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辽宁大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07-14
辽宁大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人合一”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看来,“天”是宇宙的最高实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孔子从天道与人道高度统一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延续到了人以外的自然界,构建了一个“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为核心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体系。荀子则进一步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认为天有自身运动规律,人与天各起作用,和谐共生。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行为规范。儒家的这一生态伦理规范告诉人们,对自然资源要合理使用。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在荀子看来,“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不可去,求可节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他主张通过“道”来节制人的欲望,对于那些不可尽也不可去的欲望,要加以引导;倡导合理地利用天,使天能够为人服务。朱熹进而提出了私欲与天理对立统一的思想,要求人们不要被欲望所引诱,保持道德自觉。
    “圣王之制”彰显了生态伦理思想中的法律意识。儒家很多经典著作都记载了有关生态资源的立法保护。如禁止人们乱捕猎、乱砍伐,保证生物的生长期。这些立法保护在有关法令中传承下来,荀子把它概括为“圣王之制”。《礼记·月令》规定:为了遵循自然规律,每个月所从事的生产活动都要和保护环境资源密切结合。各种为保护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禁令、礼制逐渐演变为历代王朝的法令。
    儒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意味着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孟子、荀子还详细阐述了具体做法,强调人类要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界应是伙伴朋友关系。在这种和谐关系中,人类方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与当今生态伦理学上所强调的人类在利用自然时应遵循自然规律的观点是一致的。
    儒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选择适度的消费方式。儒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思想,告诫人类应当克制自身欲望,珍惜、节约资源。这一思想将引导人们更加注重环境、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公正分配,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
(摘编自化秀玲《儒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将孔子的思想延续到人以外的自然界,构建了独立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体系。
  B.历代王朝的法令都规定每个月所从事的生产活动都要和保护环境资源密切结合。
  C.荀子所概括的“圣王之制”就是指禁止人们“乱捕猎、乱砍伐”这一传统法令。
  D.“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思想将引导人们更加注重环境、资源的代际公正分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通过对孔、孟、荀生态伦理学理念的论述体现了三者之间的传承关系。
  B.文章第二段用引用、举例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观点。
  C.文章主要从核心、行为规范及法律意识三个角度,论述了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D.文章的最后两段从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儒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很多经典都记载生态资源的立法保护,可见这一观念在古代已经深入人心。
  B.对于那些不可禁也不可去的欲望加以引导,是以“道”来节制人欲的一种方式。
  C.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若能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就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
  D.传承儒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智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树立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
(二)文学类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在桥边  [德国]伯尔
    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
    但是他们的统计是不准确的。我很抱歉,但它是不准确的。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虽然我懂得,怎样唤起人们对我有诚实的印象。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他们的幸福掌握在我的手中。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来表示我的慷慨。他们多么高兴啊!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然后,他们就开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算出,今天每分钟有多少人过桥,十年后将有多少人过桥。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未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
    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阴道消失为止。所有在这个时间内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当她晚上又从冷饮店里走回来时——这期间我打听到,她在一家冷饮店里工作——,当她在人行道的那一边,在我的不出声音、但又必须数的嘴前走过时,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当不再看见她时,我才又开始数起来。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蒙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未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她不该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她应该无忧无虑地、天真无邪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该得到许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最近他们对我进行了检查。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及时地警告了我,我也就分外小心。我像发疯似的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那位主任统计员亲自站在人行道的那一边数,然后拿一小时的结果同我的统计数字相比较。我比他只少算了一个人。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我非常感激在对面数汽车的矿工。这直接关系到我的饭碗问题。
    主任统计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可靠。“一小时内只数错了一个人,”他说,“这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反正要追加一定的百分比的零头。我将提议,调您去数马车。”
    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马车一天最多只有二十五辆,每半小时在脑中记一次数字。这简直是交了鸿运!
    数马车该多美!四点到八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长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无一字正面提到战争,但开篇“他们替我缝补了腿……”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战
    后背景,又表明了战争带来的创伤一直未曾消失。
  B.小说开头部分笔调欢快,“陶醉”“捷报”“心满意足”“郑重其事”等词更是写出了“他
    们”对于善于伪装的“我”的工作成果的完全信任。
  C.小说的主题,表面看是表现爱情对一个小人物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力量,而深层则是
    对德国战后重建中重物质而缺精神关怀这一问题的思考。
  D.这篇小说整体上遵循着一个典型的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
    潮——结局,这个模式符合我们对事物认知的基本规律。
5.小说中情节的几次摇摆有何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我”为何不愿意把“我”心爱的姑娘计算进要上报的数据中?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行业的兴起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以及正版化政策利好、用户版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除此之外,从平台对接的供需两端来看,也满足了知识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对于需求方,在碎片化时间中低成本地实现自我提升。相比于课堂授课,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更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相比于互联网海量的免费信息,知识付费产品作为经过精加工的内容提升了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以课堂授课为主,内容成体系且覆盖全面,但是周期较长。知识付费产品通常周期短,内容简洁,方便用户对特定内容进行选取和学习。对于供给方,知识付费提升了认知盈余的生产者的变现能力。过往知识生产者的变现方式主要是授课和出版发行,由于辐射人群有限,回报的规模较为有限;由于中间环节众多,使得知识生产者能分得的价值被较大程度挤压。而知识付费不仅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也扩大受众范围,使知识生产者的变现能力增强,议价能力提升。知识付费行业有多种付费机制,包括付费会员、买课、付费打赏、付费问答以及图书等商品销售导流等多种形式。知识付费还简化了知识内容变现过程,只留下三个环节:知识生产者、知识付费平台和付费用户。这使得知识生产者从生产知识到获得收入的路径缩短,变现效率大幅提升。市场上知识付费平台对于优质知识生产者及优质知识内容的抢夺,也促使生产者的议价能力提高。
    (摘编自《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二:知识内容产品化与商业价值的转换过程示意图:

    (摘自王传珍《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2 017》)
材料三:
    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为知识付费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优质内容付费观念的形成,也促使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开始进驻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但更大的动力则来自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强烈的追求意愿。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毛湛文认为,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和再分配,知识付费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分析,在人们的时间日益碎片化、学习越来越个性化、终身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付费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罗振宇还认为“中国人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更强烈地表达了出来;而国家层面,正在加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都为知识服务的兴起提供了极其富饶的土壤。”
    (摘编自张意轩  尚丹《知识付费,优质内容是关键》)
7.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内容创造者到内容接收者中间只有一个环节——知识付费平台,这大大缩减了知识
    内容的传递过程和变现过程。
  B.知识付费平台担负着对知识产品进行包装、展示、推广的责任,同时还需制定相应的
    付费模式和分成机制。
  C.付费知识产品因内容接收者付费学习而产生收益,内容创造者则遵照平台制定的付
    费机制获得其中部分收益。
  D.知识付费行业有多种付费机制,不同知识付费平台可能采用不同付费机制,但这机
    制必然受制于内容接收者。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较于传统授课,知识付费产品由内容生产者到内容接收者的周期缩短,内容简洁,
    方便用户对特定内容进行选取和学习,但不成体系。
  B.过往知识生产者的变现方式主要是授课和出版发行,辐射人群有限,中间环节众多,
    因此回报规模较为有限,知识生产者所得报酬亦有限。
  C.知识作为一种资源,有其可共享、可再分配的特殊性,这就使其在内容产品化与商业
    价值的转换过程中能够起到桥梁作用。
  D.地域局限和受众范围的突破,以及市场上知识付费平台对于优质内容生产者及优质
    内容本身的需求,使知识生产者的议价能力得以提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知识付费行业兴起的主观原因。(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