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愿坚《党费》阅读答案
时间:2022-12-26
党费
王愿坚
每逢我领到了津贴费,拿出钱来缴党费的时候,每逢我看着党小组长接过钱,在我的名字下面填上钱数的时候,我就不由得心里一热,眼前出现了熟悉的身影。
那是1934年的秋天,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魏政委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的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
妞儿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直觉得鼻子尖一酸一酸的,我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别屈了孩子!”
她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困难。”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地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走?快上阁楼想法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为了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她又指了指那筐咸菜,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还有,上次托你缴的党费,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两块党费中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我把它放在砂罐里,你千万记着带走!”
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门口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
白匪敲门了。她慢慢地走过去,开了门。四五个白鬼闯进来,劈胸揪住了她问:“山上来的人在哪?”
她摇摇头:“不知道!”
白鬼们在屋里到处翻了一阵,眼看着泄气了,忽然一个家伙儿发现了那一箩筐咸菜,一脚把箩筐踢翻,咸菜全撒了。白鬼用刺刀拨着咸菜,似乎看出了什么,问:“这咸菜是哪来的!”那家伙儿打量了一下屋子,命令其他白鬼说:“给我翻!”
就这么间房子,要翻还不翻到阁楼上来?这时,只听得她大声地说:“知道了还问什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两个白匪跑出去,一阵脚步声往西去了,剩下的两个白匪扭住她就往外走。
眼看她被抓走了,我能眼看着让别人替我去牺牲?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这是我听到她最后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也只有我明白,“听妈妈的话”,妈妈,就是党啊!
当天晚上,村里平静了以后,我把孩子哄得不哭了。我收拾了咸菜,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黄新同志的党证和那一块银洋,然后,把孩子也放到一个箩筐里,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见了魏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听我汇报。他详细地研究了八角坳的情况以后,按照往常做的那样,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
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
他写不下去了。他停住了笔。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常见的严肃的神情。他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看着面前的党证和咸菜。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
是的,一筐咸菜是可以用数字来计算的,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怎么能够计算呢?一个党员献身的精神怎么能够计算呢?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描写在黄新家里看到小妞儿抓腌豆角这一细节,表现了在敌人封锁以后,农村群众生活的困苦。
B.敌人在看到那一箩筐咸菜时,知道了黄新的身份,但她机智地引开鬼子,牺牲了自己,保护了程同志。
C.白鬼搜人时,“我”急着要走,黄新果断让“我”躲到阁楼,说明她的革命斗争经验比“我”更丰富。
D.小说塑造了一个信仰坚定、机智果敢、勇于牺牲的共产党员形象,讴歌了黄新对共产党的热爱和忠诚。
8.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文中“党费”有哪些含义?
9.小说是怎样叙述“党费”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7.C
8.①最初指黄新准备上缴的两块银洋;
②其次指黄新千方百计组织群众腌制的一筐咸菜;
③后来指黄新为保护同志和党组织而献出的宝贵生命;
④最后指黄新为革命与敌人斗争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9.①小说主要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②小说以“咸菜”为线索来叙述故事,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
③小说采用倒叙的方式进行叙述,设置悬念,更能吸引读者;
④小说运用叙述与多种描写相交织的技巧,使主人公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⑤小说运用现实与回忆相交织的技巧,使主题更具典型性和社会价值。
【解析】
7.C .“说明她的革命斗争经验比‘我’更丰富”表述错误,原文中“我”只是怕连累了黄新。故答案为:C。
8.文章以“党费”为标题,在小说中也多次提到“党费”,在小说中有“还有,上次托你缴的党费,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两块党费中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情节,可知道原来准备上缴两块银洋,所以文中的“党费”最初指黄新准备上缴的两块银洋。通过“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困难。”“她又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等句子可以知道,黄新为了给山上同志们解决生活困难,组织群众腌制了一筐咸菜,这筐咸菜是同志们以“党费”的形式送给山上的同志们,所以,文中的“党费”也指黄新千方百计组织群众腌制的一筐咸菜。
“党费”是一个党员为了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上交给党的经费。黄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党。从小说结尾“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怎么能够计算呢?一个党员献身的精神怎么能够计算呢”可知,小说中的党费在更深层次上指黄新为保护同志和党组织而献出的宝贵生命,最后指黄新为革命与敌人斗争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9.首先,小说是通过“我”的叙述来讲述故事的,所以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让读者可以更具体的体会作者的心情。其次,小说以“咸菜”为线索来叙述故事。在小说中,黄新为了解决山上同志的生活困难而为他们腌了一筐咸菜,小说中围绕着这些咸菜组织情节,这些咸菜是同志们的党费。这样的写法让小说的情节更加集中,叙述更有重点。
在叙述方式上,小说采用倒叙的方式,先说“我”现在在交党费时的感受,接着回忆黄新的故事,这种倒叙的方式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更能吸引读者,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动力。
在人物塑造上,作者通过“我”的叙述和对黄新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多种描写,从而让主人公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在简短的篇幅中让人物更加具有吸引力。
最后,作者运用现实与回忆相交织的技巧,通过“我”现在的感受和回忆黄新同志的事迹相交织的叙述技巧,让黄新同志的事迹及其精神价值更加突出,从而让小说的主题更具典型性和社会价值。
王愿坚
每逢我领到了津贴费,拿出钱来缴党费的时候,每逢我看着党小组长接过钱,在我的名字下面填上钱数的时候,我就不由得心里一热,眼前出现了熟悉的身影。
那是1934年的秋天,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魏政委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的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
妞儿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直觉得鼻子尖一酸一酸的,我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别屈了孩子!”
她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困难。”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地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走?快上阁楼想法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为了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她又指了指那筐咸菜,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还有,上次托你缴的党费,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两块党费中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我把它放在砂罐里,你千万记着带走!”
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门口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
白匪敲门了。她慢慢地走过去,开了门。四五个白鬼闯进来,劈胸揪住了她问:“山上来的人在哪?”
她摇摇头:“不知道!”
白鬼们在屋里到处翻了一阵,眼看着泄气了,忽然一个家伙儿发现了那一箩筐咸菜,一脚把箩筐踢翻,咸菜全撒了。白鬼用刺刀拨着咸菜,似乎看出了什么,问:“这咸菜是哪来的!”那家伙儿打量了一下屋子,命令其他白鬼说:“给我翻!”
就这么间房子,要翻还不翻到阁楼上来?这时,只听得她大声地说:“知道了还问什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两个白匪跑出去,一阵脚步声往西去了,剩下的两个白匪扭住她就往外走。
眼看她被抓走了,我能眼看着让别人替我去牺牲?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这是我听到她最后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也只有我明白,“听妈妈的话”,妈妈,就是党啊!
当天晚上,村里平静了以后,我把孩子哄得不哭了。我收拾了咸菜,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黄新同志的党证和那一块银洋,然后,把孩子也放到一个箩筐里,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见了魏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听我汇报。他详细地研究了八角坳的情况以后,按照往常做的那样,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
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
他写不下去了。他停住了笔。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常见的严肃的神情。他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看着面前的党证和咸菜。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
是的,一筐咸菜是可以用数字来计算的,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怎么能够计算呢?一个党员献身的精神怎么能够计算呢?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描写在黄新家里看到小妞儿抓腌豆角这一细节,表现了在敌人封锁以后,农村群众生活的困苦。
B.敌人在看到那一箩筐咸菜时,知道了黄新的身份,但她机智地引开鬼子,牺牲了自己,保护了程同志。
C.白鬼搜人时,“我”急着要走,黄新果断让“我”躲到阁楼,说明她的革命斗争经验比“我”更丰富。
D.小说塑造了一个信仰坚定、机智果敢、勇于牺牲的共产党员形象,讴歌了黄新对共产党的热爱和忠诚。
8.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文中“党费”有哪些含义?
9.小说是怎样叙述“党费”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7.C
8.①最初指黄新准备上缴的两块银洋;
②其次指黄新千方百计组织群众腌制的一筐咸菜;
③后来指黄新为保护同志和党组织而献出的宝贵生命;
④最后指黄新为革命与敌人斗争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9.①小说主要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②小说以“咸菜”为线索来叙述故事,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
③小说采用倒叙的方式进行叙述,设置悬念,更能吸引读者;
④小说运用叙述与多种描写相交织的技巧,使主人公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⑤小说运用现实与回忆相交织的技巧,使主题更具典型性和社会价值。
【解析】
7.C .“说明她的革命斗争经验比‘我’更丰富”表述错误,原文中“我”只是怕连累了黄新。故答案为:C。
8.文章以“党费”为标题,在小说中也多次提到“党费”,在小说中有“还有,上次托你缴的党费,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两块党费中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情节,可知道原来准备上缴两块银洋,所以文中的“党费”最初指黄新准备上缴的两块银洋。通过“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困难。”“她又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等句子可以知道,黄新为了给山上同志们解决生活困难,组织群众腌制了一筐咸菜,这筐咸菜是同志们以“党费”的形式送给山上的同志们,所以,文中的“党费”也指黄新千方百计组织群众腌制的一筐咸菜。
“党费”是一个党员为了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上交给党的经费。黄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党。从小说结尾“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怎么能够计算呢?一个党员献身的精神怎么能够计算呢”可知,小说中的党费在更深层次上指黄新为保护同志和党组织而献出的宝贵生命,最后指黄新为革命与敌人斗争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9.首先,小说是通过“我”的叙述来讲述故事的,所以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让读者可以更具体的体会作者的心情。其次,小说以“咸菜”为线索来叙述故事。在小说中,黄新为了解决山上同志的生活困难而为他们腌了一筐咸菜,小说中围绕着这些咸菜组织情节,这些咸菜是同志们的党费。这样的写法让小说的情节更加集中,叙述更有重点。
在叙述方式上,小说采用倒叙的方式,先说“我”现在在交党费时的感受,接着回忆黄新的故事,这种倒叙的方式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更能吸引读者,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动力。
在人物塑造上,作者通过“我”的叙述和对黄新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多种描写,从而让主人公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在简短的篇幅中让人物更加具有吸引力。
最后,作者运用现实与回忆相交织的技巧,通过“我”现在的感受和回忆黄新同志的事迹相交织的叙述技巧,让黄新同志的事迹及其精神价值更加突出,从而让小说的主题更具典型性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