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金黄的稻束》阅读答案
时间:2020-02-02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注】本诗选自《诗集1942-1947》,作者郑敏是40年代后期出现的“中国新诗派”(也叫“九叶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6.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 “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7. 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变化,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 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 “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8. “金黄的稻束”有何象征意义? 请简要分析。
9. 诗人是如何将“诗”与“思”融合在一起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6. D A项,正确。先给“稻束”特写镜头,然后又拉开,展现其伫立于秋天田野的背景,以表现“金黄的稻束”作为劳动成果的辉煌和炫耀感,肯定着人类的劳动成就。联系全诗看,这两句诗又居于其蕴含的时间序列“黄昏”“暮色”之始,隐含着时间的意味。可见时间确定在暮色降临之前。B项,正确。寓意较明显,也是恰当的,考生不难作出选择。C项,正确。诗人是抒情主人公“我”,而“你们”则指诗人借以寓意抒情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D项,错误。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是诗人对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
7. D A项,正确。该项是对本诗主题和结构的概括和归纳,指明诗歌中心形象“金黄的稻束”引发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一个探寻劳动意义的结构:对人类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B项,正确。考查对诗歌的把握。C项,正确。在考查考生体味不同诗歌形象所传达的不同意义的能力基础上,进入对诗歌深层意义的把握。“金黄”指稻束成熟,指劳动的收获,而“收获日的满月”则传递不仅劳动的而且时令的圆满信息,但与这一切相对照的,却是诗人想到的“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和她们“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在这种诗人的“残酷”中,诗歌所要揭示的东西也就清楚地表现了出来。D项,错误。“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
8.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9. ①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②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③语言上,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注】本诗选自《诗集1942-1947》,作者郑敏是40年代后期出现的“中国新诗派”(也叫“九叶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6.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 “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7. 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变化,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 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 “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8. “金黄的稻束”有何象征意义? 请简要分析。
9. 诗人是如何将“诗”与“思”融合在一起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6. D A项,正确。先给“稻束”特写镜头,然后又拉开,展现其伫立于秋天田野的背景,以表现“金黄的稻束”作为劳动成果的辉煌和炫耀感,肯定着人类的劳动成就。联系全诗看,这两句诗又居于其蕴含的时间序列“黄昏”“暮色”之始,隐含着时间的意味。可见时间确定在暮色降临之前。B项,正确。寓意较明显,也是恰当的,考生不难作出选择。C项,正确。诗人是抒情主人公“我”,而“你们”则指诗人借以寓意抒情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D项,错误。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是诗人对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
7. D A项,正确。该项是对本诗主题和结构的概括和归纳,指明诗歌中心形象“金黄的稻束”引发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一个探寻劳动意义的结构:对人类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B项,正确。考查对诗歌的把握。C项,正确。在考查考生体味不同诗歌形象所传达的不同意义的能力基础上,进入对诗歌深层意义的把握。“金黄”指稻束成熟,指劳动的收获,而“收获日的满月”则传递不仅劳动的而且时令的圆满信息,但与这一切相对照的,却是诗人想到的“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和她们“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在这种诗人的“残酷”中,诗歌所要揭示的东西也就清楚地表现了出来。D项,错误。“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
8.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9. ①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②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③语言上,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