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月光与玫瑰同时出现》阅读答案
时间:2019-04-27
像月光与玫瑰同时出现
宁白
①最近读柳鸣九先生的《种自我的园子》,其中有记述朱光潜先生一文,这让我想起我的大学美学老师。
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考入杭州大学夜大学,学习中文。同学中,大多是在田埂、草原、森林中历经了艰难的回城知青,胸无文墨,心思补学,个个粗粝而饥渴。对我来说,美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五十多岁的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舒缓简约,每次上课,人都很齐。
③那天,老师正讲着朱光潜先生的美的移情理论,循循诱导人的心境和意识在审美中的作用,突然,灯灭了,教室里一片漆黑。同学中出现了惊讶和纷乱,但老师只是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就还是继续着她的讲解。这时,我看见月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进来,照在靠窗的一排学生身上,黑暗中的教室有了亮光。穿着裙子的老师在课桌间走动,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教室里忽然有了非同寻常的安静,老师所讲的“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往复回流”这样陌生而新鲜的内容,让我们似乎受了一次洗礼。以至下课前灯亮了,大家仍然没回过神来。
④每个同学都记住了这堂课,记住了在黑暗中听讲时自己的心理感受。我还牢牢记住了朱光潜这个名字。
⑤不久后的又一堂美学课,老师由她的先生背着进了课堂。我发现,老师的小腿绑着石膏。她微笑着向我们致歉,身靠讲台,依然站着。这堂课讲了美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还是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论述。我记住的话是,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真是一个生疏而富有哲思的话题,又觉得美妙而温馨,似乎在一片荒芜的田野暗处,看到了一盏暖暖的灯。
⑥我去买了朱光潜先生的书看,也关注起了朱先生的故事。
⑦上了北大经济系的“插友”告诉我,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未名湖畔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译著,朱先生正好路过,告诉她,不必读这类书,没什么新东西,译得也不准确,要读原著。这位同学不认识朱先生,看着这位清癯矮个老头的多嘴,甚为气恼。直至路过的一学生向朱先生问安,才知道遇见的正是自己的偶像,她顿时怔住。待她起立要向朱先生致歉时,先生已踽踽离去。她说,一生的仅见,让她一辈子铭记。
⑧很多北大人,都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晚年的朱光潜先生坐在他寓所门前的石头上,身边放着一堆玫瑰花,给路人每人奉送一枝。这时,朱先生的两眼视力已经很差,很难辨认出眼前走过的人是谁,他只是在传递一种美意,把心中的一种美感传导给路人。这是朱先生美学理论的躬身实践吗?按当下人说,很像一种行为艺术。我想,从这位矮小瘦弱的美学大师手中接受了玫瑰花的每一位老师、学生或者素不相识的校外人,他们心中的冲击,不仅有关美感,也有关一位学者出于善良的道德实践。
⑨于是,我从杭州去了北京大学,探访未名湖畔的燕南园。
⑩这时,朱先生已辞世多年了。走在那一幢幢灰色小楼之间,我不知道哪幢楼是朱先生的故居,也没找到传说中朱先生坐过的石头,只见小路清静、安逸,偶尔有路人匆匆走过。我在这里,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想象“一身肃穆,不苟言笑”的朱先生,微笑着把红色的花朵递送过去,接花的人,惊讶过后,一脸笑容。这个曾经出现过如此美妙场景的地方,现在,仍有美的气息弥漫在我的周遭,让我沉浸。
?我曾在朱先生的著作中,读到过北大校长蔡元培在二十世纪初讲过的话,大意是,中国没有宗教,可以普及美学教育,用美育代替宗教,来提升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此说一出,不同见解纷起。但是,从我美学老师的授教中可以知道,朱先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他在体弱的晚年无法上课,难以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远远地丢弃了曾经的委屈,淡却了铭心的伤痛,以花送路人,是想告诉人们,赠人以美,可以美美相传,滋养人的魂灵。
?在这安静的小路上,我的美学老师,与朱先生出现在了同一个画框里,就像月光与玫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一种沉静和雅致的美浮现出来。她也是一位美的传授者和践行者,暗夜独语、忍痛倚案的解惑和传道,都是给那时思想贫瘠、浅薄的我们,以美学的启蒙、道德的引导。
……
8. 第②段中加点词“粗粝而饥渴”很有表现力,联系下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 第⑤段和第⑦段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何区别?请加以分析。
10. 本文的标题颇具匠心,结合全文,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赏析。
11. 文章到第?段并没有结束,依据上文,补写一段文字。(80字左右)
【答案】
8. 答案示例:“粗粝”形象地描摹同学们历经磨难而学识匮乏,精神层面未经美学启蒙的粗糙状态;“饥渴”则生动地刻画出同学们想改变精神贫瘠的殷切期望。与下文老师“穿着裙子”、月光下“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的雅致形成直观而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这一课堂“洗礼”心灵冲击力的强大。
9. 答案示例:第⑤段先通过对老师身体不便依然站着上课动作的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再从老师课上所说又被“我”深深记住的话,以及我上课的感受凸显老师的学识修养,后者属于从侧面描写刻画人物。而第⑦段则是通过一位“插友”的转述写朱光潜先生对他的诚心告诫,表达对朱光潜教授严于剖析自己的反思精神的敬意,强调美学教育的价值,属于从侧面描写刻画人物。
10. 答案示例:内容上:标题中的两个意象涵盖了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月光”指大学停电时,美学老师在月光下授课,让学生深受触动的画面;“玫瑰”指朱光潜先生晚年奉送路人玫瑰的场景。标题蕴含文章主旨,“月光”和“玫瑰”同时出现,表达的是对美学老师、朱光潜教授都将美传递、馈赠给他人,滋养人灵魂的敬意,强调美学教育的价值。手法上:两者“同时出现”将对美学老师的回忆与对朱光潜先生的认识交织书写的构思相一致;两个意象本身构成沉静雅致的美丽画面,既是美学的象征,也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因而,标题成为全文情感纽带和意蕴载体,运用意象叠加、比喻、象征等手法形象生动,独具匠心,余音袅袅。
11. 一位夜大同学,把后半生用于开办一所礼仪学校,讲述美对人的心智、行为、道德的作用,常年奔波在城乡,还作文写书,成为当地一位受欢迎的礼仪美学的传播人。
宁白
①最近读柳鸣九先生的《种自我的园子》,其中有记述朱光潜先生一文,这让我想起我的大学美学老师。
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考入杭州大学夜大学,学习中文。同学中,大多是在田埂、草原、森林中历经了艰难的回城知青,胸无文墨,心思补学,个个粗粝而饥渴。对我来说,美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五十多岁的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舒缓简约,每次上课,人都很齐。
③那天,老师正讲着朱光潜先生的美的移情理论,循循诱导人的心境和意识在审美中的作用,突然,灯灭了,教室里一片漆黑。同学中出现了惊讶和纷乱,但老师只是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就还是继续着她的讲解。这时,我看见月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进来,照在靠窗的一排学生身上,黑暗中的教室有了亮光。穿着裙子的老师在课桌间走动,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教室里忽然有了非同寻常的安静,老师所讲的“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往复回流”这样陌生而新鲜的内容,让我们似乎受了一次洗礼。以至下课前灯亮了,大家仍然没回过神来。
④每个同学都记住了这堂课,记住了在黑暗中听讲时自己的心理感受。我还牢牢记住了朱光潜这个名字。
⑤不久后的又一堂美学课,老师由她的先生背着进了课堂。我发现,老师的小腿绑着石膏。她微笑着向我们致歉,身靠讲台,依然站着。这堂课讲了美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还是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论述。我记住的话是,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真是一个生疏而富有哲思的话题,又觉得美妙而温馨,似乎在一片荒芜的田野暗处,看到了一盏暖暖的灯。
⑥我去买了朱光潜先生的书看,也关注起了朱先生的故事。
⑦上了北大经济系的“插友”告诉我,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未名湖畔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译著,朱先生正好路过,告诉她,不必读这类书,没什么新东西,译得也不准确,要读原著。这位同学不认识朱先生,看着这位清癯矮个老头的多嘴,甚为气恼。直至路过的一学生向朱先生问安,才知道遇见的正是自己的偶像,她顿时怔住。待她起立要向朱先生致歉时,先生已踽踽离去。她说,一生的仅见,让她一辈子铭记。
⑧很多北大人,都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晚年的朱光潜先生坐在他寓所门前的石头上,身边放着一堆玫瑰花,给路人每人奉送一枝。这时,朱先生的两眼视力已经很差,很难辨认出眼前走过的人是谁,他只是在传递一种美意,把心中的一种美感传导给路人。这是朱先生美学理论的躬身实践吗?按当下人说,很像一种行为艺术。我想,从这位矮小瘦弱的美学大师手中接受了玫瑰花的每一位老师、学生或者素不相识的校外人,他们心中的冲击,不仅有关美感,也有关一位学者出于善良的道德实践。
⑨于是,我从杭州去了北京大学,探访未名湖畔的燕南园。
⑩这时,朱先生已辞世多年了。走在那一幢幢灰色小楼之间,我不知道哪幢楼是朱先生的故居,也没找到传说中朱先生坐过的石头,只见小路清静、安逸,偶尔有路人匆匆走过。我在这里,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想象“一身肃穆,不苟言笑”的朱先生,微笑着把红色的花朵递送过去,接花的人,惊讶过后,一脸笑容。这个曾经出现过如此美妙场景的地方,现在,仍有美的气息弥漫在我的周遭,让我沉浸。
?我曾在朱先生的著作中,读到过北大校长蔡元培在二十世纪初讲过的话,大意是,中国没有宗教,可以普及美学教育,用美育代替宗教,来提升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此说一出,不同见解纷起。但是,从我美学老师的授教中可以知道,朱先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他在体弱的晚年无法上课,难以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远远地丢弃了曾经的委屈,淡却了铭心的伤痛,以花送路人,是想告诉人们,赠人以美,可以美美相传,滋养人的魂灵。
?在这安静的小路上,我的美学老师,与朱先生出现在了同一个画框里,就像月光与玫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一种沉静和雅致的美浮现出来。她也是一位美的传授者和践行者,暗夜独语、忍痛倚案的解惑和传道,都是给那时思想贫瘠、浅薄的我们,以美学的启蒙、道德的引导。
……
8. 第②段中加点词“粗粝而饥渴”很有表现力,联系下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 第⑤段和第⑦段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何区别?请加以分析。
10. 本文的标题颇具匠心,结合全文,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赏析。
11. 文章到第?段并没有结束,依据上文,补写一段文字。(80字左右)
【答案】
8. 答案示例:“粗粝”形象地描摹同学们历经磨难而学识匮乏,精神层面未经美学启蒙的粗糙状态;“饥渴”则生动地刻画出同学们想改变精神贫瘠的殷切期望。与下文老师“穿着裙子”、月光下“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的雅致形成直观而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这一课堂“洗礼”心灵冲击力的强大。
9. 答案示例:第⑤段先通过对老师身体不便依然站着上课动作的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再从老师课上所说又被“我”深深记住的话,以及我上课的感受凸显老师的学识修养,后者属于从侧面描写刻画人物。而第⑦段则是通过一位“插友”的转述写朱光潜先生对他的诚心告诫,表达对朱光潜教授严于剖析自己的反思精神的敬意,强调美学教育的价值,属于从侧面描写刻画人物。
10. 答案示例:内容上:标题中的两个意象涵盖了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月光”指大学停电时,美学老师在月光下授课,让学生深受触动的画面;“玫瑰”指朱光潜先生晚年奉送路人玫瑰的场景。标题蕴含文章主旨,“月光”和“玫瑰”同时出现,表达的是对美学老师、朱光潜教授都将美传递、馈赠给他人,滋养人灵魂的敬意,强调美学教育的价值。手法上:两者“同时出现”将对美学老师的回忆与对朱光潜先生的认识交织书写的构思相一致;两个意象本身构成沉静雅致的美丽画面,既是美学的象征,也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因而,标题成为全文情感纽带和意蕴载体,运用意象叠加、比喻、象征等手法形象生动,独具匠心,余音袅袅。
11. 一位夜大同学,把后半生用于开办一所礼仪学校,讲述美对人的心智、行为、道德的作用,常年奔波在城乡,还作文写书,成为当地一位受欢迎的礼仪美学的传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