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大半个世纪”阅读答案
时间:2019-04-15
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大半个世纪,它在中国的传播则不到20年。时间虽短,中国人对它的理解、态度、运用却有很大的变化,这反映了20年来中国社会状况的巨大变迁,也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把握社会思潮并用之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方向、路线、政策的改变引发了社会结构、人际关系、文化心理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汹涌而来的商品潮,大大地激发了中国知识界的批判意识。终于有人领悟到了,时代的前进使人面临着一种问题转换:知识分子的使命不仅止于抨击守旧意识,为改革鼓与呼,而且要从价值层面对现代化的方向、后果或伴随现象加以监督,做社会公正的发言人,精神和文化的守护者。
中国文化传统中,批判的精神相对薄弱,要在工业化进程中从事批判,更是资源难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但是一个现存的武器库,而且以其深刻锐利令人倾倒。
使有些中国文化人感到惊喜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的揭发与批判,竟与自己对当前现实的感触相差无几。比如,他们指出,在商品丰富、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新的匮乏产生了,即精神的空虚和痛苦:人们成了商品的俘虏,他们被动地接受传媒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广告制造虚假的、强迫性的需求,人们的情趣在不知不觉中完全被大厂商调度和控制,毫无理性地一味追求高档、名牌商品;在虚假的满足中,人丧失了自己的天性,甚至丧失了痛苦的感觉,这并不是说明痛苦不存在,而是说明人已被异化得失去了自我。
大众文化、商品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享受(实质上是文化消费)摆脱了贵族化限制,而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文化工业概念,深刻而尖锐地揭露了这种庸俗文化的本质:这种大批量制造的文化商品使艺术作品的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萎缩乃至消失,它们不是按照艺术品的内在逻辑创造出来,而是按投资者和制造商对投入一效益的估计批量生产,它们的价格越便宜,内容就越贫乏,品质就越低劣。但大众的口味就这样被调配,以至于人们在表述内心生活和倾诉感情时,都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单一模式进行。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还指出,由于异化性的高消费、高生产,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早已不复存在,双方处于极度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中;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享受驱使人不加节制地开发自然,这实际上成了盘剥和破坏自然。他们警告说,自然界对人类的侵略并不是无动于衷的,它会进行报复,在人与自然的战斗中,最终吃亏的还是人。他们主张重建新的经济模式,限制消费,降低生产,扭转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趋势。
凡此种种,在中国是别开生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有价值的内涵是它的批判精神,它提出和发展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理论,对于我们反省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负面现象,抵制物欲的膨胀和拜金主义盛行,具有可贵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摘编自徐友渔《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注】下面试题中,“西马”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简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思并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负面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动因。
B."西马"尖锐批判了工业社会物质丰富、精神贫乏的现象,中国知识分子对此深有同感。
C.商品文化带来的异化机制固化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失去了想象力和个性化表达。
D."西马"认为高消费、高生产破坏了自然界资源,回归自然和谐的前工业文明势在必然。
1.D【解析】D项源于第六段,"前工业文明"是推论式理解,而作者只是主张"重建新的经济模式,限制消费,降低生产,扭转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趋势",这种主张并不是"前工业文明",推论不成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的负面现象与西方工业文明遇到的问题相似,这是本文论述的前提。
B.人在商品大潮中被异化并丧失了理性,是本文的核心观点,也是种种负面现象的总根源。
C.文章始终从变革和批判的角度探讨社会问题,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鲜明的现实指向性。
D.文章从人的异化、文化庸俗化、自然环境恶化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逐步展开,层次清晰。
2.B【解析】本文的核心内容是介绍"西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的揭发与批判,以及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第四段批判人的异化只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它说成是"核心观点""总根源"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必然影响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B.西方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时间很短,这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其借鉴的谨慎。
C.中国农业文明传统缺少批判精神,以致我们难以找到批判工业文明弊端的素材。
D.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我们守护精神文化、监督现代文明的锐利武器。
3.C【解析】A项,因果倒置,社会巨变是方针、政策改变的结果。B项,"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其借鉴的谨慎"有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时间短,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并不能因此得出"谨慎"之说。C项,推论正确,从第三段演绎而出。D项,从文章结尾"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有价值的内涵是它的批判精神……具有可贵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可以看出,D项夸大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作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方向、路线、政策的改变引发了社会结构、人际关系、文化心理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汹涌而来的商品潮,大大地激发了中国知识界的批判意识。终于有人领悟到了,时代的前进使人面临着一种问题转换:知识分子的使命不仅止于抨击守旧意识,为改革鼓与呼,而且要从价值层面对现代化的方向、后果或伴随现象加以监督,做社会公正的发言人,精神和文化的守护者。
中国文化传统中,批判的精神相对薄弱,要在工业化进程中从事批判,更是资源难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但是一个现存的武器库,而且以其深刻锐利令人倾倒。
使有些中国文化人感到惊喜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的揭发与批判,竟与自己对当前现实的感触相差无几。比如,他们指出,在商品丰富、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新的匮乏产生了,即精神的空虚和痛苦:人们成了商品的俘虏,他们被动地接受传媒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广告制造虚假的、强迫性的需求,人们的情趣在不知不觉中完全被大厂商调度和控制,毫无理性地一味追求高档、名牌商品;在虚假的满足中,人丧失了自己的天性,甚至丧失了痛苦的感觉,这并不是说明痛苦不存在,而是说明人已被异化得失去了自我。
大众文化、商品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享受(实质上是文化消费)摆脱了贵族化限制,而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文化工业概念,深刻而尖锐地揭露了这种庸俗文化的本质:这种大批量制造的文化商品使艺术作品的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萎缩乃至消失,它们不是按照艺术品的内在逻辑创造出来,而是按投资者和制造商对投入一效益的估计批量生产,它们的价格越便宜,内容就越贫乏,品质就越低劣。但大众的口味就这样被调配,以至于人们在表述内心生活和倾诉感情时,都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单一模式进行。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还指出,由于异化性的高消费、高生产,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早已不复存在,双方处于极度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中;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享受驱使人不加节制地开发自然,这实际上成了盘剥和破坏自然。他们警告说,自然界对人类的侵略并不是无动于衷的,它会进行报复,在人与自然的战斗中,最终吃亏的还是人。他们主张重建新的经济模式,限制消费,降低生产,扭转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趋势。
凡此种种,在中国是别开生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有价值的内涵是它的批判精神,它提出和发展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理论,对于我们反省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负面现象,抵制物欲的膨胀和拜金主义盛行,具有可贵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摘编自徐友渔《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注】下面试题中,“西马”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简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思并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负面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动因。
B."西马"尖锐批判了工业社会物质丰富、精神贫乏的现象,中国知识分子对此深有同感。
C.商品文化带来的异化机制固化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失去了想象力和个性化表达。
D."西马"认为高消费、高生产破坏了自然界资源,回归自然和谐的前工业文明势在必然。
1.D【解析】D项源于第六段,"前工业文明"是推论式理解,而作者只是主张"重建新的经济模式,限制消费,降低生产,扭转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趋势",这种主张并不是"前工业文明",推论不成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的负面现象与西方工业文明遇到的问题相似,这是本文论述的前提。
B.人在商品大潮中被异化并丧失了理性,是本文的核心观点,也是种种负面现象的总根源。
C.文章始终从变革和批判的角度探讨社会问题,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鲜明的现实指向性。
D.文章从人的异化、文化庸俗化、自然环境恶化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逐步展开,层次清晰。
2.B【解析】本文的核心内容是介绍"西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的揭发与批判,以及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第四段批判人的异化只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它说成是"核心观点""总根源"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必然影响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B.西方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时间很短,这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其借鉴的谨慎。
C.中国农业文明传统缺少批判精神,以致我们难以找到批判工业文明弊端的素材。
D.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我们守护精神文化、监督现代文明的锐利武器。
3.C【解析】A项,因果倒置,社会巨变是方针、政策改变的结果。B项,"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其借鉴的谨慎"有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时间短,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并不能因此得出"谨慎"之说。C项,推论正确,从第三段演绎而出。D项,从文章结尾"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有价值的内涵是它的批判精神……具有可贵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可以看出,D项夸大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