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梁寅《浪淘沙·夜雨》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15-05-10
浪淘沙  夜雨
         梁寅①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 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宋明初学者。

【作者介绍】      
    梁寅 (1303一1390) ,明代著名学者。字孟敬,号石门,新喻县(今新余市)人。世代务农,家贫,自幼聪慧,读书刻苦,“淹贯五经百氏”,屡次参加科举,均名落孙山,于是弃功名。元末,征召为集庆路 (治今南京) 儒学训导,两年之后辞官归乡,隐居讲学。明洪武二年(1369)下诏,召集全国名儒修述礼乐,年已60岁的梁寅在应征之列。在礼局中,以议论精审、笔力雄健为同僚佩服。次年礼书修成,以老病辞归。洪武三年八月,受聘为明代江西首次乡试考试官。晚年在家乡石门书院讲学,四方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
  梁寅在理学上以孔孟“明人伦”为核心,继承程朱,认为纲纪伦常、名分等级是永恒不变之“道”,即“天理”,而人之本性又属“五常备具”,希望通过教育实现“天德王道”之治。邻居之子初人仕途,请教居官之道,梁寅回答:“清、慎、勤,居官三字符也。”又问天德、王道之要,梁寅笑言:“言忠信,行笃敬,天德也;不伤财,不害民,王道也。”著有《周易参议》12卷、《尚书纂义》10卷、《春秋考义》10卷、《石门集》4卷、《宋史略》《元史略》各4卷、《集礼》50卷、《策要》6卷,另有杂著《髦言》《论林》《辑训》《类礼》《宋论》《搜古集》《格物编》《春秋丛说》数百卷。今存其文集《石门集》。


【试题】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①为“花发恐飘零”而愁(或为“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而愁)。
         ②表达了豁达、愉悦的心境。     
    (2)①通过描写雨骤天寒,渲染出一种“愁”的氛围。
         ②将“愁”喻作春雨后疯长的“百草”,形象而贴切地突现了“愁”之浓烈。

  【鉴赏】
  这首小令写“夜雨”,表达了词人浓烈的惜花之情,情形融合,风格悠远。
    首二句“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不蔓不枝破题而入,从“夜雨”写起。“泉声”可见雨势之大,“寒透”标明天气之寒。雨水顺着屋檐流下,如山泉泻地,哗哗作响,寒气透入稠密的窗棂,四处洋溢。雨声喧哗,寒气逼人,词人不由满怀愁绪,难以成眠,乃写下一句“愁如百草雨中生”。以草喻愁是本人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一场春雨,催生百草,乃是自然中常见之景,词人的愁绪如百草在雨中萌发,妙在即景言情,情形相生,生动自然。接下来“谁信”二句继续写愁情以申足词意。夜雨滂沱,声声入耳,这一夜词人犹如作客旅店,睡不安枕,勉强入梦后,恍惚间又被惊醒。“谁信”,谓难以置信。“好梦”指什么,词人为罕救蓑雨而惊梦?这些都没有明说,从而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耐人寻味。
    换头“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二句承惊梦而来,一语破的,点明题旨。原来词人之所以会“愁如百草”“好梦先惊”,其缘由就在于担忧无情的夜雨使花儿凋谢,零落成泥。结果如何,只要等到天亮后才干晓得。所以他急迫地盼望拂晓,盼望天色转晴。从“只待”二字中,可见词人这一夜是如何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的了。夜雨过后,现象如何呢?“彩霞红日照山庭”一句呈现出另一番光景,红日东升,霞光万道,绚烂的阳光洒满山庭,不用说,这时词人的心情肯定也会随之一亮,愁绪顿消了。值得留意的是,词人关于担忧了一夜的花儿却只字不提,以不言言之,一笔晃过,花儿怎样样了,飘零了没有?令人深长思之,咀嚼不已。结句“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仍没有一字提及花儿,但有关花儿的内容尽在其中,含蕴丰厚。“曾约故人”进一步提醒了词人因雨生愁产生“花发恐飘零”的缘由,先前他曾约友人来此原来是为了赏花,而一夜倾盆大雨,花儿飘零势在难免,题中应有之意已无须明说。既然花已凋谢,不用伤情,愁亦无用,好在雨过天晴阳光绚烂,花儿谢了,还有“啼莺”,友人来了就和他一道观赏黄莺在枝头悠扬婉转的鸣叫吧。结尾二句振起词意,笔法迂回,摇曳多姿,流显露一品种似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的旷达、随意和萧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神韵无量。
    此词构造紧密,层次井然,上片描写“夜雨”惊梦的愁情,下片交待愁情产生的缘由,结句一笔宕开,另辟新境,如抽丝剥笋,层层深化,明晰地展现了词人情感活动变化的轨迹。而这一轨迹又与景物的转换相联合,景生情,情生景,巧妙自然,令人称道。清况周颐《蕙风词话》云:“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读罢此词,本人们不难把握住作者的“词心”,并深深为之感染。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