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斌《吉祥如意》阅读答案
时间:2023-02-07
吉祥如意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来的。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五月就醒了。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娘说,你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娘已经把甜醅子和花馍馍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无数的神仙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但六月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美好。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又给他们每人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有点儿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六月看着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嘿嘿。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五月就红着脸打娘。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五月就练。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六月很快就忘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看见了蛇。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六月说,我们的手腕上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我们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它它就不会伤你吗?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在人的心里吗?
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用顶针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五月的针就不防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五月疼得龇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即使是那些他们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起伏在地上割艾了。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这太阳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它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一颗颗玛瑙一样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崽子。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啥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儿。一刃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姐姐又笑了,说,如果你觉得它们可怜,你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们躺到地里慢慢睡去。这一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六月开始采艾。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的问题都忘了。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那就是采。刃子贴地割过去,艾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等着他似的。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潮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的怀里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通过描写五月和六月被香气熏醒后起床的场面,表明传统端午佳节的活动对孩子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B.在上山采艾的途中,小说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姐弟抢香包的细节,表现了六月的俏皮可爱和姐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C.小说中五月缝香包的情节,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交代了六月的关注,也表明五月初学用针的生涩。
D.结尾处的“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表现了作者对淳朴民俗的眷恋,对人性本真的温情呼唤。
7.关于文中五月和六月遇到蛇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呼应了上文吃供品避邪、戴花绳防蛇的情节,也为姐弟采艾的路途制造了波澜。
B.“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表现了五月对弟弟的爱护。
C.“只要你不伤它它就不会伤你”等说法,表明作者主张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D.在断定蛇转远时,五月和六月闻到对方身上比香包还香,表明姐弟都乳臭未干。
8.山顶采艾,六月的思绪随着他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一般人写端午节,难以避开写吃粽子和赛龙舟等大家熟知的习俗。本文却独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传统的端午佳节,这取得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6.C 【解析】“语言描写”说法错误。该部分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并没有运用语言描写。
7.D 【解析】“都乳臭未干”说法错误。应该是在断定蛇转远后,姐弟二人觉得获得了真正的安全,心情转好,感到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
8.①在太阳刚出来的山顶上,六月对姐姐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感到奇怪。②理解了姐姐的说法,对被阳光照射成“太阳崽子”的露珠蛋儿心生怜悯。③对采艾摇落露珠,发现“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而心生“怀疑”。④受到大家采艾的感染,从而沉浸到“采”的美好中去,甚至由衷发出“多美啊”的赞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
9.①从情节内容上看,小说以极具地域特色的端午节上供、戴香包、绑花绳、采艾等民俗活动为叙述内容,丰富并提高了读者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认知。②从叙述视角上看,小说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写出儿童对于民俗民情的感受和纯真无邪的心理,很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③从叙述方式上看,小说在对现实的顺叙中使用了插叙的手法,在采艾途中,穿插了六月对姐姐缝香包的回忆,丰富了小说内容,也舒缓了情节节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来的。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五月就醒了。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娘说,你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娘已经把甜醅子和花馍馍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无数的神仙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但六月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美好。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又给他们每人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有点儿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六月看着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嘿嘿。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五月就红着脸打娘。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五月就练。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六月很快就忘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看见了蛇。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六月说,我们的手腕上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我们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它它就不会伤你吗?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在人的心里吗?
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用顶针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五月的针就不防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五月疼得龇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即使是那些他们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起伏在地上割艾了。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这太阳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它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一颗颗玛瑙一样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崽子。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啥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儿。一刃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姐姐又笑了,说,如果你觉得它们可怜,你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们躺到地里慢慢睡去。这一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六月开始采艾。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的问题都忘了。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那就是采。刃子贴地割过去,艾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等着他似的。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潮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的怀里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通过描写五月和六月被香气熏醒后起床的场面,表明传统端午佳节的活动对孩子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B.在上山采艾的途中,小说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姐弟抢香包的细节,表现了六月的俏皮可爱和姐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C.小说中五月缝香包的情节,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交代了六月的关注,也表明五月初学用针的生涩。
D.结尾处的“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表现了作者对淳朴民俗的眷恋,对人性本真的温情呼唤。
7.关于文中五月和六月遇到蛇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呼应了上文吃供品避邪、戴花绳防蛇的情节,也为姐弟采艾的路途制造了波澜。
B.“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表现了五月对弟弟的爱护。
C.“只要你不伤它它就不会伤你”等说法,表明作者主张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D.在断定蛇转远时,五月和六月闻到对方身上比香包还香,表明姐弟都乳臭未干。
8.山顶采艾,六月的思绪随着他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一般人写端午节,难以避开写吃粽子和赛龙舟等大家熟知的习俗。本文却独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传统的端午佳节,这取得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6.C 【解析】“语言描写”说法错误。该部分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并没有运用语言描写。
7.D 【解析】“都乳臭未干”说法错误。应该是在断定蛇转远后,姐弟二人觉得获得了真正的安全,心情转好,感到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
8.①在太阳刚出来的山顶上,六月对姐姐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感到奇怪。②理解了姐姐的说法,对被阳光照射成“太阳崽子”的露珠蛋儿心生怜悯。③对采艾摇落露珠,发现“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而心生“怀疑”。④受到大家采艾的感染,从而沉浸到“采”的美好中去,甚至由衷发出“多美啊”的赞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
9.①从情节内容上看,小说以极具地域特色的端午节上供、戴香包、绑花绳、采艾等民俗活动为叙述内容,丰富并提高了读者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认知。②从叙述视角上看,小说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写出儿童对于民俗民情的感受和纯真无邪的心理,很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③从叙述方式上看,小说在对现实的顺叙中使用了插叙的手法,在采艾途中,穿插了六月对姐姐缝香包的回忆,丰富了小说内容,也舒缓了情节节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