重组,导致婴儿残障。
D.基因编辑技术被批准用于造人之前需经历复杂的过程,不发达国家需要时间更长。
1、C 【解析】“很难被国际社会接受”的说法无中生有。
2、B【解析】文章并没有采用对比论证。
3、C【解析】A.“反映出社会的必然趋势”的说法过于武断,从文章后半段看,面临的问题还很大。B.“有 人就准备对基因编辑开绿灯了”错,只是有人呼吁为基因编辑婴儿开绿灯。D.“不发达国家需要时间更 长”的说法无中生有。
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是一家相当于民间智库的独立机构,它基于调查研究而得出基因编辑“造人”在“伦理上可接受”的结论是否能为社会广泛认同,可能并不确定。但是,这至少反映了一种社会趋势,一些人认为,可以为基因剪刀“造人”开绿灯。
国际社会对基因编辑婴儿从一开始就是坚定的红灯警示,现在却有人准备开绿灯,这个转折过程的时间之短令人吃惊。2015年,中山大学副教授黄军就因团队进行胚胎基因编辑遭到国际生物医学界的反对。当时有人预测,世界上首次诞生基因编辑活产婴儿可能还要50~100年。但是,从那时到现在才三年,就已经有人呼吁为基因编辑婴儿开绿灯了,这是否意味着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为时不远了呢?
基因编辑“造人”技术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实用性。目前已知有超过4000种遗传性单基因疾病,影响全球超过1%的新生儿。从理论上讲,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预防这些疾病,让每个家庭都获得健康婴儿。这显然比胎儿出生前的基因检测更先进。
不过,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提出基因编辑婴儿“伦理上可接受”的同时,给予了严格的限定条件。其一。基因编辑婴儿必须确保并符合未来出生婴儿的福祉;其二,符合社会的正义和团结,不会增加歧视和分裂。这两个条件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和困难。
仅仅从技术上看,基因编辑要符合婴儿的福祉就是一个难题。黄军等人对胚胎修改β地中海贫血的致病基因时,试验了86个废弃胚胎细胞,最终只有28个基因被成功编辑修改,成功率约为33%。显然,这个成功率并不足以获得安全性和成功率的保障,也让人们对此技术抱有疑虑。
现在,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有“基因魔剪”之称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并不精准,脱靶率较高。这也意味着,如果使用基因剪刀修改致病基因,如地中海贫血的致病基因,也有可能把正常的基因剪掉;或者导致胚胎或生殖细胞上的基因发生重组,导致残障婴儿的出生,毁灭婴儿的福祉。因此,基因编辑婴儿技术如果没有100%的准确性,尚不可能用于临床“造人”。
另一方面,即便技术有保障,基因编辑技术被批准用于“造人”之前,还需要专业界和社会对它的应用和各种潜在可能性进行广泛而充分地讨论;而且需要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来建立临床安全标准,制定相应的监控和审核措施;还要充分评估它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到最后才可能立法。
以英国而言,目前允许人体胚胎研究,但英国法律不允许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后移植入子宫。因此,即便伦理和技术都为基因编辑“造人”开绿灯,但要让法律开绿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选自张田勘《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2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日关于基因编辑“造人”在“伦理上可接受”的结论,恐怕很难被社会普遍认同。
B.国际社会向来坚决反对基因编辑婴儿技术,但其却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实用性。
C.基因编辑“造人”在“伦理上可接受”还需要的两个限定条件,很难被国际社会接受。
D.目前基因编辑“造人”技术的准确性还比较低,尚不能安全地用于临床“造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黄军等人的试验为例,意在说明现在基因编辑技术的成功率并不高。
B.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基因编辑“造人”要让法律开绿灯路还很长。
C.文章中作者多处引用数据,如第四、六段,使论证准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D.全文采用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结构思路,符合读者的接受规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某协会的基因编辑“造人”在“伦理上可接受”的结论反映出社会的必然趋势。
B.在黄军团队进行胚胎基因编辑遭反对三年之后,有人就准备对基因编辑开绿灯了。
C.使用基因剪刀修改致病基因,可能正常基因被剪,或发生基因重组,导致婴儿残障。
D.基因编辑技术被批准用于造人之前需经历复杂的过程,不发达国家需要时间更长。
1、C 【解析】“很难被国际社会接受”的说法无中生有。
2、B【解析】文章并没有采用对比论证。
3、C【解析】A.“反映出社会的必然趋势”的说法过于武断,从文章后半段看,面临的问题还很大。B.“有 人就准备对基因编辑开绿灯了”错,只是有人呼吁为基因编辑婴儿开绿灯。D.“不发达国家需要时间更 长”的说法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