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知入”与“知出”》阅读答案
时间:2017-07-24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 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 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时,发现“见”字能表达悠然自得之感。又想到在俗本中改为“望”,“望南山”就变为主动寻求,这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 ”;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0.对本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后要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B.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C.本文主要论述了阅读时“入”与“出”的方法。
D.处理好阅读中的“如”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
21.根据本文的内容,谈谈阅读中“入”与“出”的辩证关系。(2分)
答:
22.本文第④段划横线的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答:
2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最恰当?说明理由。(2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是作者的心灵契合。”
答:
24.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出自2017年四川广安中考)
参考答案
20.D(2分)
21.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出”则是“入”的目的。(2分)
22.采用了举例论证。(1分)作用: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增强了说服力。(1分)(共2 分)
23.第②段。(1分)这段文字引用了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阅读中的‘入’,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以达到心灵的契合”这一观点,和第②段的内容一致。(1分)(共2 分)
24.答题要点:首先要联系实际(1分),只要围绕阅读要熟读、精思、质疑、用得透脱等相关的内容得出启示就可给分。(1分)(共2 分)
示例:我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时,就会感受到主人公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坚持写作的钢铁般的意志,就会激励自己克服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 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 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时,发现“见”字能表达悠然自得之感。又想到在俗本中改为“望”,“望南山”就变为主动寻求,这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 ”;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0.对本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后要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B.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C.本文主要论述了阅读时“入”与“出”的方法。
D.处理好阅读中的“如”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
21.根据本文的内容,谈谈阅读中“入”与“出”的辩证关系。(2分)
答:
22.本文第④段划横线的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答:
2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最恰当?说明理由。(2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是作者的心灵契合。”
答:
24.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出自2017年四川广安中考)
参考答案
20.D(2分)
21.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出”则是“入”的目的。(2分)
22.采用了举例论证。(1分)作用: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增强了说服力。(1分)(共2 分)
23.第②段。(1分)这段文字引用了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阅读中的‘入’,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以达到心灵的契合”这一观点,和第②段的内容一致。(1分)(共2 分)
24.答题要点:首先要联系实际(1分),只要围绕阅读要熟读、精思、质疑、用得透脱等相关的内容得出启示就可给分。(1分)(共2 分)
示例:我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时,就会感受到主人公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坚持写作的钢铁般的意志,就会激励自己克服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