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七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7-04-21
湖北省七校(荆州中学、襄阳五中、襄阳四中等)2016-2017学年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刺绣
①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为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两件绣品。观其针法,完全用辫子股针法(即锁绣)绣成于帛和罗上,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将图案龙游凤舞、猛虎瑞兽表现得自然生动、活泼有力,充分显示出楚国刺绣艺术之成就。汉代绣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内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批种类繁多而完整的绣品,更有助于了解汉代刺绣风格。从这些绣品看,汉绣图案主题多为波状之云纹,翱翔之凤鸟、奔驰之神兽,以及汉镜纹饰中常见之带状花纹、几何图案等。刺绣新采用的底本质材,则为当时流行的织品,如织成“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长乐光明”等吉祥文字之丝绸锦绢。其技法以锁绣为主,将图案填满,构图紧密,针法整齐,线条极为流畅。
②东晋到北朝的丝织物,出土于甘肃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鲁番等地,所见残片绣品无论图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细密的锁绣全部绣出,成为满地施绣的特色。传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绣,与唐代宗教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不少唐绣佛像,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东方敦煌千佛洞发现之绣帐灵鹫山释迦说经图,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所藏释迦说法图等,都与当时对佛教隆盛的信仰有直接关联。此时刺绣技法仍沿袭汉代锁绣,但针法已开始转变,以平绣为主,并采用多种不同针法,多种色线。所用绣底质料亦不限于锦帛和平绢。刺绣所用图案,与绘画有密切关系,唐代绘画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鸟也渐兴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禽鸟,也成为刺绣图样,构图活泼,设色明亮。使用微细平绣之绣法,以各种色线和针法之运用,替代颜料描写之绘画形成一门特殊的艺术,也是唐绣独特的风格。至于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的轮廓,加强实物之立体感,更可视为唐代刺绣的一项创新。
③唐以前之绣品,多为实用及装饰之用,刺绣内容与生活上的需要和风俗有关。宋代刺绣之作,除为实用品外,尤致力于绣画。自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嗜爱书法并及于绘画,书画乃当时最高的艺术表现,至宋更及于丝绣,书画风格直接影响到刺绣之作风。为使绣品达到书画之传神意境,绣前需先有计划,绣时需度其形势,乃趋于精巧。构图必须简单化,纹样的取舍留白非常重要,与唐代无论有无图案之满地施绣截然不同。
④元代绣品传世极少,台湾故宫博物院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观之,仍承继宋代遗风。元人用绒稍粗,落针不密,不如宋绣之精工。元代统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绣除了作一般的服饰点缀外,更多的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被用于制作佛像,经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达拉宫保存的元代《刺绣密集金刚像》为其代表,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山东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绣,除各种针法外,还发现了贴绫的作法。它是在一条裙带上绣出梅花,花瓣是采用加贴绸料并加以缀绣的做法,富有立体感。
⑤明代刺绣始于嘉靖年间上海顾氏露香园,以绣传家,名媛辈出,世称顾绣。顾绣深通六法,远袭唐宋用头发刺绣之真传。顾绣针法,继承了宋代最完备的绣法,并加以变化而运用,可谓集针法之大成。用线仍多数用平线,有时亦用捻线,丝细如发,针脚平整,而所用色线种类之多,则非宋绣所能比拟。同时又使用中间色线,借色与补色,绣绘并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视图案所需,可以随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罗斗鸡尾毛,薄金、头发均可入绣,即此可知顾绣有极其巧妙精微之刺绣技术。
⑥清代刺绣除了御用的宫廷刺绣,在民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鲁绣、粤绣、湘绣等、京绣、苏绣、蜀绣等,各具地方特色。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后又称为“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苏绣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秀,刺绣运用普及于日常生活,造成刺绣针法的多种变化,绣工更为精细,绣线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深受人们喜爱,享有盛名的刺绣大家相继而出,如丁佩、沈寿等。 (选自《中国刺绣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楚国刺绣针法为锁绣,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图案有龙游凤舞,猛虎瑞兽;绣材为帛和罗。
B、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两件绣品说明战国时期的绣品是目前传世最早的绣品,代表了战国时期刺绣艺术的最高水平。
C、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绣品,更有助于了解汉代刺绣风格。汉绣图案较之战国刺绣更为丰富,除了龙凤瑞兽,还有波状云纹、几何图形、带状花纹等。
D、汉绣针法以锁绣为主,在绣品上还可以织上“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长乐光明”等吉祥文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晋的绣品,整幅都用细密的锁绣全部绣出,成为满地施绣的特色。唐代刺绣也有满地施绣的特色。
B、唐代刺绣技法仍沿袭汉代锁绣,但针法已开始转变,以平绣为主,并采用多种不同针法,多种色线。所用绣底质料亦不限于锦帛和平绢。
C、唐代刺绣图案与绘画有密切关系。佛像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禽鸟,都成为刺绣图样,构图活泼,设色明亮。
D、体现唐代刺绣独特风格的因素有:佛像的运用,各种色线和针法的运用,实用性及装饰性,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的轮廓,加强实物的立体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刺绣构图简单,纹样的取舍留白非常重要,追求意境,书画风格直接影响到刺绣的风格。
B、西藏布达拉宫保存的元代《刺绣密集金刚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
C、明代刺绣中的顾绣针法完备而多变,用线多为平线,所用色线种类丰富,又视图案所需,随意取材,还首次将头发作为色线进行刺绣。
D、苏绣在清代地方绣中最为有名。它针法多变,绣工精细,配色巧妙。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深受人们喜爱。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刺绣
①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为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两件绣品。观其针法,完全用辫子股针法(即锁绣)绣成于帛和罗上,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将图案龙游凤舞、猛虎瑞兽表现得自然生动、活泼有力,充分显示出楚国刺绣艺术之成就。汉代绣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内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批种类繁多而完整的绣品,更有助于了解汉代刺绣风格。从这些绣品看,汉绣图案主题多为波状之云纹,翱翔之凤鸟、奔驰之神兽,以及汉镜纹饰中常见之带状花纹、几何图案等。刺绣新采用的底本质材,则为当时流行的织品,如织成“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长乐光明”等吉祥文字之丝绸锦绢。其技法以锁绣为主,将图案填满,构图紧密,针法整齐,线条极为流畅。
②东晋到北朝的丝织物,出土于甘肃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鲁番等地,所见残片绣品无论图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细密的锁绣全部绣出,成为满地施绣的特色。传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绣,与唐代宗教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不少唐绣佛像,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东方敦煌千佛洞发现之绣帐灵鹫山释迦说经图,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所藏释迦说法图等,都与当时对佛教隆盛的信仰有直接关联。此时刺绣技法仍沿袭汉代锁绣,但针法已开始转变,以平绣为主,并采用多种不同针法,多种色线。所用绣底质料亦不限于锦帛和平绢。刺绣所用图案,与绘画有密切关系,唐代绘画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鸟也渐兴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禽鸟,也成为刺绣图样,构图活泼,设色明亮。使用微细平绣之绣法,以各种色线和针法之运用,替代颜料描写之绘画形成一门特殊的艺术,也是唐绣独特的风格。至于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的轮廓,加强实物之立体感,更可视为唐代刺绣的一项创新。
③唐以前之绣品,多为实用及装饰之用,刺绣内容与生活上的需要和风俗有关。宋代刺绣之作,除为实用品外,尤致力于绣画。自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嗜爱书法并及于绘画,书画乃当时最高的艺术表现,至宋更及于丝绣,书画风格直接影响到刺绣之作风。为使绣品达到书画之传神意境,绣前需先有计划,绣时需度其形势,乃趋于精巧。构图必须简单化,纹样的取舍留白非常重要,与唐代无论有无图案之满地施绣截然不同。
④元代绣品传世极少,台湾故宫博物院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观之,仍承继宋代遗风。元人用绒稍粗,落针不密,不如宋绣之精工。元代统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绣除了作一般的服饰点缀外,更多的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被用于制作佛像,经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达拉宫保存的元代《刺绣密集金刚像》为其代表,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山东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绣,除各种针法外,还发现了贴绫的作法。它是在一条裙带上绣出梅花,花瓣是采用加贴绸料并加以缀绣的做法,富有立体感。
⑤明代刺绣始于嘉靖年间上海顾氏露香园,以绣传家,名媛辈出,世称顾绣。顾绣深通六法,远袭唐宋用头发刺绣之真传。顾绣针法,继承了宋代最完备的绣法,并加以变化而运用,可谓集针法之大成。用线仍多数用平线,有时亦用捻线,丝细如发,针脚平整,而所用色线种类之多,则非宋绣所能比拟。同时又使用中间色线,借色与补色,绣绘并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视图案所需,可以随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罗斗鸡尾毛,薄金、头发均可入绣,即此可知顾绣有极其巧妙精微之刺绣技术。
⑥清代刺绣除了御用的宫廷刺绣,在民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鲁绣、粤绣、湘绣等、京绣、苏绣、蜀绣等,各具地方特色。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后又称为“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苏绣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秀,刺绣运用普及于日常生活,造成刺绣针法的多种变化,绣工更为精细,绣线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深受人们喜爱,享有盛名的刺绣大家相继而出,如丁佩、沈寿等。 (选自《中国刺绣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楚国刺绣针法为锁绣,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图案有龙游凤舞,猛虎瑞兽;绣材为帛和罗。
B、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两件绣品说明战国时期的绣品是目前传世最早的绣品,代表了战国时期刺绣艺术的最高水平。
C、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绣品,更有助于了解汉代刺绣风格。汉绣图案较之战国刺绣更为丰富,除了龙凤瑞兽,还有波状云纹、几何图形、带状花纹等。
D、汉绣针法以锁绣为主,在绣品上还可以织上“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长乐光明”等吉祥文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晋的绣品,整幅都用细密的锁绣全部绣出,成为满地施绣的特色。唐代刺绣也有满地施绣的特色。
B、唐代刺绣技法仍沿袭汉代锁绣,但针法已开始转变,以平绣为主,并采用多种不同针法,多种色线。所用绣底质料亦不限于锦帛和平绢。
C、唐代刺绣图案与绘画有密切关系。佛像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禽鸟,都成为刺绣图样,构图活泼,设色明亮。
D、体现唐代刺绣独特风格的因素有:佛像的运用,各种色线和针法的运用,实用性及装饰性,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的轮廓,加强实物的立体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刺绣构图简单,纹样的取舍留白非常重要,追求意境,书画风格直接影响到刺绣的风格。
B、西藏布达拉宫保存的元代《刺绣密集金刚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
C、明代刺绣中的顾绣针法完备而多变,用线多为平线,所用色线种类丰富,又视图案所需,随意取材,还首次将头发作为色线进行刺绣。
D、苏绣在清代地方绣中最为有名。它针法多变,绣工精细,配色巧妙。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